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医热”席卷世界 针灸已纳入巴西替代疗法目录

2017年10月13日 11: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巴西:针灸已纳入替代疗法目录

  巴西是世界人口第五大国,人口总数超2.07亿。2015年,巴西已有11.7%的60岁以上人口,这个比例在逐年增长。如何优化医疗制度,适应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该国相关人士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巴西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个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制度,国民不论贫富,都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1988年,巴西通过立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医疗体系(Unified Health System,简称SUS),由全国所有的公立卫生站、医院、大学医院、实验室、制药厂、血库、医疗科研机构以及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选用的私立医疗机构组成。“统一医疗体系”覆盖了巴西90%的人口。

  1812年,2000名中国人到里约种茶,把中医药带到巴西,这是该国关于中医药的最早记载。1958年,巴西第一次正式针灸培训由来自欧洲的理疗医师实施,同年,巴西针灸与东方医学协会成立。1972年,巴西针灸协会成立并开始授课。1977年,巴西劳工部确定针灸职业的代码为0-79.15。1985年,巴西理疗师协会认可针灸为专业。至今,巴西医师协会、生物医学协会、体育教育协会、语言治疗师协会、牙师协会与护理师协会都认可针灸为学士后专业(按照巴西的学科分科,健康领域里医学、理疗、牙科、心理学、语言治疗学属于同一级学科——编者注)。但是巴西目前并没有针灸与中医药的相关法规。

  1999年,巴西卫生部把针灸列为SUS可以实行的疗法之一,针灸的应用得到加速推广。巴西有5560个城市,到2007年,已经有2%的城市在SUS系统中有针灸治疗记录。

  2006年,SUS建立了补充替代疗法的国家政策,积极鼓励针灸等中医药方式在健康维护领域的普及应用。中医针灸的简便廉验迅速得到巴西健康工作者的青睐和患者的好评,其在SUS中的应用也迅速增长。比如圣保罗州,2013年一共实施了34.83万次针灸治疗,而2014年增长到38.92万次,增幅达11.8%。2016年,巴西全国一共实施了200万次替代疗法治疗,其中77万次是中医与针灸治疗。在降低临床费用方面,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的梅丽萨(Melissa)和马可斯(Marcos)医生通过在社区医疗实施针灸,治疗慢性疼痛,减少了30%的止痛药品和50%抗炎药品的使用。基于优异的效果,2017年,巴西卫生部正式把针灸纳入替代疗法目录。

  针灸在巴西合法化后,大学可以开设针灸课程。目前,巴西已有6所医科大学设置了针灸课程。圣保罗医科大学是培养博士后的高等院校,该校设置了中医科,以培养中医高级人才,该科专门挑选有临床工作经验的西医进校学习,课程以针灸为主,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医。巴西利亚大学己经在其医学院开设了针灸培训班,里约州联邦大学医学院、圣卡塔里那州联邦大学早在1997年已开设了针灸课程。

  巴西圣卡塔里那州南部大学设立了巴西第一个自然疗法本科课程,其中30%的内容为中医,是巴西大学本科教学中开展中医最好的院校。

  中医药在巴西正不断地发展壮大,但也存在很多阻碍。希望这些困难在日益发展的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中能得到改善。

  (于涛翻译整理自格莱斯拉(Graciela)医生、贾依米(Jaime)医生、法蒂玛(Fatima)医生、萨伊斯(Thais)医生的报告。)

  斯洛伐克:中医教育以针灸为主系统稳步展开

  斯洛伐克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中医学在斯洛伐克主要是以针灸的形式被推广。

  上世纪60年代对于针灸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推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批对针灸饱含热情的医学实践者开始将针灸运用到临床治疗中,数个针灸诊所在此期间开业运营,而关于针灸疗效及机理的研究也源于这个时期。1973年,斯洛伐克理疗协会创立了针灸委员会。1979年,斯洛伐克医疗委员会就已经开始允许针灸进行注册。同时,卫生部还发表了《针灸施行条例》。1990年,斯洛伐克医学协会成立了针灸协会。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后,针灸医学在斯洛伐克率先取得合法地位,卫生部同时颁布了首个将针灸作为独立医学专业的指导方针。

  斯洛伐克对于以针灸为主的中医教育,也系统稳步地开展,并较早进入主流医学院校。1997年,国立斯洛伐克医科大学在理疗系开设分支学科——针灸学,随后升级为针灸系,并在2010年成立中医学院。随后,数个培训中心建立并通过斯洛伐克医科大学认可。目前,在斯洛伐克已通过官方认证的针灸培训中心有7家,另有两家正在申请中。

  针灸作为医学专业分别在2012年和2017年通过了斯洛伐克卫生部的认证。为确保培训质量,官方要求培训指导教师必须具有针灸专业学位,并完成4年中医学习和在中国的实习。虽然针灸作为主要形式在斯洛伐克传播,但为了更系统的学习中医,所有针灸师都要学习中药治疗等相关中医专业知识。而且,为了学到更地道的中医,很多人选择到中国完成最后的实习。为了帮助获得执照者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斯洛伐克针灸学会和中医学院合作提供继续教育课程。医学院的在校生也可以在大学5年期间选择中医课程进行学习。

  相信在国家规范、系统教育的支持下,更多的斯洛伐克医生会加入到中医实践的队伍中。

  (李立、赵振宇翻译整理自比洛娃(Eugenia Bellova)医生、伊万内卡(Boris Ivanic)医生、斯维特克娃(Katarína Svitková)医生的报告。)

  波兰:中医走进世界最古老的大学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人口3850万。波兰实行强制健康保险,覆盖98%的人口。2016年,波兰平均寿命预期女性为81.9岁,男性为73.9岁。

