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共探理论与实践 海外华文作家促华文文学”落地生根”

2017年10月09日 19: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一带一路”与世界华文文学杭州国际峰会现场。 杨韵仪 摄
图为“一带一路”与世界华文文学杭州国际峰会现场。 杨韵仪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9日电 (见习记者 杨韵仪)从故乡“连根拔起”,再到异国他乡“扎根”,这一共同的经历使海外华文作家拥有了更多元的创作视角。在“一带一路”的愿景之下,他们作为联通中外的重要使者,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9日,“一带一路”与世界华文文学杭州国际峰会举行,来自两岸暨港澳地区以及海外22个国家的150位作家与学者共探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与创作实践。

  本次会议不仅集结了海内外作家和学者近百篇论文,从海外移民历史、本土化进程、与西方文学关系等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华文文学的发展,同时,不少海外华文作家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悟。

  美国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长海云说,十年前,她在华文作品中常常试图展示西方文化的影子,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开始在作品中反思中华文化对海外新移民的影响,三年前,她的作品《金陵公子》重新回归中华文化,讲述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人生与命运。

  “如果一直留在中国,我也有可能会写出一部《金陵公子》,但肯定不是这部《金陵公子》。”海云认为,独特的生命体验为文学提供了土壤和原材料,海外华文作家更要注重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与融合,让华文作品在海外获得接纳与新生。

  和海云一样,加拿大著名华人作家陈河虽然在国外生活20余年,但笔下的作品大多聚焦中国历史、生活记忆以及与华人密切相关的题材。

  “虽然和国内生活拉开了距离,但和祖国的心反而更近了。”陈河说,他的乡愁和生活经历都转化为写作的动力,作品的英文译本也收获了外国读者的好评。

  未来,华文文学在海外进一步的“落地生根”任重道远。在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会长王威看来,中国的古今文明和今天的发展壮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华文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泉、市场和机遇。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张炯也观察到,现在许多国家的汉学家不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也研究当代中国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还有非华人参与到华文文学作品的写作中。

  “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才能结出繁花硕果,中华文化和文学就是‘根深’和‘叶茂’。”张炯认为,海内外的华文作家与学者要以中华文化为“根”,树立文化自信,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完)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