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南京传统工艺亮相海外设计展 “大国器物”令人惊艳

2017年12月20日 11:32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南京传统工艺精品惊艳世界顶级设计展引人期待 ——江苏巧匠,当为大国留器物

  12月13日晚,南京福佑团队设计制作的屏风《云兮水兮》获邀参加文化部2018年春节海外特别项目——“萌生-中国新锐艺术设计作品展”。此次展会将向国际推出中国新锐艺术家、设计师的50件优秀作品。

  7日,南京福佑设计总监马聪与意大利米兰三年展博物馆签订合同,参加明年4月举行的这一展会,福佑设计&百工造物成为展会唯一受邀参展的中国品牌。

  此前9月,马聪带领福佑设计团队打造的以“屏”为主题的东方美学馆(中国江苏馆)亮相全球设计领域风向标——伦敦设计周百分百设计展。

  世界设计界盛会,出现来自中国的“大国器物”,欣喜之余,我们需要思考:古代中国向世界奉献精美绝伦的丝织品、瓷器、金银器等,而今天的大国工匠,又该如何让中国手工艺走进世界现代生活?

  趴地上,老外争睹中国屏

  “他们趴在地上,想要看清丝线的摆布。”在百分百展上,一队队人马前来欣赏中国屏风。马聪团队设计的茶具《ECHO》去年获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斩获设计界最高荣誉的马聪介绍,听到参观者发出“amazing”的赞叹时,他忐忑的心终于放下。

  马聪带去的15块大小屏风,融入双面绣、云锦、漆刻、金箔、木纹金、榫卯,呈现中国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手工技艺。屏是最富东方之美的中国家居。一方屏,隔而不断,拦而不阻,可进可退、可藏可露,在居家生活中营造神秘朦胧的东方之境。

  屏风《她或他的锦绣人生》,主人可视需要更换画轴,可是云锦和双面绣织成的绮丽“蝶恋花”,也可是白苎麻和双面绣铺就的朴雅“高山流水”,这块融合20多种中国非遗技艺的屏风转瞬变幻现代人不同心境下的锦绣空间。

  就是那块《云兮水兮》手工双面绣落地屏风引得众人趴地围观。以水墨绘画作底,“平针绣”巧妙融入“乱针绣”“打籽绣”,一屏之上,波光粼粼,云欲雨,水生烟。“这是整个展览最美的作品。”听到这样的赞誉,马聪顿时感到付出的艰辛都值了。

  《欧洲时报》《创造地理杂志》、英伦帮及人民日报英国分社等众多国内外媒体自发前来,将镜头、笔触对准一扇扇屏风。马聪应接不暇,外国记者主动排队等候。

  这些屏风中,列入海关允许销售的5件展品现场售完,4天展览收到订单150多件,回国后收到意向订单近600件。这些屏风,除少数用于博物馆收藏,多数用于酒店和居家装饰。这些凝聚中国技艺的屏风一样为今人所用。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达回忆,上世纪90年代出口放开前三四十年,手工艺品是地方不可或缺的创汇商品,抽纱、刺绣、红木家具、地毯及非遗技艺表演,经常现身国外展览馆或百货店,但总体上,中国传统手工艺极少能在世界顶尖时尚艺术节和设计展露脸,更不要说引发关注。

  屏依旧,只是佳品遇卖难

  在扬州市沿河街50号,扬州工艺坊东侧一楼家具厅,也有一个“屏”的世界。

  扬州工艺美术大楼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志明领着记者在“百鸟朝凤”“松鹤延龄”“玉堂富贵”等屏风中穿行。这些屏风,方志明足足看了40年。从他1977年进扬州漆器厂学徒至今,屏风还是当年的屏风,技艺、造型、图案没多大变化。