  波兰是中医药最早“到达”的欧洲国家,这要归功于波兰传教士卜弥格(Michal Boym),他是欧洲最早的汉学家和汉文化的推广者,毕生致力于将古代中国及东亚的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他不仅把《黄帝内经》《难经》《脉经》这三部重要的中医著作翻译成拉丁文,还撰写了欧洲第一部关于中国草药的著作《中国植物志》(Flora Sinensis,1659年在维也纳出版),以及系统介绍中医学的《医学要诀》(Medical Key,1686年在纽伦堡出版)。

  而欧洲第一篇关于针灸的博士论文发表于1830年,通过该论文评审的也是波兰一所著名的大学——亚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

  亚盖隆大学建于1364年,是波兰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从建立之初,亚盖隆大学就是欧洲最重要的教学与研究基地之一。经历了650余年积累与沉淀,亚盖隆大学一直作为波兰主要学术阵地保持着特有的活力。

  上世纪70年代,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开始被运用到波兰医院的治疗中。在以卡努斯泽夫斯基(Zbigniew Garnuszewski)教授为首的一批西医医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针灸被波兰医学界及民众广为接受,成为慢性疼痛(包括神经痛、肌痛及麻痹)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已纳入医疗保险。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将其引入包括癌症在内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

  1979年,华沙医学中心首次面向全波兰开设针灸的研究生课程。此后,在克拉科夫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专门教授中医的学校。随着越来越多的西医医生和相关人员开始学习、实践针灸,包括亚盖隆大学在内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在计划开设中医药相关课程。

  (崔鑫、许可翻译整理自瑞贝卡(Monika Rybicka)医生、佩奥卓夫斯卡(Wieslawa Klimek-Piotrowska)医生、柯普斯卡(Magdalena Kocot-Kepska)医生、莫迪卡(Marcin Motyka)医生、托玛斯克(Przemyslaw Tomasik)医生、帕考萨克(Renata pacholczak)医生的报告。)

  塞尔维亚:数百名医生已获得针灸认证

  与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相比,塞尔维亚的中医药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过去的20年中,塞尔维亚战争频仍,中医药在该国发展也处于低潮。虽然人们对于针灸的兴趣日益高涨,但这却没有在国家的卫生系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针灸并不在整脊疗法及理疗的范围内,公共医疗保险局也没有将接受针灸疗法产生的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患者通常是通过非官方的社会公众信息渠道寻求针灸治疗,而并非经由官方的卫生系统。

  不过,随着寻求针灸等中医药疗法的民众不断增多,塞尔维亚一些较大的医疗中心开始设置针灸部。同时,在塞尔维亚针灸协会(SAA)的努力下,该国已有数百名医生得到针灸认证,开始相关实践。塞尔维亚针灸协会成立于1980年,为塞尔维亚医学会的分支机构,代表并管理合格针灸师的各项工作,并创立针灸教育、道德规范及操作规程的通用准则。SAA为更好地推广针灸,已经筹办了4次国家级会议,每年还会举办十余次小型会议。

  作为中东欧地区首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首个对中国公民实行实质性全面免签证政策的欧洲国家,中国与塞尔维亚一直保持深厚的友谊。为了推进中医药在塞尔维亚的推广与传播,中国政府作了很多努力:2012年6月,应塞尔维亚要求派出中医药专家,在该国中医药教学大纲设计、针灸师培训和认证等领域提供协助;同时成立联合工作组,专门负责中医药领域的双边合作。

  塞尔维亚针灸协会主席斯坦尼塞克(Slavisa Stanisic)医生亲自参加此次中医药最新进展高级课程培训班,他希望借此机会多了解作为中医药起源国的最新研究进展,更多交流如何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开展研究与实践。同时,他们也期望中国政府利用自身影响力来改善欧洲国家的中医药状况,并多派遣中医药专家,帮助其提高临床与教育质量。

  (刘佳妮翻译整理自斯坦尼塞克(Slavisa Stanisic)医生、丹耶克(Momir Dunjic)医生的报告)

  马来西亚:古貌新颜 中医App应时而生

  今年年初,马来西亚刚刚推出了一个整合中医师及诊所的App。它统合了全马来西亚所有登记的中医诊所和驻诊医师,以便让患者及时找到附近的诊所。同时,还可以看到各个中医师的简介及专长,并且可以及时完成线上预约。该App还链接了导航系统,可以把患者直接带到诊所门口。谁曾想过印象中稍显古板的中医师和传统的疗法,竟然也赶上了这班科技的快车。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分为东马及西马两部分,人口约3100万。在马来西亚,政府医院和民间都倾向于以西医为主的诊断及治疗。老一辈的想法及崇洋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西医普遍对中医缺乏了解,所以一度对中医非常排斥,更有甚者,把所有肝脏和肾脏的衰竭都归咎于中药的长期使用,因此阻碍了中医发展。好在随着人们对不同医学认识的深入以及对健康的不断追求,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开始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推广。

  马来西亚卫生部从1987年开始研究拟定包括中医在内的替代疗法的草案,并在1996年正式成立了相关部门,开展一系列研究项目。2006年,马来西亚在3家政府医院开始试行整合医疗计划,将马来按摩、针灸、草药等在内的5种传统医学疗法与现代医学整合,共同服务民众健康。2011年,实施整合医疗计划的医院增加到12家,且医院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同时,为了更好的维护民众健康,马来西亚健康部支持任何将传统、替代医学与现代医学进行整合的努力,这款App的推出就是政府与民众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

  相信当古老的中医换上高科技的新颜,一定会展现更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