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非遗”进校园 上海中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17年09月27日 11:37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017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在表演京剧。陆嘉辉 摄
    2017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在表演京剧。陆嘉辉 摄

  原标题: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中华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如何让“00后”与传统文化面对面? 如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长效机制? 上海的做法创意十足。

  上周末,一场精心准备的“中华优秀文化大餐”在宝山智慧湾科创园内闪亮开启,以“喜迎十九大热爱我中华”为主题的2017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为沪上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搭建了展示的平台——16个区37所非遗传习基地的非遗手工类现场展示令人目不暇接;14所非遗传习基地(演艺类)的舞台秀表演引来阵阵喝彩;通过博雅网报名的100多个市民家庭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互动体验。

  根据今年1月至8月的统计,本市57所优秀非遗传习基地在大世界开展传习传艺展演共计130场;有32所学校建立“一校带动十校”机制,辐射周边30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园内外联动,使中华优秀文化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上海市长青学校学生在展示刺绣技艺。 陆嘉辉 摄
上海市长青学校学生在展示刺绣技艺。 陆嘉辉 摄

  身着蓝色印花布衣,脚踩织布机,三缕纺线从九年级学生陈予涵手里源源不断地缠绕到纺锭上。陈予涵来自徐汇区园南中学,从预备年级开始,她就参加了学校“锦韵”棉纺社团,跟随上海市棉纺传承人王梅芳学习纺织。两年多时间里,小姑娘不仅掌握了纺织技艺,还了解了不少中国纺织文化知识。更让她获益的,是在学习纺织过程中培养出的耐心、细心和坚韧的品质精神。2017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上,上百名如陈予涵一般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感染的学生们登台亮相,展现了优秀技艺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从2013年至今,全市文化、教育部门联手,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的长效机制,在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师资、进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比如,命名了73所以学校为载体的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并在黄浦、徐汇、宝山、嘉定进行区域试点,让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1-2项非遗项目落地;安排“非遗”大师进校园授课,鼓励基地“一校一品”;通过形成“一所基地学校带动十所周边学校、联动一个社区”机制,让“非遗”文化从小根植于学生心灵。同时,每年九月,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暨“我是非遗传习人”展示;编印了《上海市相关学科实施非遗文化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为有效融入课堂提供课程资源参考。

  在沪上中小学“00后”与“非遗”面对面

  金山区朱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王果果对于扎染这门传统技艺很是痴迷,从升入初中开始,她利用学校拓展课和城市少年宫的学习机会,选修了《创意扎染》这门课程。每周三个课时,与各种染料、布匹相遇,让这名“00后”兴奋不已。与传统课堂不同,《创意扎染》拓展课上,老师向学生讲解扎染这门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更重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迪下动手实践、实现创意。

  宝山区罗店中心校将“沪剧”和“罗店彩灯”两个“非遗”项目作为学校本课程《启梦》的一部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广和传习。学校长期与宝山沪剧团保持密切联系,聘请宝山沪剧团两位专业演员定期前来执教。沪剧社团多次登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成为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定点合作单位,多位学生获得了市级各类比赛的奖项,并参加沪剧《挑山女人》的演出。

  在沪上中小学,“00后”与“非遗”面对面不再是新鲜事儿。据悉,全市73所基地学校普遍把“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课堂,不少学校还编撰了自己学校的校本非遗教材。宝山区大华路第二小学2006年编写的《剪纸》教材已经成为本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在全区70多所小学推广;虹口区北郊学校的陈凯峰老师是海派面塑第三代传人,在校开设海派面塑课程至今已有10年,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编著了三级面塑校本丛书;长宁区新泾中学为推广沪剧,把上海话学习纳入必修课内容,相应设计校园课本剧,该校九位传承人成功进入沪剧团;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把皮影与拓展课程(如动漫)相整合,并与手工、舞蹈、音乐等社团联合推进。

