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在长城捡垃圾的外国人:全家人都是长城“守望者”

2018年06月06日 10: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杰米从4岁开始,每周末都在北京周边的大山里和长城上度过。
杰米从4岁开始,每周末都在北京周边的大山里和长城上度过。

  “在长城捡垃圾的外国人”

  丢失20多年的书稿找到啦

  威廉·林赛与中国长城的缘分就像是一个“神迹”,出生在英国利物浦的威廉,幼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晓了“中国长城”,从此就对其念念不忘,并在1987年独自一人,从嘉峪关步行到山海关,行程2470公里,完成了其徒步长城的梦想。至今,威廉已在中国生活了30年,他研究长城,保护长城,在长城上捡拾垃圾,成为家喻户晓的长城“守望者”。

  两年前,奇迹再一次降临到威廉·林赛身上,他1993年为即将出生的孩子亲手画的故事书,因为忙碌而丢失,没想到时隔20多年,这本书的书稿和插图居然失而复得,再次出现在威廉·林赛眼前。

  日前,这本“迟到”了20多年的名为《小威廉长城历险记》的立体图书在六一之际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出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位父亲向孩子表达爱的故事书,更是一位全身心热爱长城的父亲向孩子倾诉他对长城的感情。

  虽然看到这本书时,威廉的长子杰米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对长城的热爱却早已渗入这一家人的血脉之中,威廉一家四口都是长城尽忠尽责的“守护者”。而在威廉看来,这并不够,他认为,长城的未来在孩子身上,所以他希望多写些让孩子们能喜欢的关于长城的书,多拍些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关于长城的作品。“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了30年,我是这里的永久居民,所以中国也是我的国家,我希望为我的国家做些事情。”

  最自豪的是被称为“在中国长城捡垃圾的外国人”

杰米(左)和弟弟帮助爸爸实现了他的第二个“长城梦”——鸟瞰长城全线。
杰米(左)和弟弟帮助爸爸实现了他的第二个“长城梦”——鸟瞰长城全线。

  威廉·林赛出生在英国利物浦市附近一个叫瓦勒塞的小镇上。上小学的时候,校长让他们在床边放一本地图集,每天睡前翻一翻。“1967年我11岁,就是这本地图集让我第一次‘看’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这座上面有垛口的蜿蜒曲折的墙,立即变成了我的梦想——我要在长城上徒步行走,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威廉从英国利物浦大学地质地理专业毕业后,去过埃及和挪威的油田工作,后又回到英国,但在潜意识里,中国的长城从未离开过他。

  1984年,威廉和哥哥尼克沿着哈德良古城墙跑马拉松。哈德良古城墙是由古罗马人于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逶迤英格兰北部,横断大不列颠岛,但全长只有一百多公里。正是在哈德良古城墙上,威廉的长城梦被重新点燃了,那个时候,时机也恰好,因为他到了可以独自冒险探索的年龄,没结婚,也没有买房、买车的压力。

  1986年,威廉在利物浦唐人街的一个中国餐馆问服务员,“我是英国人”用汉语怎么说,于是威廉在这里学到了一句粤语“我是英国人”。

  忆及此段情景时,威廉哈哈大笑,他说早已不记得粤语怎么说这句话了。当时他来到北京后,想先去趟八达岭,再开始他的徒步计划,去八达岭的原因是他脑海中一直有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长城上的那张照片,“所以我想去看看”。

  威廉学的那句广东话,在1987年的中国北京并不“行得通”。后来在友谊宾馆门口,他碰到两个想跟老外练英语的中国学生,在听说了威廉的宏伟计划后,两人泼冷水说:“没戏,不如去西安、桂林这些地方去玩吧。”不过威廉却坚定地拒绝了,“一定要去长城。”于是,两个学生帮他写下中文:“你好,我是从利物浦来的威廉,我要一个人跑完长城,请帮助我,我需要水和食物。”中国学生还帮着加了一句:“中英友谊万岁。”威廉笑说:“我那时只会两句中文,一句是:你好,我是威廉,一句是:中英友谊万岁。”

  就这样,1987年4月至12月,威廉沿着长城从嘉峪关走到了山海关,历经不少艰难后最终实现了他徒步长城沿线的梦想。而这次徒步长城之旅的一个更大收获,是让威廉爱上了中国姑娘吴琪,从此留在了中国。

