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非遗项目乞巧传承人:希望年轻人一起“学巧做巧”

2017年09月22日 10:2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庙头社区张氏祠堂的乞巧作品。 受访者供图
庙头社区张氏祠堂的乞巧作品。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黄埔祠堂常摆巧 远近多闻粤女贤--广州黄埔天河等区的村落传统七夕民俗代代相传,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和保护

  在广州黄埔大沙街道横沙社区,谈起即将落成的个人乞巧工作室,“巧姐”罗惠娟充满期待:“以前从未想到能拥有个人工作室,希望落成后,能带着更多年轻人一起‘学巧做巧’,共同守护乞巧文化”。

  罗惠娟是黄埔区有名的“巧姐”,她的乞巧手工艺品在历年的乞巧文化节中获奖无数。如今她更关心的是如何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专吟羊城七夕风俗。在广州天河、黄埔和番禺区的村落间,七夕民俗系同宗同源。其中,黄埔区乞巧文化与民俗历来有着良好的民间基础,而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黄埔乞巧文化节,今年也已迎来第十一届。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黄埔,体验这份传统民俗的历史与变迁。

  南方日报记者 殷剑锋 卞德龙

  闺阁少女的节日

  走进黄埔区横沙社区的罗氏祠堂,玲琅满目的乞巧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巧姐”罗惠娟正在小心翼翼地摆置自己的手工艺作品。

  “这件名叫‘卖懒’,反映的是广州年俗,寓意小孩子将懒惰卖掉了,新的一年勤劳乖巧。”罗惠娟说。只见作品上,一座庭院,两座房屋,三名少儿正奔跑嬉戏。按照这一年俗,孩子们手上拿着鸡蛋,鸡蛋上插着一炷点燃的香。他们表情欢喜,观众恍若能听见一片嬉笑声。一只小狗追在身后,将一名小男孩的裤子拖下一截,场面诙谐有趣,引人会心一笑。打开罗惠娟在作品上安装的灯具,在柔和的光线下,整座庭院仿若进入黄昏,显得更加栩栩如生。整个场景竟是在尺寸仅为35厘米×35厘米的塑料泡沫上完成的。

  在广东,乞巧节俗称“拜七姐”“摆七娘”。谈起乞巧民俗,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黄埔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吕鹰有更通俗的解释:“农耕时代,闺阁少女为祈求‘巧智’,表现自己的手巧和贤惠,便在农闲时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各社区的祠堂是乞巧活动的举办地。在黄埔区大沙街、鱼珠街、红山街和穗东街等街道,共有5个社区的12个祠堂,每年都有自家乞巧佳作的亮相。

  横沙社区的朱小萍是另一位有名的“巧姐”,也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乞巧)传承人,她擅长用米粒、谷子等五谷杂粮或果仁、瓜仁、灯芯草等制作各种花卉、贡香、贡塔。罗惠娟的作品则是选取树枝、纸皮以及软陶等,制作牌坊、房屋村舍等。

  在其他祠堂,有用珠片、毛线制作各类瓜果、七姐鞋、花鸟虫鱼的;有用碎布条制作七姐衣、七姐鞋、服饰、旗帜、罗伞、帐幔、灯笼的……原料均取自日常生活,很不起眼,却巧夺天工。

  让乞巧回归祠堂

  乞巧文化节期间,在黄埔区不少社区的祠堂,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朱小萍欣慰地发现,与以往这类活动仅仅是在村庄内进行、相对封闭不同,如今,越来越多来自社区外的年轻游客开始走进祠堂,对祠堂里的乞巧作品爱不释手。

  今年“11岁”的黄埔乞巧文化节功不可没。“乞巧在黄埔民间有很好的基础,村民年年都会自发组织活动。”吕鹰说。2007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乞巧文化,在黄埔区民俗专家、曾先后在区文化局和旅游局任职的黄应丰组织推动下,一批“巧姐”作品被集中到南海神庙进行展示,这便是首届黄埔乞巧文化节。

