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英国落地生根:传统年味飘香 商业热度更浓
中国侨网2月12日电 据英国侨网报道,2018年2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结束了对中国为期三天的访问,为中英关系在新的一年开了好头。在此“黄金时代”大背景下,英国即将迎来怎样的戊戌新春呢?《英国侨报》带你一探究竟。
新春游客数量增长,伦敦依旧位居TOP1
根据此前中国在线票务公司携程旅行网发布的《2017年中欧旅游市场数据报告》显示,作为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枢纽,英国位居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欧洲目的地第三名,而且在机票、酒店等销售数据排名中都稳居前三。
英国华人旅游公司提提卡卡(TITICACA)总经理方刚在接受英国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该公司近两年春节旅游的统计,不管是赴英旅游、还是从英国出发去欧洲各个国家的人数,相比以往都有非常明显的增加。“这可以归结于两个原因。第一,随着中国来英留学人数的增加,很多父母会趁着春节长假来英国看望子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在此前开放了两年多次往返签证,申请签证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所以很多国人选择在春节期间来英国旅游。”
两年前,中英两国政府同时宣布,将互为对方国民自动颁发为期两年、可以多次入境的签证。从2016年初,中国游客申请的英国普通访问签证(包括旅游、探亲和商务访问签证等)最短有效期,将从6个月延长至两年,友好便捷的签证办理手续也刺激了中国游客对英国旅游的兴趣。
“目前阶段,选择‘苏格兰环岛6日游’和‘天空岛游’的游客最多。苏格兰的自然景观相对英国南部比较特殊,所以春节期间还是很火爆。通常来说,游客在选择‘6日游’的行程时,都会搭配一个‘一日游’的项目。大部分游客会选择伦敦、比斯特或者是巴斯巨石阵遗址。”方刚告诉英国侨报记者,和平日里相比,在春节期间,伦敦依旧是最受欢迎的城市。“无论从生活还是旅游来说,伦敦相对其他城市都更加方便一些。所以大多数游客会给自己空余出两三天自由时间,在伦敦游玩或者逛街购物。”
方刚还透露,从英国出发去巴黎、罗马、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并选择半自助游或者目的地参团的旅客数量呈上升趋势。“从中国来的游客,会在结束了英国旅游之后,再选择一些欧洲国家的旅游团。加上相关旅游App变得唾手可得,很多信息和资讯都更加透明,因此很多70后和80后在旅游出行上会更加追求深度和体验。”
不仅半自助游和参团游变得火热,私人定制旅游也在不断升温。英国华人旅游公司——欧亚商务服务公司(Eupo Business Service Ltd)董事总经理郭坤章告诉记者,新春期间的私人定制游比平日里更受欢迎。“这段时间,父母们都有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来放松,因此中国来的游客通常以家庭团的形式为主。还有一些私人旅行团,成员都是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而来实地考察学校,我们也会帮学生安排考试和笔试,同时学生也能顺便在英国度假。”
郭坤章表示,私人定制可以更细致地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国内高楼林立,大家会对英国古老的庄园、城堡更感兴趣,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乡村景色和当地居民真正的日常生活。这里有一句谚语,英国人的灵魂在乡下,由此可以看出乡村在英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因此以庄园为主题的旅游,一直受到中国游客的欢迎。我们有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公司会制定不同的方案,一般用3-4天,私人行程就可以制定好。”
百年老店拥抱春节,中国元素美丽吸睛
除了旅游景区,近些年来在伦敦奢侈品商场中,越来越常见到中国人的身影。据英国旅游局此前的分析数据来看,中国游客在所有入境英国旅游的人群中出手最为阔绰——2015年,每名中国游客要消费2174英镑,是普通游客的3.5倍。
此外,英国著名的哈罗德百货商店(Harrods)在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21亿镑,商店表示,这是因为英镑贬值,使得在英国购买奢侈品愈发“高性价比”。英国汇款公司CurrencyCo相关人士向英国侨报记者透露,至英镑贬值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兑换英镑,用于伦敦当地的购物消费。
去年,哈罗德百货开始了成立170年的最大的一次扩建装修,就是为了可以满足与日俱增的海外客户。哈罗德百货的董事总经理迈克·沃德(Michael Ward)在英国《卫报》的采访中表示,此次施工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和东南亚的客户。“中国客户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所以他们也成为我们扩建计划中重点的考虑因素。哈罗德的未来是在东方,而我们已经以中国市场为重点有些年头了。”
迈克表示,中国客户是哈罗德百货除了伦敦购物客户以外最大的消费群体,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在伦敦每花出的£5中就有£1是在哈罗德百货的消费。
为了吸引中国顾客,著名奢侈品店哈罗德推出了和狗年有关的伴手礼。在他们官方网站上,记者输入“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几个关键词之后,网站跳出了哈罗德推出的与中国戊戌年相关的纪念袜、笔记本、铅笔和公仔狗,价格在3镑-17镑之间不等。在全球最大的购物退税机构环球蓝联(Global Blue)的中文官网上,记者看到了“2018伦敦春节庆祝活动”、“2018年春节之选:十件精美配饰”、“春节假期伦敦旅游购物指南”等相关专栏文章,从几十镑的美妆礼品、几百镑的服饰鞋履、上千镑的珠宝箱包,再到相关新春活动,网站都以图文形式做出了介绍。
