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黎巴嫩裔医生传播中华文化 书写中黎友好篇章

2018年06月01日 09:1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当地居民与位于哈马纳小镇的马海德雕像合影。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当地居民与位于哈马纳小镇的马海德雕像合影。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原标题 三个故事传递中黎友好情谊(记者观察)

  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黄培昭

  说起黎巴嫩,很多人立即想到马海德。黎巴嫩裔的马海德医生将毕生献给了中国的卫生事业。在地中海之滨的这个中东国家,其实还有很多像马海德这样对中国充满情谊的友好人士。他们一起书写着中黎友好交往的美丽篇章。

  马海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由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驱车东行约一个小时后,记者来到名叫哈马纳的小镇。小镇位于山腰,迎面是一个街心公园,里面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雕像。雕像正面用阿拉伯语写着:“乔治·哈提姆(马海德)医生,1910年—1988年,从1933年开始居住在中国,直到他去世。”

  马海德青年时期先后在美国、黎巴嫩和瑞士学医。毕业后,他到上海考察,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其间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进步人士,并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在上海的门诊部,也成为中共地下党人联络和开会的地方。

  1936年暮春时节,在宋庆龄介绍下,马海德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伴前往陕北,亲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从此,马海德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1937年1月,马海德随红军队伍来到陕北延安为当地群众和战士治病,并在一个多月内,走访了陕北各地多家卫生医疗单位,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进苏区医疗事业的建议。同年2月,马海德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成了第一位扎根红色根据地、献身中国革命的外国医生。

  为了更好地为陕甘宁边区人民服务,马海德不仅很快学会了中国普通话和陕北方言,而且改为中国名字——马海德。

  后来,马海德娶了一位八路军女战士为妻。他一直想加入中国国籍,并多次提出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马海德获得了中国国籍。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此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中。

  1988年9月23日,他被卫生部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把奖状送到了马海德的病床前。10天后,马海德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含笑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临终前,马海德满怀深情地对亲友们说:“如果让我重新开始生活,我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今在哈马纳小镇,距离雕像不远,有一个名叫“乔治·哈提姆”的超市。记者好奇,遂入内打听。店主说:“没错,正是为了纪念乔治·哈提姆,才取了这个店名,乔治是我们的骄傲,现在镇上已经没有他家族的后人了,但镇上的人并没有忘记他,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卡萨——为两国经贸合作牵线搭桥的银行家

  在贝鲁特市中心车水马龙的哈姆拉大街上,坐落着一幢气派的大楼,那便是黎巴嫩著名的法兰萨银行总部所在地。法兰萨银行现任董事长阿德南·卡萨的办公室里,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类奖章、奖状和奖品,这些都是他与中国交往的珍贵见证。

  卡萨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访问中国50多次,成为中黎关系乃至中阿关系发展的见证者。

  卡萨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一件件介绍这些纪念品背后的故事:“瞧这个,是2007年中国政府邀请我去北京,授予我的奖章。”

  “更大的荣誉,是习近平主席给我颁发的证书!”卡萨激动地说。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埃及时,出席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亲自为他和其他9名为中阿友好作出突出贡献的阿拉伯朋友颁奖。“我是惟一获此殊荣的黎巴嫩人,从习近平主席手中接过证书的一刹那,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我将永远珍视习近平主席授予我的这份殊荣。”卡萨说。

卡萨在展示他的中国纪念品。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卡萨在展示他的中国纪念品。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上世纪50年代初,20岁的卡萨和弟弟阿戴尔·卡萨跟随担任黎巴嫩驻巴基斯坦大使的父亲来到卡拉奇,开始了他们的从商之路。机缘巧合,1954年卡萨兄弟遇到了来卡拉奇采购棉花的中国商业代表团。从此,他们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卡萨兄弟的努力下,时任黎巴嫩总统卡米勒·夏蒙向出席1955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展览会的中国代表团发出访问邀请。卡萨亲自将邀请函送到中国代表团手中。1955年10月,首个中国贸易代表团踏上了黎巴嫩的土地。虽然中黎两国当时尚未建交,但代表团还是与黎巴嫩贸易部签署了中黎第一份贸易协议,积极推进了中国与黎巴嫩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

  “您对中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听到这里,记者忍不住感慨道。

  精神矍铄的卡萨仿佛从记忆中回过神来:“我一直相信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我钟情于中国的灿烂文化,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卡萨感到更有奔头了。他多次强调“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和黎巴嫩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位置,指出这一倡议“蕴含推进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尤其是黎巴嫩与中国往来的巨大潜力,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卡萨说,黎中交往历史悠久,在古代,黎巴嫩就是从中国通往欧洲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1955年,黎巴嫩更是成为第一批与新中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不过,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各方面交往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两国关系将会走得更近。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卡萨所领导的法兰萨银行,已成为中资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通过‘一带一路’和与中国的更密切合作,我们将有机会获取最大收益,造福于我们国家和子孙后代。”卡萨说。