  如何让乞巧民俗原汁原味地流传下去?2013年起,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始尝试让民俗“回归祠堂”。

  “在岭南地区,祠堂是许多民俗、文化的载体,回归祠堂便是回归民俗本身。”吕鹰说。除在祠堂“摆巧”展示外,黄埔区还要求“巧姐”们通过摄影摄像等方式,将“拜七娘”的整个流程记录下来。

  今年的文化节还尝试赛制改革,从过去几年的贡台赛改为今年的乞巧民俗赛。参赛作品需体现本社区祠堂做巧、摆巧、赛巧、斗巧、祭拜等民俗活动的整个流程,由专家进行整体性的评比。在吕鹰看来,只有将整个流程传承下来,才能留存民俗的完整面貌。

  小学建起乞巧教室

  南海神庙收藏了来自黄埔区的两件乞巧作品,分别是穗东街夏园社区的情景作《五子朝王》,展现了南海神五子进庙拜寿的喜庆情景;以及大沙街横沙社区罗氏大宗祠的《宋代波罗诞》,重现了宋代扶胥港的繁华、南海神庙的壮观、波罗诞的热闹。两件作品场面上恢弘大气,细节上追求完美。

  “单以用软陶制成的人物为例,作品中的每个人高不过几厘米,我们要通过制作表情,让他们仿佛在说话和表达。因此,每个人物的面部尽管只有硬币大小,制作时间却常常达两个小时。”《宋代波罗诞》的作者罗惠娟说,整套作品她花了2年多。

  为了保护这份民俗,黄埔区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除了每年一届的乞巧文化节,民俗进校园也是一项探索,并且初显成效。2012年起,黄埔区文化局选取辖区内乞巧民俗最盛的横沙社区,在横沙小学开设乞巧课程,社区里的“巧姐”罗燕芬被聘为乞巧教师。

  “起初,孩子们兴趣并不大,乞巧仅仅是每周的最后一节兴趣课堂,参与的学生仅二三十人。”罗燕芬说。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罗燕芬将塑料串珠、衍纸等新原料引入课堂,并把孩子们的作品放到祠堂展出,以此激发他们的荣誉感。

  如今,横沙小学的乞巧小社团成员有将近100人;教育部门投入20余万元,在小学内建设乞巧工作室。工作室尽管不大,但展台展柜、工作台等一应俱全,展台上整齐摆设着孩子们的作品,串珠做成的苹果玲珑剔透、衍纸建成的鞋子惟妙惟肖……罗燕芬拿起几件一一介绍,语气中充满骄傲。

  教学也更加规范化。横沙小学牵头编写的乞巧教材,经过两年打磨,今年终于正式成型。教材分上、下两册,不仅收录了乞巧作品的制作过程,还将乞巧节的渊源、横沙村的历史等编入其中,内容非常详实。

  专家观点

  民俗专家、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曾应枫:

  七夕实为女儿节

  民俗根基在村落

  “在广东,最具浪漫、传奇色彩的可能就是乞巧节了。”曾应枫说。

  但乞巧节不等于“情人节”。曾应枫说,今天在商家炒作之下,不少人将七夕视作情人节,这种故意曲解不利于传统民俗的保护。“乞巧实为‘女儿节’,姑娘们在这天借手工作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祈求能够嫁个好郎君。”曾应枫认为,假如在炒作之下,“七夕”变成情侣之间互赠礼物、商家从中渔利的所谓“情人节”,那么传统的民俗节日的“味道”就变了,传统文化的精粹也丢了。

  曾应枫强调,传统民俗文化的根基在村落,村落祠堂是乞巧文化的根。她曾统计,在广州天河区珠村、车陂,黄埔区横沙、茅岗、双岗,番禺区潭山、凌边等村落,共有28个“七娘会”(文艺组)参与组织传统乞巧活动,他们分别以各个姓氏祠堂为单位,参加活动的有三四百人之多。即便是外嫁女,一到乞巧节期间都会回到本村,用手工做花、公仔等,精心在祠堂“摆七娘”。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