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非遗时尚:“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2017年09月28日 11:3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林帝浣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林帝浣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水墨画”为申遗助威,本土美食漫画、西关手打铜壶成流行“爆款”

  非遗时尚:“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编者按

  近年来,广州出现了不少融合非遗元素与时尚设计的“爆款”作品:“二十四节气水墨画”成为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申报世界非遗的宣传推介画,在网上广为流传;“炭烧老广”系列漫画把广州传统文化带入“二次元世界”,深受年轻人喜爱;“西关打铜”的手工铜壶、黄铜鸟笼等铜艺制品更亮相奢侈品展会,风靡一时……

  今时今日,“非遗”日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焕发出恒久的迷人光彩,而这股“非遗时尚”之所以能不断掀起热潮,离不开一群广州本土艺术家的努力推动。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近这些作品背后的年轻人,试图展现岭南新生代的创新思维与文化情怀,解读这些取材于岭南非遗文化的创意产品广受欢迎的原因。

  1“二十四节气水墨画”作者林帝浣 用丹青再现中国人的“时间智慧”

林帝浣的“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展”正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展出。
林帝浣的“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展”正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展出。

  日前,作为“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林帝浣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展”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展出。从“立春”的探梅到“大暑”的蝉鸣,从“秋分”的红叶到“大寒”的雁飞……这组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勾勒出四季流转的诗意,更把中国人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在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不少观众为之驻足。

  去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是这组水墨作品,被中国代表团选中为申报推介宣传画,为“二十四节气”申遗助威添彩。

  这组水墨画的作者林帝浣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系教师,生于湛江农村,从小就对二十四节气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在林帝浣看来,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中国人的“时间智慧”,在农耕时代,这组精确的“时间密码”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而在今天,却与都市大众生活渐行渐远。

  “在广州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人们对大自然的四时更迭日渐疏离。这让我时时想起小时候与节气相关的趣事,例如在‘双立春’之年,结婚的人就非常多。”林帝浣说。

  在林帝浣看来,虽然现代人不再需要依据节气来把握生活的节奏,但二十四节气之中蕴含的文化精髓,依然能够令现代人受益。正因如此,他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把这份古老的关于时间的诗意呈现在都市年轻人面前,让他们从中感受时间的流失,愿意更多地亲近自然。

  “对中国非遗之美的呈现,不能过于艳俗、肤浅。水墨画就是最好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创作过程中,林帝浣试图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与当代精神相契合,融入自己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理解,让观众也能感同身受。

  至于这组水墨画在网上“火”起来的原因,林帝浣归结为“好玩”。他打破传统范式,在表现季节变换时,尽量避免常规表现手法。比如“大暑”,只画了两根枝条与一只正在向上攀爬的蝉;“寒露”则是一位隐士闲坐一叶扁舟随风而去。

  “有趣才有诗意。如果不好玩,没有新意,就不会传播开去,也就失去了意义。”如何做到有“新意”,林帝浣以个人经验举例说,“你不能老在画画这件事情上打转,而要去其他领域寻找营养。在平时,我一半的精力用来读书,30%用来练习书法,剩下的才是画画。”“网络文学、微博热搜,甚至网红直播我都会去了解一下,积累创作素材。”林帝浣笑道。

  继“二十四节气”水墨画之后,林帝浣又以《诗经》为题材,从美食角度切入,出版了《诗经绘》,让《诗经》以“接地气”的方式回归现代读者。“生活并非一成不变,创作应当随时代的变迁,创造性地继承下去,而不是因循守旧。一味仿古,容易导致呆滞、乏味。”林帝浣总结说,“以最大的力气走进传统文化中,挖掘里面有趣的部分,再与现代人的心理感受和审美趣味相结合,尽力让它与当代人产生情感共鸣,这是我们这一代该做的事。”

  2“炭烧老广”漫画作者胡庆麟 为广府庙会创作吉祥物“鳌鱼”

胡庆麟创作的《炭烧老广》系列漫画将小蛮腰等广州地标与本土饮食文化相结合(参见左图),右图为其创作的广府庙会吉祥物“鳌鱼”。
胡庆麟创作的《炭烧老广》系列漫画将小蛮腰等广州地标与本土饮食文化相结合(参见左图),右图为其创作的广府庙会吉祥物“鳌鱼”。

  “落大雨、水浸街”“饮早茶、食虾饺”……在胡庆麟笔下,广州的风土人情变得活灵活现。胡庆麟是谁?一个调皮古怪的“80后”漫画家,同时也是一个执著的传统文化寻梦者。

胡庆麟把他对广州美食的热爱都融入了漫画创作之中。
胡庆麟把他对广州美食的热爱都融入了漫画创作之中。

  胡庆麟毕业于广州大学商业美术专业,曾任知名动漫公司的美术总监,也当过老师,现在则是一名自由漫画家、插图师,“炭烧老广”品牌主理人。

  胡庆麟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都是下岗工人,这反而磨砺了他敢打敢拼的性格,也让他对广州这座城市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我从小就住在西关大屋里,它就是我心中‘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广府文化的结晶。”这后来成了胡庆麟创作广州本土风俗漫画的缘起。