  胡代伊布——传播中华医药文化的中医师

  贝鲁特的萨米·苏尔哈大街上,有一家开设了近30年的中医诊所。

  “马海德精神在胡代伊布中医师身上复活了。当年,马海德医生赴中国救死扶伤,今天,同为医生的加米勒·胡代伊布也在播撒爱意,他用一流的中医水平,继承和弘扬了马海德弥足珍贵的遗产。”当地媒体这样评价。

  1979年,当在广播中听到中国政府要招收两名黎巴嫩留学生时,刚刚高中毕业的胡代伊布放弃了去德国留学的安排。“自从我学习了中国历史,就一直被她所深深吸引,梦想着有一天能去中国。”

  当年9月,胡代伊布怀着兴奋的心情搭乘飞机来到北京。他先后在原北京语言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和原上海中医学院学习。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学习期间,胡代伊布见到了马海德医生。“对中国共同的深深情谊让我们成为莫逆之交。此后我经常去马海德家中拜访,他就像导师一样指引着我。”

  胡代伊布在原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时,亲身体会了中医的疗效。他决定放弃神经内科专业转而学习中医针灸。

  当时,一些留学生朋友不理解胡代伊布的决定,但马海德老先生给予他坚定支持。“他说,作为来中国学医的留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历史悠久的中医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学有所成并在黎巴嫩推广,将让更多的人从中医中受益,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胡代伊布铭记着马海德老先生的这番话,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渴求,开启了对中华医药瑰宝的探求之路。

  1987年9月,胡代伊布回国开办了中医针灸诊所。当时他是黎巴嫩首位从中国学成归来的学生,也是黎巴嫩第一位中医针灸师。媒体竞相来访,日均接诊量也开始大幅增加,这使得胡代伊布信心倍增。但兴奋之余问题也出现了,因为他碰到的疑难杂症病例也多起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1989年9月,胡代伊布又到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医针灸高级研修班”进修。

  1991年7月中旬,胡代伊布在贝鲁特新开了中医诊所,至今已运营近30年。他一直积极致力于中医针灸治疗和中医中药调理、养生保健方面的推广工作。如今在贝鲁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中医针灸治疗,胡代伊布的诊所面积也不断扩大。

胡代伊布展示他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学习时的合影。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胡代伊布展示他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学习时的合影。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近30年来,胡代伊布诊治的病人多达几万人次。“我一定尽自己所能,在传播中华医药和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胡代伊布说。

  “雪松”与“青松”的牵手 (观点)

  黎巴嫩地处地中海东岸,南北稍长、东西狭窄的国土上盛产雪松,因此也有“雪松之国”的美誉。

  黎巴嫩对中国的情谊很深,有当地媒体将中黎友谊形象地称为“(黎巴嫩)雪松与(中国)青松的牵手”。雪松挺拔、顽强、不畏寒冷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与中国青松被赋予的诸多美好含义何其相似。

  从三位采访对象身上,笔者深深体会到“雪松”的性格特征,也由衷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的深厚情谊。

  风雨如磐的岁月,马海德毅然决然来到革命苏区,与中国人民一起并肩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银行家卡萨兄弟坚持同中国进行经贸往来,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封锁包围;改革开放后,胡代伊布则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赴中国学医,终于得到“真传”、成为黎巴嫩远近闻名的中医师……他们的经历,无不精彩演绎着“雪松与青松牵手”的美丽故事。

  马海德、卡萨、胡代伊布,正好三代人。三代黎巴嫩人都瞩望东方,对遥远的中国情深意切,各自谱写着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热爱中国文化的精彩篇章。

  弥留之际,马海德那句话“如果让我重新开始生活,我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发自肺腑,感人至深。那是深藏在马海德心中对中国之爱的表达,令人为之动容。

  卡萨把获得“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视为莫大的荣幸,是对他一辈子与中国打交道取得成就的点赞和肯定。

  而在胡代伊布的观念中,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继承和发扬马海德医生的精神,把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尽可能多、尽可能远地传播开来。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黎巴嫩人对“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期待。在马海德的家乡,那里的人们自豪地告诉笔者,当年货物通过古丝绸之路从东边到达黎巴嫩时,就是从黎巴嫩的苏尔港进入地中海,再从地中海船行至欧洲。因此,黎巴嫩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黎巴嫩重振历史辉煌。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黎巴嫩会更加向东看,‘雪松’与‘青松’的牵手也将会更紧、更热烈、更密切。”黎巴嫩媒体的话表达了对两国延续友好之情的信心。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