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日本九州博物馆特展:大航海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2018年01月30日 10:0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日本皇室至宝:《唐狮子图屏风》。
日本皇室至宝:《唐狮子图屏风》。

  原标题:大航海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前段时间,笔者在日本福冈县太宰府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参观了秋季特展“新桃山展——大航海时代的日本美术”。新桃山展的关注范围是从1543年到1639年,这段时间不足百年,却是日本历史和艺术史上最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葡萄牙人在东亚开拓商路,他们从澳门到达日本,将火器和欧洲文明带入了日本,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在欧洲文明到来的同时,中日之间持续千年的文化交流却走向了衰落。1551年,掌管对明朝朝贡的诸侯山口大内氏灭亡,1547-1550年的遣明使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后一次对华朝贡。相对应的,日本艺术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

  15世纪,日本出现了艺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画派“狩野派”,掌门狩野元信主张“和汉融合”,就是把宋代的画法和传统金碧屏风结合,这是中国以前没有出现过的艺术形式。狩野元信的代表作《四季花鸟图屏风》,以金箔为底色,花鸟树木山水是南宋院体风格,样式非常华丽。这个屏风制作了几件,其中一件被遣明使带到了北京,作为进献给嘉靖皇帝的贡品,今已不存,本次特展上展示的是白鹤美术馆的藏品。

  狩野元信的儿子狩野永德(1543-1590)是日本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笔者在桃山展上见到了狩野永德绘制的聚光院《花鸟图》壁画,上面的仙鹤神态灵动,很明显是在模仿牧溪名作《猿鹤观音图》的笔意。

  狩野永德的壮年,正好赶上了日本统一的时代。1582年,势力最强大的诸侯织田信长遇刺身亡,其部将丰臣秀吉最终完成了日本的统一。从1582到1598年,丰臣秀吉统治日本时间不长,但就在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日本艺术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史称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出身贫寒,掌权之后极为喜欢黄金和豪华的事物。他大兴土木,建立了聚乐第和大阪城等华丽建筑,里面装饰巨大的黄金壁画,当时绘画的主力就是狩野永德及其率领的团队。可惜的是,由于战乱频繁,桃山时代的宫殿建筑全部被毁,作为建筑附属的壁画也都被付之一炬,只有个别作品被抢救出来,现在都是艺术史上的珍品。在九州国立博物馆的桃山展上,笔者看到了狩野永德代表作《唐狮子图屏风》。这个屏风大得出奇,高2.2米,宽4.5米,上画着两只漂亮的“唐狮子”,也就是中国狮子。中国其实没有狮子,中国古人所知的狮子来自于西亚,不过中国的皇宫门前都有狮子像,作为权力的象征,所以日本也就以为中国有狮子。日本自古崇尚中国文化,以唐物为尊,唐狮子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学者推测,如此巨大的黄金唐狮子屏风,上面还有狩野永德的亲笔签名,应该是聚乐第或者大阪城正殿内的屏风,能保留下来非常不易。古时候日本人没见过真狮子,日本本土的猛兽只有野猪,被称为“田里的狮子”,中国人也没见过真狮子,所以日本的唐狮子是在中式幻想狮子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狩野永德笔下的唐狮子好似传说的神兽,獠牙外露、卷云毛、还有圈状斑纹等都是独特的设计,最终效果是创作出了豪快雄壮的唐狮子。这件《唐狮子图屏风》是日本艺术史上的名作,是日本皇室最珍贵的两件宝物之一(另一件是王羲之的《丧乱帖》)。

  15-16世纪,日本长期战乱,社会萧条,一种新的茶道理念“侘茶”出现了,让茶道摆脱了对华丽茶具的依赖。“侘”的意思是外表粗糙幽暗,内在圆满充实,这是一种来自禅宗的观点,侘茶的特点,就是不再以华丽的宋代茶道艺术品为审美标准,而开始欣赏简单、粗糙,但是符合品茶者内心需求的茶具。在桃山时代,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确定了以“清敬和寂”四字为宗旨的茶道,也以此奠定了后代日本艺术的审美基础。这次特展上展出了很多桃山时代的茶盏,以简约拙朴为美。

  桃山时代还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绘画主题“南蛮风”,也就是融合了欧洲艺术的日本画。当时欧洲人基本上是从中国南方或者东南亚去的日本,日本人觉得他们来自南方,于是称之为南蛮。在九州国立博物馆的桃山展上,展出了一些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制作的华丽南蛮屏风,例如大阪城收藏的《南蛮屏风》,由狩野派名家绘制,是现存最古老的南蛮屏风之一。屏风分两幅,左面是中国城市,右面是日本城市,很多欧洲人在中日之间坐船贸易。这种画的源头是古代日本的“唐船图”,只是把中国的唐船改成了欧洲船。还有一种南蛮风的屏风是把欧洲画用日本方式画在屏风上。笔者在展览会上见到了神户市立博物馆的《四都市——世界图屏风》,是17世纪初的作品,两面大屏风,一面是世界地图,一面是欧洲四都市(里斯本、塞维利亚、罗马、伊斯坦布尔)。日本以前没人见过这种世界地图,非常惊奇,这些内容的屏风在当时广受欢迎。 谢田

【责任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