  大厅中间,镶满宝石的百宝镶嵌雕漆大屏长四五米,屏上有芙蓉玉雕的梅花,白玉刻的仙鹤,玛瑙做的红花……此屏挂牌价98万元。抚摸屏上玉石,方志明说,加工这块屏,要用十几种手艺。光刻漆工,至少要打磨五六年;做雕漆嵌玉,也要有5年功底;还有木工、漆工、着色、贴金……哪一样技艺都不简单,都历经数百年传承。

  不过,好东西竟卖不出去。2011年扬州漆器厂销售达1.3亿元,到去年跌到6000万元。扬州漆器厂商场部总经理周志平介绍,2012年12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后,礼品销量锐减,业务主要来自酒店定制。

  陷入困境的不仅是屏风。扬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负责人俞国钧叹气,今年销售不及2011年的一成。一把团扇,一名绣工要绣两三天,售价200元,还无人问津。

  老手艺,怎靠别人来弘扬

  世界奢侈品牌早就盯上中国传统手工艺。受访者认为,全球近半奢饰品由中国人买走,而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极有可能成为现代奢侈品。

  法国爱马仕在中国唯一投资的品牌“上下”,其CEO兼艺术总监蒋琼耳认为,复兴手工艺,必须将中国手工艺之美带回日常生活,而非仅在博物馆展示。“上下”的主打产品由竹丝扣瓷、羊绒毡这样的传统工艺支撑。

  蒋琼耳表示,中国古董在艺术品市场上价值如此之高,因为当初设计者、制造者是同一个人,“心手合一”出佳作;可如今的中国手工艺人多半模仿老东西,虽也能做好,但缺少创意。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张丹认为,传统手艺人传承老技艺,千辛万苦,功不可没。但不少手艺人,即便到大师级别,往往也钻研不够,技艺和审美停滞不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赵军发现,技艺达到顶尖水平的手艺人,往往制作收藏艺术品,收入不菲;另一方面,多数艺人又沦于制作旅游纪念品,中国手艺陷入“小商品化”。

  赵军分析,传统手艺人缺乏革新动力,大师、传承人大都没受过高等教育,“师傅带徒弟”,老艺人的视野、审美跟不上时代,徒弟才情被限制。“爱马仕投资近亿元挖掘中国传统手艺,是好事。但祖传的东西,总不能等别人来发扬。”他说。

  传绝活,当为今天留印记

  数百年来,中国器物一直被世界艳羡追捧。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教授认为,中国手工艺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示,也是生活方式的展示,过去的精美手工器物就是江南精致生活的再现。

  马聪说,今天的传统手工艺,就是过去的时尚,从中你能发现过去的印迹。明天的非遗,同样也需烙下我们的时代记忆,否则,后人凭什么了解今天的我们?我们需要一批熟谙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的设计师,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桥梁。

  传统手工艺,无论审美,还是技艺,如果不革新,就会离时代越来越远。几位受访者感叹,当下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在世界没有应有的位置。

  改变丝线针法走向,《云兮水兮》就有了波光云烟蒸腾的缥缈之境。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绣娘薛金娣起初不明白把线扭来拐去能绣出什么,按马聪的指点,绣了拆、拆了绣,耗时一年多,当最后绣品上框展开,她惊呆了:没想到“胡搞”出的东西竟这么美。

  大学主修油画,有20多年跨国酒店装饰设计经验的马聪,痴迷于将中国手艺、中国材质融入现代装饰。“设计师只有透彻了解每一种传统手艺,才能让传统手艺呈现极致的美。”马聪为江苏大剧院《青衣》剧目设计的紫砂壶,飞把提梁长20多厘米,前所未有。他和4位老窑工琢磨两个多月,终于烧出形如水袖的长壶把。

  马聪大胆在传统手艺中使用现代表现手法,《知足三境》台屏以蒙太奇手法融合漆器、双面绣等非遗手工艺,光漆器就用了剔红、蛋壳漆和菠萝漆,表现得意、潇洒和虚幻的人生境况。 (颜芳)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