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北京“非遗”传承需要长期规划 为传承人提供保障

2018年01月30日 10:3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营造传统文化城市学习空间

  代表建言文化遗产传承

  推进三大文化带建设让文化传承看得见摸得着,惠及百姓生活;禁行机动车,将年近600岁的运河古桥八里桥从滚滚车轮下“解救”出来;抢救性保护“非遗”传承人及项目,让年轻一代了解体验“非遗”……本届市人代会上,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坚定文化自信,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好发展好”建言献策。

  翟小宁代表:

  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城市学习空间

  (北京)市人大代表、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在此次人代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建议。他提出,北京应开发、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城市学习空间。

  从事基础教育的翟小宁说,文化是国家民族最核心的力量,博大精深的文化蕴含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灵魂。“从青少年教育来说,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呼吸着文化的空气长大,将中华文化基因植入正在成长的学生的心灵中,使其成为生命中最核心的内动力。”

  为此,翟小宁建议,北京应不断开发、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城市学习空间。具体来说,北京地区应结合自己的地方特色,整合高校、旅游、科技、企业资源等,形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体系,营造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城市学习空间,形式上应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首都风貌和气质。

  谈到北京正在全面推进建设的“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翟小宁向北京晨报记者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北京正在建设的三大文化带布局和立意都很好,其中,长城文化带意在弘扬长城文化,这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充满了温润、绿色的气息,也包含了红色基因,体现了人与自然、传统之间的融合,凸显人们在自然、人文环境中更有诗意的生活;大运河文化带则昭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奋与创造,也是南北沟通经济文明的文化象征。“三大文化带的建设,令北京的文化传承平台有了实际的抓手,而且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

  陈巴黎代表:

  运河上八里桥急需“谢绝”机动车

  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市人大代表、民盟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陈巴黎在调研时注意到,横跨大运河北京段重要河段通惠河的八里桥(原名永通桥)交通量大,保护状况堪忧。她建议,规划新桥位置应考虑文物整体景观,距老桥有一定距离,并禁止机动车驶上八里桥。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较早、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活态线型”人工河道。陈巴黎说,由于大运河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对其实施保护规划,涉及规划、水利、文物、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具有较大难度,急需设立专门机构,建立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陈巴黎举例说,始建于1446年的八里桥目前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由于八里桥位于地铁八通线八里桥车站的东北方向,在京哈高速路与京通快速路之间,是一座南北向跨河桥。通州新城北部居民为了方便机动车换乘地铁,导致八里桥机动车流量较大,桥体挤压变形,已经出现裂缝,古桥安全受到较大威胁。原来的石板桥面也铺盖成沥青路面。大运河申遗后,由北京市文物局设立的遗产界桩,甚至连续发生被撞倒跌落桥底事故。

  陈巴黎说,尽管目前交管部门在桥体上安置了禁止停放的交通标识,但机动车辆仍然可以通行,过度承载对古桥的破坏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她建议,主管部门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在通惠河上另选地址建新跨河桥,承担地区机动车跨河通行的功能,把年近600岁的八里桥从滚滚车轮下“解救”出来。“经过这几年的推进,这件事情已经有了新进展,但规划中的新桥离老桥太近,只有约100米,有可能影响古桥文物保护的景观。文物保护要树立整体保护的观念,除了保护本体,也应该保护其周边景观。为防止建成后留下遗憾,我建议在做整体规划时,新桥位置应该离老桥再远一些。”

  同时,她建议尽快制定八里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剔除桥面沥青,恢复石板,再现古桥历史风貌,将其建成大运河沿线重要历史人文景观。

  杨凤一代表:

  “非遗”传承需要有长期规划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表示,“非遗”保护在近几年工作成绩显著,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国家级传承人绝大多数年事已高,面临着人亡技消的困境。她建议对“非遗”项目进行有规划的长期资助,同时对项目和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以便为将来“非遗”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据杨凤一了解,目前文化部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一共有1986位。“北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84人,我算是其中唯一一个比较年轻的。其余的83位全都是70多到90多岁的老人。”杨凤一说,这其中传统戏剧的项目传承人仅有24位,而作为首批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项目,长江以北仅有6位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72岁,最大的86岁,对这些老艺术家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非遗”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比如我们剧院,在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开办了荣庆学堂项目,计划在3年内从老艺术家那继承120出传统折子戏,力求做到剧目丰富、行当齐全,使老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在青年一辈人的身上发扬光大。”

  她同时也表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许多“非遗”传承技艺工作枯燥,工作难度高、待遇低,很少有人来学。因此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有规划地做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远资助计划,比如以项目来带动一项技艺的传承,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办传承培训班,扩大传承队伍,鼓励青年人学习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传统手工艺;同时对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为将来非遗研究工作提供资料。“要想尽各种办法让老艺术家们掌握的绝技能够传承下来。这件事情不是短期能做到的,将是一个相当长远的计划。”

  韩峰代表:

  为偏冷门“非遗”传承人提供保障

  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综合部副主任韩峰也提出建议,政府对偏冷门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给予一定支持和保障。同时要让当下的青年和儿童从小有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的渠道。

  韩峰称,去年央视少儿频道与文化部、非物质遗产保护协会合作,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调查,包括哪些项目亟待拯救,哪些项目传承人较少等。“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一些热门、有影响力的‘非遗’项目,传承者可以通过学这门手艺生活,这样的项目相对来说更能传承下来。但仍然有一些冷门‘非遗’项目和工艺,可能不被现代社会所需要或使用了,其传承者偏少。”

  韩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很多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他建议,政府扶持可能成为“绝学”的偏冷门“非遗”项目,为其传承人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使其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入创作,打造工匠精神。

  韩峰认为,传承“非遗”也要让当下的青年和儿童从小有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的渠道。他透露,儿童频道即将拍摄的节目准备请八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教孩子们“非遗”技艺,用一年时间和匠心精神拍摄八集纪录片。“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跟大师学习,能表演技艺或者制作成品。节目还会把学习的过程做成微视频和短视频传播,扩大‘非遗’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他说,频道将通过网络广泛征集和选拔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孩子。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 王海亮 陈琳

  本版摄影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