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广东梅县提线木偶戏:传承客家文艺“活化石”

2018年05月08日 16:2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木偶戏表演。(袁群华 摄)
木偶戏表演。(袁群华 摄)

  提线木偶戏长线绕指演绎多样人生 传承客家文艺“活化石”

  伴随着腔调十足的汉剧配乐,“孙悟空”和“牛魔王”在台上舞棍弄枪,你来我往,斗得好不热闹。如果不细看,你可能发现不了,两个动态十足的传奇神话人物命运竟是掌握在细细的丝线当中,而高台上藏在幕布背后的提线人就是木偶操纵者,此刻他们正手指翻飞,舞得飞起,20多条丝线在手,丝毫不乱。

  这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木偶传习所的团员们在排练厅练习表演木偶戏。在几小时前,同一个空间,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戴着人偶头套的“七个小矮人”正拿着铁锹等工具欢快地“挖矿”。

  同一个排练厅,传统木偶戏与现代人偶表演交汇在一起,这正是如今梅县提线木偶戏的真实写照。坚持传统、勇于创新,古老与现代融合的“偶动传奇”同步上演,能带给观众愉悦精神享受的就是好戏。

  表演艺术在梅县不断“推陈出新”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这是李隆基写的一首诗,生动逼真地道出了木偶制作和木偶戏表演的场景。

  梅县木偶戏表演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伴随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梅县提线木偶戏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到梅县。客家人用线将木偶从古时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稀有提线木偶剧种,是客家文化艺术中的“活化石”。2009年梅县提线木偶戏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建国之前,曾有“乐尧天”“奏吉祥”“荣华堂”“富天彩”“合一声”“乐升平”6个提线木偶戏班,长年活跃于粤、闽、赣地区。1951年3月,以“乐尧天”为基础,集旧时6个木偶戏班,“梅县民艺线剧团”组建成立,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各类木偶剧种的专业剧团。1965年,剧团转名为“国营梅县木偶汉剧团”,后受历史影响被迫解散,直到1978年以后才得以重建,命名为“梅县木偶剧团”,现已改名为“梅县区木偶传习所”。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木偶戏(梅县提线木偶)”代表性传承人巫启胜,就是1978年梅县木偶剧团重建后招收的首批学员。

  梅县提线木偶戏(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表演艺术,是各种木偶戏中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也是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它的表现手法要比布袋、皮影、杖头木偶的难度大。在木偶戏中,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公、婆”六大行当,表演方式是“唱”“做”“念”“打”,其中唱以古装汉剧西皮、二黄腔板为主,还有民间小调等。其木偶造型精致、形象逼真,身高70厘米左右,它与3条硬线和20多条2米多长的软线相连接,通过演员在高台上提线操纵木偶,使木偶做出各种神态、动作,表情丰富、动作逼真。

  中国当代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梅县木偶剧团首任团长谢发,吸收客家山歌与民间小调创作的“傀儡腔”是梅县木偶戏中的独特唱腔。

  在创作与探索艺术表演创新的过程中,古老的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在梅县不断“推陈出新”,成为集中州古音的汉剧、汉乐和中原古韵的客家山歌、民间小调、现代音乐歌舞、古装戏与现代戏、神话剧与童话剧等多元而独特的木偶表演艺术。不但具有戏剧通常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还包含了木偶造型艺术、中州古音、中原古韵的语言艺术和曲艺等更多典型独特的艺术元素。

  梅县木偶戏艺术表演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又从沉寂到新生的过程。

  1978年到1992年是梅县木偶戏演出的黄金时期,木偶剧团下乡巡演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经常需要加演,群众看后纷纷大喊“过瘾”。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一听到木偶剧团要来表演,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搬着小板凳齐齐围坐在小舞台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几个栩栩如生的木偶唱念做打,好似活的一样,全村热闹得像过年。

  开创全国提线木偶变脸先河

  随着电视电影等娱乐方式兴起,古老的木偶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木偶剧团也经历了在夹缝中生存的窘境。

  “票卖不动,没有人来看我们的演出,心里很慌!”有一次巫启胜跟着剧团到外地演出,因为收不到门票钱,他们没有钱坐车回家,在走投无路时只好打电报回梅州,预支了下个月的薪水,让人送到演出地,才买到回家的票。

  在最艰难的时候,巫启胜还卖过猪肉、面包,凭着对木偶戏执着的爱,他咬牙坚持。“当时和我同批的团员一下子走了好几个。”巫启胜说。

  2007年,陆学平担任了剧团的团长,给剧团成员发了一笔过年费。并对剧团进行全面改革,把长线木偶转为短线木偶,积极寻找演出市场,并编排课本剧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地演出,剧团慢慢恢复了元气。2009年,剧团由差额拨款变成了全额拨款,剧团成员的生活有了保障。

  改革带来的成效,让巫启胜重新看到了木偶戏的未来,更是迸发出许多创作热情,研究创作了提线木偶书法表演,这个作品让他名声大噪,并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县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巫启胜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本着对木偶戏的厚爱,他退而不休,持续创作,2013年自创提线木偶变脸的剧目,开创了全国提线木偶变脸的先河。此外,他还一直坚持在传习所带新团员。

  “现在传习所有团员25名,大部分都是90后,平均年龄只有23岁。”梅县区木偶传习所所长赖瑜明介绍说,他们都是巫老师的学生,现在已有黎为艺、李嘉珍、廖佳萍、陆怡婷、聂瑜5名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梅县木偶戏发展注入新活力。