不仅如此,部分英国商场通过举办活动的形式,让中国顾客参与其中。韦斯特菲尔德购物中心(Westfield)首席市场官(CMO)米菲瑞恩(Myf Ryan)向记者表示,在此前的中国“十一”黄金周和春节长假中,他们中心都曾经成功组织过以和中国元素相关的公开工作坊(workshop)和学生购物项目。“今年,我们将在两个购物中心举办一系列欢庆中国春节的特别活动,让消费者感受地道中式习俗的多项体验,从而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春节的文化。”
相比哈罗德,英国另一家著名百货公司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Selfridges)已经在其中文官方网站公布了戊戌新春和情人节期间的活动。除了典型的中国文化传统活动——书法和绘画,塞尔福里奇百货也植入了一些护肤品牌的体验活动。
在塞尔福里奇活动现场,中国艺术家孙寅杰和英国侨报记者分享了作画感受。这是他第四次受邀参加该百货的艺术创作展示:“今年我们艺术中心收到关于‘中国新年’合作策划的订单,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海蓝之谜(La Mer),古驰(Gucci)等奢侈品牌。我明显感觉到他们比往年更加重视中国新年。”
“这些品牌对中国画和书法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希望结合产品的特色,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在旗舰店里展示。”孙寅杰向记者讲述了他是如何在希思黎(Sisley)的产品外观上进行再创作的:“由于作品是画在一个圆形塑料小盒子上面的,所以需要先要测验用哪种颜料不会掉漆。再加上产品针对女性用户,所以我们绘制的都是牡丹、玫瑰等女性喜欢的元素,结合了写意花鸟画和油画的表现手法,非常有中国古风的韵味。”
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周围不断有顾客驻足停留。一名消费者告诉英国侨报记者,虽然她不了解中国,但发现中国艺术真的很美,美好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够经常举行。
“扫一扫”随机减免,拉动消费方便游客
除了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还有风靡中国的无现金消费理念——通过扫描二维码来消费的移动支付方式,也从中国来到英国。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十一黄金周,双十一,圣诞节和新年等节假日涌入英国,因此我们希望能为来英国旅游的中国人提供更多的方便。”英国众杰科技(Trinal Genius)负责人熊鹏对记者表示。众杰科技是支付宝——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蚂蚁金服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英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伦敦唐人街推广支付宝,签约商家的数量大概以每天两到三家的规模增长。”方刚也提到了支付宝在新春期间即将展开的优惠活动:凡是顾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都可立即获得5元至2018元金额不等的随机减免。“除了中国城,哈罗德、塞尔福里奇,夏菲尼高(Harvey Nichols)、东方福来德(House of Fraser)等著名百货公司都已签约支付宝。夏菲尼高、东方福来德、伦敦眼和杜莎夫人蜡像馆等伦敦景点在支付宝App上还可以领取8-9折的折扣优惠券。”
而在去年11月份,中国科技集团腾讯旗下广受欢迎的消息应用微信(WeChat)正式登陆英国之后,微信支付也开始在英伦三岛升温。为了迎接戊戌新春,英国金融机构StarPay GlobalLtd首席运营官李筱表示,微信支付也有相关优惠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海外消费红包,可直接用于下次该门店微信支付时抵扣,高金额可达到2018元。据了解,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巴宝莉(Burberry)以及香奈儿(Chanel)等众多品牌和华人商铺都已支持微信支付。
在走访中,一位从中国到英国旅游的林女士向记者表示,当自己在英国的商店看到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二维码时,心里非常激动。“他们的汇率是实时变动的,但都比银行的汇率低,而且还免去了手续费。我们也不需要在中国的银行换外汇,将现金带在身上,减少了被抢劫的风险。因此对我们而言真的非常方便。”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唐人街商户户主告诉记者,自从安装了移动支付后,销售额得到了很明显的提升:“最近春节临近,来唐人街逛街购物的人明显增多了。很多客人来店里都会问我们,是否会有支付宝和微信,有的话他们就会很开心。尤其是一些留学生,他们刚刚来英国,银行卡还没有申请下来,能用人民币付款对他们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虽然这个服务要向代理公司支付2%左右的佣金,但从营业额也比以往好了很多。”
此外,总部位于伦敦唐人街的英国换汇公司CurrecnCo也在新春期间推出优惠。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凡在近期介绍新客户来公司换汇,均可享受5镑优惠,同时48小时快速到账。CurrecnCo成立于伦敦,是经过英国FCA许可提供金融服务的汇款公司,全英各大城市设有实体分店。
文化机构汇聚中西,华人团体大放异彩
