•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莞香登陆北京非遗大街 非遗传承人展示古法制香

2017年09月14日 11:28   来源:金羊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莞香登陆首都“非遗大街”,东莞城市名片获赞誉

  文/金羊网记者 唐波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莞香登陆首都“非遗大街”,为岭南地区首个独立设店的项目。 唐波摄
莞香登陆首都“非遗大街”,为岭南地区首个独立设店的项目。 唐波 摄

  9月11日,东莞莞香正式登陆北京“非遗大街”,莞香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黄欧在现场向首都观众及外宾展示古法制香技艺。据了解,“非遗大街”是由我国文化部主导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选址即是北京中轴线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前门大街,所有店面均免费提供给非遗项目使用。包括广东在内的每个省份均设置了自己的非遗馆,而东莞莞香能单独设店的,在广东的非遗项目中是唯一一个。

  外国游客对莞香有浓厚兴趣

香道表演。
香道表演。

  北京前门大街45号,是东莞莞香单独的店面,这里毗邻京师九门中最大的正阳门,是前门大街游客最为集中的地方。试业当天,一炉莞香在室内烟雾缭绕,香气飘溢引得游客络绎不绝。除了闻香、品香之外,大家更多地想知道,这项来自南方的特产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店面的前身是一些高端时尚产品,是北京的潮流前线,如今全部给了国家的非遗项目,且一分钱不收取。”东莞莞香相关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其所在店面有400多平米,由国家文化部免费提供,从今年年初开始设计装修,光是装修费用都花了200多万。“这笔钱也是东莞市政府部门掏的,对于东莞而言,莞香是一张最好的城市名片。”周先生说。

  据介绍,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店面除了展示莞香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展示古法制香的工艺流程,当然也允许交易。“为了让群众对非遗项目更深认识,我们还增设了互动区域,游客可以自己参与莞香的制作。”周先生表示,试业当天很多游客都对莞香制作产生浓厚兴趣,其中不乏一些外国游客。

  “把前门大街最好的位置给了我们,足见国家文化部对莞香的重视。全球沉香的产区都集中在亚洲,莞香是中国沉香的代表,而香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周先生说,在首都最繁华的地方向全世界展示最具中国特色的东西,让他们这些从业者感到自豪。

  莞香东莞的一张城市名片

莞香具有安神养性功效。
莞香具有安神养性功效。

  自2015年开始,北京前门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整体规划首次对外公布。前门大街将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再现梨园与民俗文化,大约有国内外的200余项非遗项目集中落户,同时还有40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其中包括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苏绣、铜雕、唐卡、景泰蓝、漆线雕等。为更好展示非遗文化,前门大街区域的流行品牌也陆续迁出,成为一个纯粹的“文化高地”。

  北京前门非遗博览园按照一街(中国非遗大街)、两核(非遗博览馆、非遗大戏院)、三区(非遗博览区、非遗体验区、非遗创意区)的布局建设,立足非遗保护传承和发扬,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演艺、会展于一身的文化产业集群。记者了解到,来自国内多个省份和地区都单独设置有自己的非遗馆,比如广东就设置了广东馆,将全省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在广东馆中展示。而像莞香这样单独设店面的,在岭南非遗项目中还是首例。

  2014年8月,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文化部向社会完成公示,莞香制作技艺和寮步香市榜上有名,均成功晋级国家级非遗。莞香是以广东省东莞市地方命名的沉香珍品,古时多为皇家专享,也是东莞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是一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莞香制作技艺已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知多D

  北京前门大街素有“天街”之称,它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坐标。在北京人心中,它既是一座城楼的俗称,又是一个地区的代表,是北京城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北起月亮湾,南至珠市口,全长840米的前门大街,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一直是皇帝前往天坛和先农坛祭祀的一条御道(“天街”一称亦由此而来)。自明代至今的600年里,前门大街虽然几经破坏和修缮,但始终都是京城商业的重要街区,名店如云、市声鼎沸、行人如织。前门地区还是老北京市井风貌、史迹文物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专家介绍,自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北京建筑文化、商贾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梨园文化最为发达和繁华的特色街区,是一座鲜活的古今北京民俗风情博物馆。诸多的历史文物遗存伴随着老北京的市井生活,与周边的历史遗迹一起,共同形成了前门地区特有的历史风貌,更成了北京人最为鲜活的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