  不仅课程走进社团,有些学校还建立工作室或者陈列馆,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作为江南丝竹传承基地,担负宣传推广责任,在街道、研究所、非遗办等专家支持下,“江南丝竹展示馆”改建修缮竣工,有效发挥了辐射效应,成为长桥街道、区域中小学乃至更广范围学生了解江南丝竹“非遗”项目的最好课堂;嘉定封浜高级中学拥有中医药、石库门文化、少数民族服饰等多个展区,成为该区传播文化的窗口;崇明区裕安小学先后建立崇明山歌体验馆、崇明扁担戏体验馆、模拟农业园区,营造了浓郁的本土生活气息。

  “非遗”进校园撬动传统课堂和教师队伍革新

上海市崇明明珠小学学生在展示竹编技艺。陆嘉辉 摄
上海市崇明明珠小学学生在展示竹编技艺。陆嘉辉 摄

  徐汇区园南中学美术教师石峻丞也是学校“锦韵”棉纺社团的指导教师。从传统的美术教师过渡到传统文化课的指导教师,石峻丞的跨越不小。他解释说,原本美术课大多以二维平面教学为主,教授学生一些绘画类型和技巧。而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更多是三维立体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学的思路。此外,教师要先了解纺织文化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并将美术知识中的点、线、面、构图、设计等技巧融入纺织技艺中,这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

  为了更好传承传统文化技艺,不少学校将“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眼下,王氏海派剪纸第二代传承人王建中已经在嘉定区封浜中学、嘉定区杨柳初级中学等学校担任剪纸指导教师六七年了。对于“非遗”走进校园,王建中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启迪学生心中灵动的智慧和创新意识。“非物质文化要在传承基础上做到创新,因为现在学生的审美观已经提升,剪纸艺术再完全复制原来的技艺方法和呈现思路还远远不够,应该与当下的生活相结合。”

  类似地,普陀区手绘彩蛋传承人英自海也带着《手绘彩蛋》传统文化课程,走入了上海市沙田学校、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等学校,为中小学生每周上一堂传统文化课。他说:“现在的学生更偏爱动漫、卡通等西方绘画形式,对于中国画的了解太少。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浸润,更是希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所认同。”英自海说,传统文化的课堂不仅仅呈现艺术品,更是教给孩子美学知识的过程。

  上海市沙田学校副校长钟雨江坦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培养一支相应的教师队伍。记者了解到,这些走入校园的非遗传承人,还承担着培训教师队伍的重任。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作为宝山区首批“非遗进校传习点”,多年来一直在民间剪纸艺术进校园这条道路上探索实践,其师资团队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其中,年纪最大的徐功亮老师已近75岁高龄。老先生虽年事已高,但仍心系剪纸艺术的传承,每周都会来到学生们中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享受剪纸带来的美好时光。另两位中青年教师则是学校专业美术教师,扎实的美术功底、执着的艺术追求、敬业的工作态度以及她们对剪纸艺术的热爱,都让她们在剪纸艺术的探索中愈研愈精、愈研愈广。

  在学生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为了传承罗泾十字挑花的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罗泾中学自去年成立了十字挑花社团,在学生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海市沙田学校已经开设了武术、风筝、舞龙舞狮等几十门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钟雨江说,这些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知晓,增加了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传统文化的课程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非遗”的种子。

  传统文化不囿于校园,更是向周边社区和学校进行辐射。基地学校中,同类艺术特点的学校形成联盟。如:青浦区教育局以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联盟为平台,推广青浦区崧泽学校以田歌形式为主的学校教研团队联盟,促使区内相关特色学校联动发展;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的皮影戏,有效联动了本市皮影戏特色学校的共同研究和传承。基地学校与周边学校形成联盟,如:普陀区洛川学校以沪剧艺术教学中心为特色,与周边学校形成联盟共同推进少先队“非遗”活动;崇明区裕安小学联动区域纸团和小学,共同探索山歌表现形态。依托学区化集团化模式构建联盟,如:杨浦区东辽阳中学推广麦秆画特色课程,与学区内16所办学联合体学校共建共享。

  如今,每年举办一次的“上海市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暨‘我是非遗小传人’”品牌活动,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发掘和重点培养了一批“非遗小传人”。这批小传人师承相关“项目”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非遗传承人,从小培养起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比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辐射并团结周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培养了一批“江南丝竹小传人”,他们走上舞台、走出国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生力军。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