除了在购物、消费模式上不断推出与中国结合紧密的项目模式,英国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做出不少尝试与努力。自2012年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在伦敦举行以来,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从2月9日开始,利物浦世界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Liverpool-World Museum)将与中国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合作举办“秦始皇与兵马俑”(China's First Emperor and the Terracotta Warriors)展。据悉,将有包括大型兵马俑、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等125件(组)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展出。这是兵马俑第一次在利物浦展出,也是第五次登陆英国。2007年,兵马俑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时,曾吸引了85万观众前往参观。
与此同时,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等英国博物馆都将举办庆祝中国春节的一系列活动,例如中国茶艺表演、书法体验活动以及舞狮等,据了解,这些都是博物馆自发组织和筹备的活动。
除了英国的公共机构开展相关庆祝活动,众多华人团体也在春节期间发声发力,例如新春音乐会、新春晚会、新春团拜会等。其中,伦敦华埠商会主办的新春庆典将于2月18目在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举行。这是亚洲以外最大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今年已经是连续第18年举行,并且被英国旅游手册称为英国节日而收录在内。伦敦旅游局官网上也有相应的节日介绍,是英国伦敦每年的特色活动之一,将迎来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一同观看。
伦敦华埠商会节庆事务副总监胡沛成向记者详细表示,此次大型庆典的范围覆盖整个伦敦西区,从北边的沙夫茨伯里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一直到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在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 Road),将有超过30支向民众展示传统服饰的队伍将进行庆典游行。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主舞台上将分别上演伦敦本地华裔和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带来的各具特色的中西舞蹈和音乐表演。在伦敦中国城,还将展开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的工作坊(workshop),例如体验书法、汉服等,晚上将有精彩的烟火表演。
以利物浦为例,每年都会举办相当大型的庆典活动,记者去年采访时发现老华侨由于身居海外,反而更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利物浦本地华裔的庆祝节目也都保留很多年轻一代丢掉的习俗。另一方面,不断走出国门的中国专业级表演团体将向英国民众展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派出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已连续数年在英国演出,被誉为“海外春晚”。
中式餐馆一位难求,特色菜肴仅供新春
在戊戌新春到来之际,英国的中餐厅也做足功夫,争相推出了“地道中国味道”的特别菜单。中餐厅不仅在英国春节期间成为华人庆祝新年的聚会场所,也成为了英国民众直接感受地道中国饮食文化的场所。十几位中餐业内人士都在采访时向记者提及,近些年正宗的中国菜肴越来越受“外国胃”的追捧,那些因地制宜的“英式中餐”不再能满足当地华人和英国民众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餐馆的厨师设计的新春菜肴都会结合中国各地春节饮食的习俗限时供应,而中文菜名也是精心设计、寓意吉祥的新春祝福。谈到贺年特色菜肴,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年年有鱼”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意头菜。此外,在伦敦梅费尔(Mayfair)的中餐中园Park Chinois的新春菜肴都被命名为龙马精神、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有着好兆头的成语,而大象城堡(Elephants and Castle)附近的金龙堡(Dragon Castle)新春菜肴也都是以“家肥屋润”、“祝报平安”、“步步高升”等命名。金龙堡的明经理解释道“现在大家过年并不是真的在乎吃的东西,讲究的而是一家人团聚的氛围,再加上好的彩头,这都能让客人吃得更开心”。此外,明经理也在采访中透露,此次金龙堡准备的中国新年特色菜品仅于2月15日至3月2日期间供应,平日里并不会烹制。其中菜品以海鲜为主打,如龙虾、基围虾、拖把鱼、蟹肉和瑶柱等,并辅以主食或素菜,价格从6镑至30镑不等。
其实,中餐馆大多是从商业的角度希望能凭着“中国新年”的春风招徕顾客,而他们却无形中成为了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习俗的最佳使者。记者看到金龙堡的店内已经挂起了传统过年装饰,中国新年氛围浓厚。明经理向记者介绍,金龙堡开张至今已有十余年,是当地民众过中国节的首选:“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将餐馆内布置一新,除了接待英国的华人团体新春聚餐,还会有当地的学校组织学生或者公司举办派对定在我们餐馆来体验中国文化,所以春节前后基本上是我们最繁忙的一周,餐厅常常座无虚席。我想中国的习俗慢慢渗透进英国的饮食中,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向客人介绍筷子的用法,而现在越来越多客人可以娴熟地使用筷子,都不再需要我们手把手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