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梦梦娇庆抵德半年 霸屏动物园热榜

中国侨网12月29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德国版微信公众号报道,回顾2017德媒要闻,Großer Panda无疑是上半年热词之一。
今年6月24日,两只大熊猫“梦梦”、“娇庆”乘专机抵达德国,入住柏林动物园。该新闻曾一度跻身中德两国媒体头条,抢占了相当长时间的热点。
天然萌的大熊猫,早在动身赴德之前,就已经频频牵动德国人的心。毕竟,自2012年大熊猫“宝宝”在柏林动物园寿终正寝后,德国已经5年没再见过大熊猫的身影了。
为了迎接熊猫,德国人的准备工作进展的如火如荼:
柏林动物园豪掷了1000万欧元修缮占地5480平方米的熊猫馆,同意每年支付92万欧元的大熊猫租金,还在官方网站上特意开通了一个大熊猫博客,专门报道和熊猫有关的大事小情;
柏林警方用官方推特欢迎两只熊猫的光临;

喜上眉梢的德国人把Berlin改成了Bärlin——柏林变“熊”林;
驻德大使史明德先生、柏林市长Michael Müller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大熊猫专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参加了在柏林动物园举行的开幕式……
虽然高昂的“熊猫税”让不少德媒和普通德国百姓都觉得接受无能,不过,待他们真的见到熊猫后,才发现这笔钱花得值了!
截至圣诞节,梦梦与娇庆已在德国度过了半年整的时光。随着熊猫热度渐消,两位主子在媒体上的露脸频率明显降低。
尽管如此,柏林动物园却依然半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坚持更新报道熊猫们的吃喝拉撒,比如:
“梦梦第一次踏出室内场馆,去外面探索新世界了!”
“梦梦今天4岁了!”
“娇庆生日快乐!”
除此之外,动物园每天都要安排摄影师去拍摄两只熊猫的日常点滴,不管他们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优哉游哉吃东西、还是毫无形象地龇牙咧嘴,他们全都尽职尽责地收集起来po到网上……

这组梦梦大口进食的照片,被动物园冠以“King des Monats(本月王者)”的标题,传到了网上。
熊猫照片虽然萌得人鼻血流一地,可是有的德国人还是提出了质疑:
“你们懂不懂啥叫自然?你们难道不觉得熊猫们活在自然环境里会更加舒适吗?如果把你们也当成礼物送去亚洲,你们能高兴???”
但也有相反的意见出现:
“大哥,如果有人能给我和熊猫一样的待遇,好吃好喝供着,住着大房子,享有大花园,每天还有人教中文,我立马打包行李滚去中国!待10年我都嫌短!”
11月的万圣节,柏林动物园给两只熊猫雕了个南瓜灯,随后饲养员们偷偷躲起来观察熊猫的反应。
结果,两只熊猫似乎对南瓜并不是很感冒。

等到12月,圣诞节到来之际,动物园吸取了上次被遗弃的南瓜的教训,终于给熊猫呈上了一坨竹子胡萝卜做的圣诞花环。
此外,相信关注着两只熊猫的华人同胞们都知道,今年7月,梦梦被爆出有行为异常的症状:它总是喜欢倒退着走。
这条新闻当时被多家德媒争相报道,引来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分析揣测。他们认为,梦梦换了个新环境,压力过大,希望通过此行为来缓解紧张感。
忧心忡忡的动物园为此研究了小半年。而就在前几天,这个谜题终于被解开了。
原来,梦梦故意倒着走,是为了引起饲养员的注意。因为过早离开母亲接触人类,所以和它的饲养员Markus Röbke异常亲密。每当它想引起Markus的注意时,梦梦就会选择倒着走。
简单说,就跟孩子毫无理由地大哭,为了要妈妈亲亲抱抱举高高是一个道理。
此分析结果一出,迅速被时代报、世界报等大型德媒撰文刊登。德国《每日镜报》甚至将梦梦戏称为“熊猫界奥斯卡一姐”。
好在,德国人终于放下心来,梦梦并没有抑郁,它只是个内心敏感的小姑娘在青春期里的正常反应。
而平白遭受外界许多诸如“对熊猫照顾不当”、“让熊猫接客太多”此类质疑的柏林动物园也最终得以鸣冤了……
试问还有谁能像国宝大熊猫一样,在中国备受宠爱,出国还能制霸柏林动物园,雄踞德媒头条栏,如此风光无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