  胡庆麟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漫画《炭烧老广》系列,在漫画主角“茨菇仔”的带领下,读者可以一一领略广州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个创意本来是胡庆麟的毕业设计。有一次在坐公交车时,他突发奇想,如果能用漫画的形式把广州林林总总的美食画下来的话,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最初,他想把这个系列命名为“狂热广州”,一方面是因为广州特别热,另一方面是指广州生活节奏特别快。但是他又觉得,“狂热”这个词好像还不够“酷”,索性在“热”的基础上再“焦”一点,于是,就有了“炭烧老广”。

  不仅如此,“炭烧”这个词也体现了胡庆麟本人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货,他本人爱刺身、爱生蚝,吃牛肉火锅要挑“匙柄肉”(肩胛肉)。而在《炭烧老广》里,所有登场的食物都有自己性格。“茨菇”代表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既遵循传统又追求个性;“鹌鹑”则代表了广州人精打细算、务实低调的一面。

  胡庆麟说,自己最喜欢那幅“蛋挞和海珠桥、海印桥”,因为它融入了一代人的回忆。至今他仍记得小时候,父母用单车载着孩子们渡桥、坐船的往事。他说:“我们看着广州这个城市一点一滴地变迁,我们这代人跟着城市一起奋斗,一起成长。这段回忆是很珍贵的。我希望把回忆中最真切的部分展示出来。”

  除了“炭烧老广”,胡庆麟又创作出了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形象——“鳌鱼”,现在“鳌鱼”已成为广府庙会的代言吉祥物,大放异彩。

  胡庆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其实“鳌鱼”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越秀山镇海楼上,有非常多“鳌鱼”的造型,负责镇守四角,但在今天,知道它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希望通过画笔,捡起一些失落了的文化,把老祖宗的文化和故事传承下去。胡庆麟还给“鳌鱼”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在每年广府庙会的时候,“鳌鱼”就会下凡,生下一些小“鳌鱼”。这些小“鳌鱼”肩负着把广州非遗传承下去的责任,例如把广彩、广绣等技艺学成,并在广府庙会期间跳过龙门,一跃飞天。

  中秋临近,他还将与《南方日报》、南方+联手,以这一漫画形象为基础,融合岭南中秋民俗等元素,共同推出系列趣味动漫产品“鳌鱼仔贺中秋”,让“鳌鱼仔”在手机端、电脑端上“活起来、火起来”。

  3“西关打铜”传承人苏英敏:借助“互联网+”探索非遗“活化”新路

  国庆和中秋交汇的黄金周假期,恩宁路上的西关铜器店即将迎来又一个“黄金旺季”。20年前,这条老街上只有一家铜器店,如今,大大小小的铜器铺开了二三十家。

苏英敏的生活已与“打铜”工艺密不可分。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苏英敏的生活已与“打铜”工艺密不可分。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这其中,苏英敏的“天程铜艺”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恩宁路上的第一家铜器店,它不仅传承了“西关打铜”这门传统手艺,更通过颠覆式创新、与时代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让沉寂多年的西关传统手艺重回大众视线,走向广阔的市场。

  芭蕉叶模样的长凳,树根形的茶几、梳子、手串……小至首饰、大到家具,苏英敏的工作室内摆满了各类铜制品。“‘天程铜艺’我做了10年,它没有倒。我的生命已经与这门工艺紧紧相连。”寥寥数句,苏英敏道出了自己对“打铜”这门手艺的感情与个中艰辛。

  10年前,苏英敏接过父亲的铜艺衣钵,当时整个店铺就4平方米,生意萧条、门可罗雀。那时,整个“西关打铜”市场都乏人问津。“首先考虑的是让它生存下来。我们的做法是,以‘西关打铜’文化为核心,开发系列产品,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广泛传播,面向全国打造‘爆款’。”谈及复兴“西关打铜”的经验,苏英敏总结说,如果一门手艺不能让从业者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自然难以传承。

  传统手打铜器的价格昂贵,一把铜壶动辄上千元。“按照以前的老路,做街坊生意,卖一些手工的锅碗瓢盆生活用品,一个月都难以卖出去一两件。如果要做爆款,就要在保留工艺特色的同时,想法降低生产成本,让大众消费得起。”苏英敏说。

  年轻人消费市场潜力大、喜欢新鲜事物,苏英敏于是开发了一批铜首饰,主攻“90后”“00后”市场。与此同时,他又设计了一些高端定制的铜艺作品,具有收藏与传承价值。为此,他专门去日本学习“一体成型”锻造技术,提升“西关打铜”的制作技艺,制作出全球最大的无焊接黄铜鸟笼、只有小拇指大小的铜制茶壶、全国首创铜麻将,这些作品先后亮相奢侈品展会……诸多奇特的创意使得“天程铜艺”一下子火了起来。

  苏英敏还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9月26日上午,苏英敏身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关打铜”的传承人,还参加了一场关于“非遗”的网络直播活动,让数万网友亲眼见识了“手打”铜器的魅力。

  “时代在变,传承非遗,要具有品牌传播意识。先让大家知道‘打铜’这个行业,才能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铜文化与生活的关系。”为此,他请了专业团队负责品牌策划、公关文案、运营公众号等。

  据苏英敏透露,他正在设计一批新产品,其中包括胡庆麟的“鳌鱼”系列,还准备实行网络众筹。“此前已经有很多非遗项目众筹成功的先例,让一些被冷落、被忽视的项目一下子成了‘爆款’。”苏英敏期待,通过网络众筹,主动拥抱“互联网+”,“西关打铜”也能探索出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非遗”保护、活化之路。(记者 陶明霞 周豫 实习生 朱翠莹 陈蔡定 邵玮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