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枇杷膏在美爆红?引领风尚的“中国造”不在少数

2018年02月28日 09: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月28日电 题:枇杷膏在美爆红?没什么大惊小怪!引领风尚的“中国造”不在少数

  借着流感爆发的风口,中国的枇杷膏,成了活脱脱的“网红”!

川贝枇杷膏及五款枇杷润喉糖。(美国《世界日报》)
川贝枇杷膏及五款枇杷润喉糖。(美国《世界日报》)

  “神药”

  “爆红”

  “网购价格翻十倍”

  “经销商股价上涨”

  好莱坞影星Matthew Modine,也为这款糖浆打call:“我超爱它的!感冒已经2个月了,在最严重时服用它,情况立刻好转。”

  亲身试验的许多网友,忍不住纷纷为枇杷膏“打电话”。

  “对感冒的效果有限,但是对于咳嗽来说简直太有效啦!每次感冒,我都会赶紧放两勺在热水里喝掉。”

  “超级有效好用哦!枇杷膏里的蜂蜜会让你的喉咙好受很多,关键是这个药简直太美味了吧!吃出了时代感!”

  刷屏之际,真是满满的自豪感啊!

  不过,中国国货爆红海外,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老干妈成“奢侈品”

  说起外国人点赞的中国商品,自然少不了女神辣酱“老干妈”呀!

  一听到这名字,就觉得倍儿亲切。许多海外学子,在外求学吃“老干妈”吃得热泪盈眶“感觉回到了家呀!”

  许多外国朋友,对“老干妈”更是爱不释手。

  早在2012年,“老干妈”就入驻了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成为了奢侈品!价钱当然是高得惊人,在一次类似于'双十一'这样的打折季中,限时抢购价也要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37元一瓶)。

  据说,各种爱吃的外国朋友交流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哪儿能买到“老干妈”?

  当然了,他们研究的“老干妈”吃法,也是花样百出。

  时尚零食、“老干妈”吐司、“老干妈”蘸雪糕、“老干妈”拌饭……

  跨境电商、海外华人周游,从“老干妈”等诸多“中国造”中,还嗅到了商机。创办亚米网,拿到融资、火遍北美!

  是不是很厉害?

  中国枸杞海外大热

  一提起枸杞,想必很多人会想起“中年保温杯,枸杞泡茶水”的梗。

  虽然在国内看来,枸杞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但在国外,枸杞却成为年轻生活的新风尚。

  大概在2010年前后,外国美食网站和博客开始推荐中国枸杞,外文名:Goji Berry(枸杞莓)。

  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还对枸杞的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据悉,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各类枸杞产品超过30种,从果汁到软糖应有尽有。

  在中国,枸杞的传统食用方式是:泡茶、煮汤和入药。但中国枸杞,在国外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

  比如Acai Bowl (巴西莓冰沙) 的固定搭配,其中就有枸杞。

  再比如枸杞炒饭。

  在Instagram和Twitter上还有专门的“枸杞标签”#Gojiberries 。外国人时常把自己的创意枸杞小食发到网上。

  枸杞曲奇、枸杞酸奶、枸杞燕麦粥……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发现了“新大陆”?

  拔火罐圈粉无数

  除了“药用”、“食用”的中国造广受外国朋友欢迎,我们的“中医黑科技”——拔火罐,也是引赞无数。

  里约奥运会,美国“飞鱼”菲尔普斯肩膀处的黑紫色印记格外显眼。那是他为缓解疲劳,在拔火罐之后留下的痕迹。

资料图:菲尔普斯。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杜洋 摄
资料图:菲尔普斯。 中新网记者 杜洋 摄

  其实运动员们修复身体机能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按摩、桑拿、冰敷等。

  但美国体操运动员Alex Naddour说:“拔火罐比我之前使用的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好,拔火罐的方法是这一年中我用来保持健康的秘密武器。”

  作为中医传统的医疗手段之一, 拔火罐被认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体育界之外,许多明星也纷纷为拔火罐代言。

  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后背就有罐印;贾斯汀·比伯身上的罐印惹眼;奥斯卡影后温妮丝·帕特洛也是拔火罐粉丝……

  不知道,有多少侨胞朋友们跃跃欲试呢?

  咱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药用”、“食用”还是外用疗法,许多中国造都是“杠杠滴”!

  像卫龙辣条、中国煎饼、回力鞋、马应龙等等中国造,在国外一直都“热度不减”。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华侨华人朋友们连线推荐,一定会有更多闪亮的“中国造”风靡世界舞台。

  那么问题来了,您期待下一个大火的“中国造”是什么呢?背后隐藏的可是商机哟!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马秀秀,ID:qiaowangzhongguo)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