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约斯特:讲中国故事的德国作曲家

2017年10月20日 11:02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剧照
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剧照

  原题:是什么吸引外国人讲中国故事

  漫步外滩,眺望浦江两岸的美景,一头“扎”进“中华第一街”南京东路的熙攘人流,品味霓虹灯下的海派风情;顺着热气腾腾的南翔小笼散发的香味走进城隍庙,观察九曲桥上往来人群的生动表情……

  在上海,以这种方式来阅读这座城市的老外,并不一定是游客。2016年,德国作曲家克里斯汀·约斯特应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国际艺术节之邀来到上海,委约创作一部展现上海风情的民乐作品《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自此,上海就成了他固定的飞行目的地,每次与乐团沟通、排练,一待就是两三个星期。

  在大家眼中,约斯特“上辈子一定是个中国人”。中午休息,他和中国同事们一道去川菜馆、火锅店、茶餐厅吃饭;排练结束,他婉拒同事的接送,轻车熟路地凭一张地铁卡,漫无目的地穿梭于弄堂与高楼之间,探索着城市的角落。

  从约斯特以往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2015年,他创作了改编自张艺谋同名电影的歌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芭蕾舞剧《红楼梦》的音乐。

  但是,作为一个德国古典作曲家,要创作中国民乐作品,需要不小的决心。

  约斯特何以“大胆受命”?在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看来,是民乐本身的魅力让约斯特折服,是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的魅力让世人惊叹:“中国制造”也可以表达世界语言。

  2016年10月12日,上海民族乐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联合出品的原创作品《海上生民乐》 作为该年度艺术节的开幕演出亮相。作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古琴、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一一登场演绎《风》《雅》《颂》《和》四个乐章,坐在台下的约斯特难掩激动。结束之后,他向罗小慈表达了自己的惊讶:中国民乐竟有这样系统完整的乐队,呈现的乐曲色彩竟能如此丰富。随后,凡是有民乐演奏,他每一场都去,而每听一场,心中就多一分创作的冲动。

  像《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这样,完全由外国音乐家用中国民族管弦乐写一整台作品的做法尚属首创。这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家不但乐于以世界语言描绘中国故事,更开始积极学习用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弄堂深处的“民乐小灶”

  用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绝非易事。看完了艺术节上所有的民乐演奏,约斯特仍觉得离下笔创作还“差口气”。

  于是,坐落在新华路幽静弄堂内的上海民族乐团内,开起了“民乐小灶”。早晨,约斯特一手执笔、一手拿乐谱,准时出现在排练厅内。团内各声部的演奏家们则大包小包地带好各自的乐器,分批次进房间与约斯特进行一对一交流。这样长则两三个小时、短则几十分钟的交流,每天从早到晚,持续了一个星期。

  卢路是上海民族乐团年轻的二胡演奏家。她记得,与约斯特的那次一对一交流,她带了二胡、高胡、中胡共3把琴去演示。卢路坦言,向约斯特表现二胡的音域和演奏技法,这项任务说难不难,说简单又不简单。简单的是把二胡所能奏出的每个音都向约斯特演示一遍,弹奏一些二胡名曲;难的是向他解释二胡特有的滑音和揉弦的演奏技巧,并把自己总结的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之间的细微差别一一道出。更关键的是,还要让约斯特吃透传统民乐有异于西洋乐的独特调性——五声调式。卢路回忆,当时她一边说,约斯特就一边拿笔记在乐谱上,2个小时下来积累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可以说,只有深入了解这些,作曲家才能写出一部让演奏家们充分发挥演奏水平的作品。而作曲家之所以如此有耐心、有激情,则离不开中国故事、上海故事对他们的巨大吸引。

  正是因为前期的“接地气”和下苦功,约斯特后来传给民族乐团的第一个10分钟小样就让罗小慈和团员们惊喜不已。整部作品完整呈现时,大家更是发现,约斯特能跳出一些传统的框架和束缚,赋予民族管弦乐队新的色彩。他所提炼出的《东方韵味》《浦江明珠》《伊甸园之桥》《中华第一街》《魅力外滩》五个乐章,展现了上海在这位德国作曲家心目中的五个美好映像。

  经过数次打磨修改,今年11月8日,这部西方作曲家用中国民乐谱写的中国故事《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将结合多媒体视觉呈现,在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式首演。

  “一鼓作气”走出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以艺术的形式“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吸引国际目光。有人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作品的底气,日益扩大的艺术交流平台为作品提供了名气,而委约创作这一途径则增添了作品的生气。

  从谭盾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到王亚彬的现代舞剧《青衣》,再到《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纵观这几年艺术节所呈现的委约作品,不管是中外艺术家联袂合作还是本土艺术家“独挑大梁”,不管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抑或是展现当代中国生活,无不立足于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凸显文化自信。

  这些作品诞生于艺术节,同样通过艺术节走向世界,带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气神“走出去”。

  比如《海上生民乐》。亮相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后,又漂洋过海来到了希腊,收获了大批“粉丝”。这几年艺术节上亮相的不少芭蕾舞剧、音乐电影等委约作品,也都在艺术节期间获得世界各大艺术机构负责人的青睐,拿到了不少合作意向。

  底气、名气、生气缺一不可,中国文化方能一鼓作气走出去。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