  1994年出生的李嘉珍在传习所已经呆了6年了,她是巫启胜的得意门生,传承了巫老师的变脸绝活。

  “我以前在职业学校读幼师专业,因为偶然的因素进了传习所,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可能会是我最后一份工作。”李嘉珍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会在木偶行当一直坚持下去,毕竟传承的东西总要有人去做。”

  坚持的过程是辛苦的。“刚进来一个月的时候,每天的生活都是木偶,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6点,一天八个小时都在练习木偶,还有师傅在旁边指导监督,为学习更多的木偶知识,当时还要练习杖头木偶表演。”李嘉珍在最初学习的过程中差点想要放弃:“太累了,那时候感觉一天到晚都是木偶,练习时就那么举着,动也不能动,累了就换手,休息一两分钟又继续。”

  “但后来练着练着就觉得挺有意思的,尤其是上手演角色之后。”回忆起刚来第一年春节在广州的表演,李嘉珍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恰逢春节又赶上花市,所以有很多人观看,表演的时候很兴奋,虽然要赶场,但累并快乐着。”

  巫启胜深深明白木偶技艺学习的苦,也感谢这些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坚持,在现场指导时格外卖力,除了教授木偶操作技艺外,同时教他们唱汉剧和其他一些表演技艺。

  “木偶戏要出师是很难的,照我的标准看,起码要一两年,之后还要不断地练习,在掌握表演技能的基础上,尝试自己编排节目,创新表演方式。”巫启胜说,“还好这些年轻人肯学,希望以后有更多孩子加入队伍。”

  大胆创新,培养人才传承非遗

  长线变短线、编排新节目……这些基于传统的木偶戏创新改进方法,虽然在提升表演吸引力上起到一定作用,但光凭“老本”肯定不够吃。随着留有“木偶戏童年记忆”观众的老去,如何培育一批新观众成了木偶传习所新“掌门人”赖瑜明思考的难题。

  “还记得刚来所里的第一场表演,开场时有七八排观众,到了演出结束,仅剩几个小孩了。”赖瑜明告诉记者,2014年刚进入梅县区木偶传习所时,所里只有8名演员,场地破旧不堪,演出设备基本没有,资金也非常紧缺,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

  这位80后所长看到现状后,作出了大胆的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2014年10月,伴随着《杯花声声》优美的旋律,一群身着客家传统服饰的木偶在演员们灵活的手指下,随着节拍与演员们的曼妙舞姿一起舞动,人动偶动,迈着整齐的舞步,手中的杯清脆地响起。节目《木偶杯花舞》打破了传统木偶戏单一的表演方式,首次演出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受到鼓励的木偶传习所再接再厉,在梅县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盯紧“人偶结合”理念,大胆创新,在木偶戏中加入卡通元素,接连推出《三只小猪》《白雪公主》《海族总动员》等大型人偶剧,这些剧目一经推出就受到观众尤其是低龄观众的热捧。其中,《海族总动员》还获得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三等奖。

  赖瑜明介绍,“今年6月份,我们还会上演一个新剧,叫《森林王子》,讲的是森林王国王子艾拓巴受盗木集团所惑走出森林出卖动物后,被人类小女孩米米和动物伙伴们感化,重新认识自己,打败盗木团伙,最后回到森林的故事。”

  除了推陈出新外,传习所还积极走进校园、社区、村镇,通过“送戏上门”的方式培养观众。

  2018年3月14日,梅县提线木偶走进嘉应大学,用讲给学生听、演给学生看、带着学生体验的方式,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兴趣课,让更多大学生了解非遗,传承非遗。

  而这些只是起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曾指出,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取决于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这是文化传统的大众选择和历史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以这一标准看,梅县提线木偶戏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赖瑜明深刻认识到,人才才是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新进团员的能力水平,他专门聘请专家对演员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同时选送一批演员到其他木偶剧团参加培训训练。

  “上次去上海戏剧学院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传承人培训的演员,回来后就排了个新戏《天仙配》。”赖瑜明说,“最近,我还挑了个有美术基础的演员,准备5月下旬到广州向广东省木偶剧团的退休老师罗先林学习木偶制作技艺。6月份,国家一级演员、木偶大师崔克勤也会过来梅州讲课。这些大师看到有那么多年轻人学习木偶都很愿意倾囊相授。”

  说话间,赖瑜明突然又想到一个新点子。“我们要不要试下排个‘吃鸡版’木偶戏?”说罢便召集团员忙开去了。

  链接 广东汉剧

  汉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清代乾隆年间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向邻近地区传布。其艺术风格与湖北汉剧有所不同,为显示区别,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1959年成立广东汉剧院,院址设在梅州市。广东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二黄”“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而以“西皮”“二黄”为主,此外还有昆曲、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曲调。广东汉剧的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个行当,各行当唱腔均有明显特点,舞台语言沿用“中州韵”、普通话,表演中唱、念、做、打的程式十分丰富。

  广东汉剧行当齐全,表演艺术多姿多彩,音乐唱腔丰富优美,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曾被誉为“南国牡丹”。这一别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戏曲艺术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广东汉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广东汉乐分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俗称“吊规子”)或提胡领奏,配以扬琴、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人称筝、琶、胡“三件头”。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它主要应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演奏时以唢呐主奏,另辅以大鼓、苏锣、大小钹、碗锣、铜金、小锣、马锣(八音用)等打击乐器。四是中军班音乐。历史上它主要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社演奏,作为仪仗性质的音乐,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演奏时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五是庙堂音乐。它是举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演奏时以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

  本版撰文:蓝单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