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加艺术交流展在广东岭南美术馆开展

2018年03月30日 13:5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加拿大丰富的自然风光为艺术家冯玉薇提供了创作素材。图为《山间流水人家》。
    加拿大丰富的自然风光为艺术家冯玉薇提供了创作素材。图为《山间流水人家》。

  “异境·融合——一带一路中加艺术交流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展

  彰显“架上绘画”魅力 展示两国艺术风采

  文/图:林玉清

  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异境·融合——一带一路中加艺术交流展”于3月23日在岭南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近60件架上绘画作品。作品分别来自中国的10位艺术家和加拿大的9位艺术家。市民通过展览,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对当下现实的不同感受与认知。展览将展至4月8日。

  展现中加艺术风貌

  对于东莞市民来说,在莞举办的关于加拿大艺术的活动相对较少。“异境·融合——一带一路中加艺术交流展”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可以帮助市民加深对加拿大艺术的认识。

  本次展览邀请了郭润文、孙洪敏、罗必武、陈向兵、陈子君、叶向明、王卓、谢郴安、迈克尔·简森、冯玉薇、孙昌茵、郑霞娟、香侬·麦克·马纳斯等19位中加艺术家参展。这些艺术家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个性与成长经历。他们把自己对外界的观察融入到创作当中。这些作品也成为一个个小窗口,让市民感受到中加两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2/4《希望小镇》由移居加拿大的艺术家郑霞娟所创,画中反映了艺术家的个性与经历。
《希望小镇》由移居加拿大的艺术家郑霞娟所创,画中反映了艺术家的个性与经历。

  加拿大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的北部有着大片风光独特的荒野。上个世纪初,一些喜爱旷野之美的加拿大艺术家便组成了“七人小组”,用大胆、夸张的手法表现这些自然风光,由此开创出一种与欧洲传统画风不同的绘画模式。参加本次展览的加拿大艺术家迈克尔·简森正是“七人小组”画派新一代代表性画家,曾得到“七人小组”的成员卡森指导并力推。从迈克尔·简森的作品《生命充满阳光》《巴黎,光影之城》《提高认识》《全球城市》中,可以看到,迈克尔·简森在沿袭了这些鲜明风格的同时,也将这些技法扩展到城市景观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题为《东西方艺术精品》的邮票集中,迈克尔·简森的作品被收录其中。他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被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邮票的加拿大画家。而同场参展的加拿大华裔艺术家孙昌茵、冯玉薇夫妇曾共同创作了巨幅油画《百年华工血泪路》。这幅耗费这对伉俪一年多时间的巨作被加拿大邮政局制作为国家纪念邮票。

  正如展览策展人、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陈向兵所说,这是一场跨越时代与地域的艺术对话。通过作品的展示,人们能在空间中搭起一座有待解读的中西方艺术间关于再现与经验的桥梁。

越来越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会追求“写实”。图为叶向明的《湘西劳子庄》。
越来越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会追求“写实”。图为叶向明的《湘西劳子庄》。

  作品契合“异境融合”主题

  “‘架上绘画’还能持续多久?”一直是美术界人士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所谓“架上绘画”,其实是一种手工绘画艺术,是区别于当下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形式的平面艺术。传统的架上绘画受到摄影、摄像的图像艺术的猛烈冲击,不少艺术家开始探讨其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求真”已经不会是大多数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理念。

  本次展览展出的所有作品都契合了“异境融合”这一主题,充满着艺术家对现实与梦幻的思考。加拿大艺术家香侬·麦克·马纳斯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了三幅组画,用色绚丽大胆,画面富有生机,但画面当中并没有出现森林、草原、野花等具体物象,意境非常虚幻迷离。在陈向兵的作品《原野》中,深浅不一的褐色块状与枯枝般的线条便构成了艺术家眼中的原野景象。同样以原野为背景的作品还有王卓所创作的《凝滞的空气》。王卓展出的三幅作品均是风光照,而且贴近现实的场景。在他看来,画面虽然表面无人,但建筑、木围栏这些物件,都隐含着人的气息和遗留的痕迹。“无人”是艺术作品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似与不似”、“若有若无”的特质。

加拿大华裔艺术家孙昌茵用不同寻常的角度去创作熟悉的事物。
加拿大华裔艺术家孙昌茵用不同寻常的角度去创作熟悉的事物。

【责任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