  1990年起,威廉定居中国,专门从事长城学研究、长城现场考察和长城文化景观保护等工作。

  1998年,威廉开始带领志愿者在长城捡垃圾。2001年,威廉注册成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宣传口号是“不爱长城非好汉”,他提出“山野之约”,号召大家“带走垃圾,不随地乱扔”,并将环保标语做成提示牌,安置在长城上。直到现在,威廉每周都会和志愿者来到长城拾垃圾,平均每年捡拾垃圾120余袋。到了2004年,协会得到了稳定的赞助,各个项目也顺利开展:他们每年会组织三到四次捡垃圾活动,为长城募集并摆放垃圾箱,雇用当地农民成立长城环保站,在长城所在地设立绿色环保标志。

  为了表彰威廉长期致力于长城的保护和在中英文化交流方面的成绩,他获得了中国政府授予的“外国专家友谊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帝国勋章”等等。谈及此,威廉说他确实被授予了很多奖章,但是最让他自豪的奖励是获得了“在中国长城捡垃圾的外国人”的称号。

  写给孩子的《小威廉长城历险记》20多年后失而复得

  怀着深深的长城情结,威廉给还没出世的孩子写下了《小威廉长城历险记》,却没想到,这本书阴错阳差,时隔20多年后,儿子杰米才看到。

  1993年初夏,当威廉知道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将要出生时,立刻决定坐下来,给孩子讲述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关于长城的故事。那时他还在西安教书,就用打字机打印了一个3000字的故事,当时他有个学服装设计的学生张达,张达帮他为这本书绘制了插图。提起张达,威廉一脸自豪:“他可不是普通的设计师,他现在非常有名,是世界知名的设计师。”

  后来,威廉把书稿带到英国想找出版社出版,但是随着孩子杰米的降生,威廉夫妇的生活乱套了,这本书稿也被他忘了:“那时我们从英国回中国,又从西安到北京,而且初为父母,我和吴琪什么都要学习,给孩子喂奶,给孩子换尿布。喔,太忙了,把这本书忘得干干净净。杰米从未听说或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书。出生在2000年的弟弟汤米,对此也一无所知。”

  直到两年前,威廉的父母过世,哥哥在收拾屋子时把威廉的很多旧物都装在箱子里,给他寄到中国,当时威廉还想:“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100块钱卖废品,估计都没人要。”箱子寄回到家后就被随意放在了地下室。“我们的洗衣机在地下室,洗衣服要39分钟。一天我去洗衣服,想着反正也要等,就翻翻那个箱子吧,结果找出来一个大信封,里面居然是这本书的原稿和插图,我边往楼上跑边喊:‘吴琪,你看看我发现了什么!’”

  就这样,《小威廉长城历险记》终于由中少总社出版重见天日,而说起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段缘分。中少总社副总监王仁芳告诉记者,原本他们想出本关于长城的墙书,但是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作者,因为很多研究长城的专家的著作都很学术,不适合孩子阅读。偶然一天,王仁芳与家人去古北水镇玩,在威廉埃德加酒店里看到了关于长城的书,其中就有威廉·林赛的著作。惊喜之中,王仁芳又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上威廉·林赛,适逢他刚好找到这本书的原稿。于是,出版《小威廉长城历险记》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出版《小威廉长城历险记》用了近十个月时间,威廉投入很多心力,甚至对书中的插图如何立体折叠都有想法。王仁芳透露,相比于原稿,这本书做了本土化和儿童化的处理。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龙是祥瑞之物,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有邪恶之意,因此在威廉的原稿中,有段关于龙的描述,将其塑造成了凶恶的形象,在出版时,这段话被删去了。此外,因为书稿中有很多是威廉的亲身经历,里面讲述了穿越沙漠看到骷髅等等,这些情节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有些“少儿不宜”,所以也被弱化了。最终出版的《小威廉长城历险记》是大家都很满意的结果,威廉也说,在他看来,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全家人都是长城“守望者”

。

  值得一提的是,《小威廉长城历险记》的翻译是威廉长子杰米的妻子李慧婷。虽然杰米在20多岁时才看到父亲写给他的这本书,但是由他的妻子亲自来翻译,也是这本书的传奇之处。

  如今的杰米已经24岁,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他正在甘肃的长城上,帮助两个非洲探险者。而在看了爸爸写给他的书后,杰米专门为此撰文,他写道,自己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北京北部山区的长城脚下购置了一处农家院。从那之后,长城就成了他家后院和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逢周五,我从芳草地小学放学,我们一家人就会回到长城脚下的家,度过整个周末。黎明时分,我们登上长城,看着它被第一缕阳光照亮。”

