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欧洲社会对中国独特生物兴趣浓厚 关心生物保护

2018年05月23日 15:5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23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近年来,包括欧洲国家在哪,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熊猫热”。似乎正是得益于此,欧洲主流社会渐渐对那些土生土长在中国的独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7年,由中美英三国联合拍摄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登上了大银幕,而该片的主角正是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等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做观众试映场时,获得87分,是10年来打分最高的三部电影之一,并最终入围第9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名单。这也恰恰体现出欧美等西方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的确,近年来,欧洲主流媒体对中国珍惜生物保护工作保持着长时间的关注。

  中国生物保护 欧洲人操碎了心

  近日,英国BBC报道称,来自中国、英国与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世上最少有五个不同品种的娃娃鱼,这些品种的娃娃鱼基因各有不同。中国放生人工繁殖的娃娃鱼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让不同品种的娃娃鱼在野外交配,影响它们后代在野外的存活机会。

  对此,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呼吁,中国大鲵保护亟需进一步评估和改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博士指出,中国目前实施的保育措施把娃娃鱼当成一个物种看待,但这种保育方式可能令许多娃娃鱼的基因无法传给下一代,甚至造成物种灭绝。她认为,中国“急需更新保育娃娃鱼的方法”。

  中国大鲵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单”上被列入“极危”类别。中国法律禁止捕捉野生的娃娃鱼,但许多养殖场都有人工饲养以供食用,每条最贵价值约1万元人民币。

  其实,不光是娃娃鱼,在中国珍惜物种的保护方面,欧洲国家可是没少操心,甚至提供帮助,这点在白鳍豚的保护上也能明显看出。

  早在2006年,来自英、德、瑞士的专家就曾同中国专家一道,动用最先进的设备在长江寻觅白鱀豚的下落。据悉,自1996年起,白暨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暨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

  英国《卫报》曾报道称,由于已经明确证实其灭绝,这种吻部狭长的河豚已经成为中国几十年来放纵发展所付出的沉重环境代价的标志。

  当然,谈及中国的动物保护,大熊猫也是绕不开的话题。2016年9月4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报告称,鉴于其数量明显增加,世界稀有动物-大熊猫不再被视为“濒危”动物,而是“易危”动物。

  对于熊猫数量的增加,报告毫不吝啬的给予中国积极评价,称这都归功于中国有关方面在严禁猎取及扩大森林保护区所作的努力。

  对此,法国《回声报》称,中国大熊猫长期保护工作取得成效,报道还透露,西藏羚羊也在中方有力的保护措施之下,从“濒危”动物名单降到了“近危”动物名单。法国《解放报》也称,得益于植树造林政策和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中国“国宝”已摆脱“灭绝”的命运。

  英媒则关注到中国已计划建立一个面积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三倍的大熊猫保护区,其中保护着8000种濒危动植物。《卫报》报道称,这个巨大的区域将把六个孤立山脉上的67个现有熊猫保护区联系起来。新华社称,中国希望此次“合并”能帮助大熊猫打破种群隔离并进行交配,从而丰富基因库。

  除了保护本土特有物种外,中国官方对象牙制品也严令禁止。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宣布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引导象牙雕刻技艺转型、严格管理合法收藏的象牙及制品。

  对此,意大利《新闻报》报道称,中国长期以来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牙交易市场,但是这种情况即将终结。意媒还援引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中国项目主任周非的观点称,该决定将有助于扭转非洲大象数量下降的现状。

  意媒称,相信中国对象牙商业性贸易的全面禁止将有效改善目前大象盗猎猖獗的现象,中国在国际环保领域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周兆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