  10岁的时候,杰米意识到爸爸有多么了不起:“我的10岁生日是在纽约度过的。当时,爸爸在探险家协会发表演讲。他讲的是自己探索、发现、研究和保护长城的故事。从那时起,我意识到爸爸是个‘长城明星’。同时,我开始感觉到,自己幼年的长城经历一点也不寻常。当我12岁、弟弟6岁的时候,我们和妈妈被英国女王邀请到白金汉宫,见证爸爸得到女王授予的帝国勋章的过程。这枚勋章,是为了奖励他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促进中英友好做出的贡献。”

  青少年时期与长城的共处,极大地影响了杰米对自身教育和未来的选择。杰米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世界历史,探访过许多世界文化奇迹,包括埃及金字塔、约旦佩特拉古城、印度泰姬陵和罗马斗兽场等。然而,每当回到家中,看到眼前的万里长城,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流连其间,惊叹于它的壮美多姿。

  这本立体书的失而复得,对杰米和弟弟而言,可谓相见恨晚。杰米说爸爸的精神、妈妈的辛苦,都激励着他和弟弟。能做自己喜欢的,对社会、对长城、对地球有用的事情,我们感到很幸运。

  近年来,杰米和弟弟帮助爸爸实现了他的第二个“长城梦”——鸟瞰长城全线:“我们花了60天,用无人机航拍整个明长城的重要地段。这部名为《鸟瞰长城》的纪录片已经在许多国家播出。有关长城的梦想,将以不同的形态和形式延续下去。小时候,我没能听到爸爸妈妈亲自为我读这本书。尽管如此,希望它能够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为之着迷,并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

  而在20多年后再出版这本书,威廉的初衷也不再是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他说希望这本书能帮助父母鼓励他们的孩子成为勇敢的人——勇于为了实现梦想而探索未知世界,进而寻找到一生的挚爱和激情所在。

  长城的未来在年轻人手中

  正如杰米所说,有关长城的梦想,他们全家人将以不同的形态和形式延续下去。而说起威廉对长城的热爱,王仁芳说自己很汗颜,“因为我并不了解长城,而长城就是半部中国史,我对长城的陌生就是对中国北方历史的陌生。”

  王仁芳曾问一些小朋友是否知道长城,绝大多数说知道,可是若再问关于长城他们都知道什么,大多数小朋友就沉默了,个别孩子会说出“孟姜女哭长城”。王仁芳说:“所以对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长城是熟悉的陌生人,所以认识威廉之后,我心生惭愧,我们也希望能为保护长城继续做些什么。《小威廉长城历险记》是中少总社‘长城三部曲’的第一本,接下来还将出版立体拼插书《长城修筑小史》、人文百科墙书《金色长龙》。有关长城的梦想,将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下去。”

  威廉对长城有多么体恤和尊重?王仁芳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威廉曾有一本书要出版,出版社想把书名写在长城的墙体上,但是被威廉阻止了,“不可以,我们要保护长城的一砖一瓦,我们都知道不要在长城的砖墙上乱贴乱涂,所以在书上也不可以这么做,不能给读者这种暗示。”

  这30年来,威廉去了无数次长城,可是他对长城依然充满眷恋,他说长城总是给他无尽的灵感,每一次去,都是非常独特的经历,“我很荣幸在过去的20多年里能参观到各朝各代修建的长城横亘在中国北方。”

  看着眼前快乐的小朋友,威廉动情地说,很遗憾自己未能像这个年纪时就开始学中文,幸好,两个孩子都在中国上学、长大。而对他这位在中国居住了30年的人来说,中国也是他的国家,他希望为中国、为长城做些什么。

  这么多年来,威廉最大的成就是让人们意识到长城如果得不到保护将最终消失。可是,他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长城的未来在孩子和学生手中,所以他希望孩子可以从小就了解长城,希望大学可以开设关于长城的课程:“年轻人是国家和世界的未来,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将来能够成为环保主义者。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看待长城,它不仅仅是个古建筑,而且是个景观;它不仅仅是属于我们为今天所用之物,而且是我们为了明天而必须保护好的珍品。”

  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林赛一家子

【责任编辑:吴侃】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