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第159次去中国——捷克叔侄两代人的中国情缘

2018年06月21日 09:3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6月13日,兹德涅克·斯科纳美术馆馆长兹德涅克·斯科纳在北京恭王府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国庆摄)
    6月13日,兹德涅克·斯科纳美术馆馆长兹德涅克·斯科纳在北京恭王府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国庆摄)

  中国侨网6月21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站报道,近日,一场捷克艺术家的个展在北京恭王府拉开帷幕。在中国古老的园林举行西方艺术家的个展,这并不多见。但当天这位艺术家—兹德涅克·斯科纳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成就了他的艺术事业。

  而他对中国的感情也在更多的捷克人心中埋下了种子,这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一代捷克艺术家,当然还有他的侄子兹德涅克·斯科纳(叔侄同名)。

  小斯科纳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了兹德涅克·斯克纳画廊,如今,这个画廊成为捷克与中国文化互动的一座桥梁,小斯科纳本人也频繁往来于捷克和中国之间,拜访他叔叔曾沉迷其中的故地,也带老斯科纳以中国元素为素材和受中国艺术影响的作品回中国“省亲”。

6月13日,兹德涅克·斯科纳(1910-1986)1961年在捷克工作室内与齐白石的画作在一起。(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国庆摄)
6月13日,兹德涅克·斯科纳(1910-1986)1961年在捷克工作室内与齐白石的画作在一起。(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国庆摄)

  听叔叔讲中国故事长大

  1955年,老斯科纳来到中国。“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我出生时距离他离开中国已经很久了,但从我记事起,他就跟我讲关于中国的故事。”小斯科纳说。

  那时老斯科纳是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图形艺术的领军人物参加在中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我不太清楚他是如何得到当时将要在中国举办的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艺术家的地位,那时这是在国外第二个最大规模的展览会,而且捷克人五十年代基本上无法到国外旅行,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一定不容易。”捷克帕拉斯基大学亚洲语文系包捷(Lucie Olivová)博士表示。

  但可以知道的是来到中国很早就是老斯科纳的梦想。“还在二三十年代时,我叔叔就对中国很有兴趣。”那时老斯科纳在布拉格读美工艺学校,一位名叫守烈克的教授引起了他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兴趣。在回忆录中,他写到,“他(守烈克教授)让我花250克朗买了两册敏斯德保写的《中国艺术史》,那时候我父母只给我350克朗一个月。”

  老斯科纳买这本书时并没有想到,约25年后,他会漫步在敏斯德保艺术史书中提及到的地方,更没有想到中国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还让当时尚未出生的小斯科纳后来也沉迷其中。

  小斯科纳由老斯科纳抚养长大,“我还很小时,叔叔跟我讲他在中国去过的地方。有次他提到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他说,你长大了就要去看看。”小斯科纳说。1998年小斯科纳第一次来到中国,就去了颐和园,“当我看到十七孔桥的时候,当年叔叔描述的桥终于成为具象,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老斯科纳很喜欢北海公园,小斯科纳在北京时,也会经常来这里,“它是我叔叔曾经来过、画过画的地方,所以我(在北京)没事的时候就会到这里散步。”

  现在小斯科纳每隔两三年就来一次中国,他会计算自己来的次数,这一次已经是第159次。“虽然来了很多次,但每次来还是会非常激动,下飞机时手脚都会发抖。叔叔跟我讲过的我都记得,但也会发现自己的兴趣,而且每一次来都会发现新鲜事物,我对这里一直保持着热情。”

  “他如果知道自己的展览在恭王府举办会很高兴”

  1955年斯科纳离开中国后,他的艺术创作几乎都围绕着中国展开,虽然他没有能够再回来。

  他关于中国的作品倒是在2009年来到了中国,这和小斯科纳有关。

  小斯科纳创建了兹德涅克·斯科纳画廊后,对中国的感情促使他积极寻求与中国艺术界进行合作,目前,在与中国合作方面,画廊占据着引领的先锋地位。早在2005年,它就作为捷克首家私人画廊与中国国家美术馆联合举办展览。

  除了合办展览和为中捷艺术家交流搭建平台,小斯科纳也把老斯科纳的作品带到中国。“我把叔叔的作品给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看,他很欣赏。”范迪安发现了斯科纳对中国艺术的意义,最终2009年近三百幅斯科纳的原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名字就叫《兹德涅克·斯科纳之中国》。

  现在小斯科纳又带着老斯科纳的62件作品来到中国,这次展览地点选在恭王府。“门口的海报上就是老斯科纳画的恭王府,小斯科纳知道他叔叔喜欢这样的环境,所以选择在这里举办个展。”中捷当代美术馆工作人员覃琨英说。

  “他可能都想不到自己的个展会在恭王府举办,但如果他知道,会高兴的。”小斯科纳说。

  这个展览的其他细节也体现出斯科纳家族与中国的渊源,比如,展厅内的一幅海报上是齐白石的画。“这就是挂在我小时候的床头的画。”小斯科纳说。

  老斯科纳在中国时,收藏了多幅中国画家的画。在他回忆录里他记道,三月最后几个日子里,去了李可染画展并买了他的画。而与齐白石的往来也发生于这段时间,老斯科纳仔细观察已经92岁的齐白石并纪录了:“红杖,红葡萄色的衣服,黑色的帽子,左眼下有瘊子。”

  后来,老斯科纳把从中国带回国的画捐给了捷克国家艺术馆,“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和艺术。”小斯科纳说。

  两代人的美猴王情结

  这次展品中也包括老斯科纳为《美猴王》所作的14份插画原稿。老斯科纳与美猴王结缘源于他在中国期间观看戏剧表演的经历。他第一次看到猴王表演是在1955年4月1日中国木偶剧演员联欢节,当时有中国南方剧团的各种各样的木偶表演。最后轮到美猴王,木偶表演者还从下面控制木偶。几天后,老斯科纳又观看了京剧,这次演出也是美猴王的故事。他被美猴王深深吸引,在剧院画了六页,还贴上了报纸的文章。

  回到捷克后,他对美猴王念念不忘,在1961年把美猴王画在自己的插画中。这些插画后来又去到中国,它们曾经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捷克馆展品的一部分,展示在千百万名游客面前。

  对中国传统英雄孙悟空的演绎也为老斯科纳赢得了“孙悟空的第73变”的美名,他亦成为美猴王在西方的形象符号。“斯科纳为中国人塑造了我们自己无法认识到之中国之境。没有他,中国缺了一个面。”艺术史学家Shu Yang说。

  小斯科纳也对美猴王很着迷,在本次展览开幕式的现场,他模仿美猴王作出远眺的动作,“很小的时候,我叔叔就教我这个动作,那时我还不太懂美猴王的故事,再稍微长大一点,才知道这个动作的来源。”

  喜欢扮孙悟空的小斯科纳在上海世博会时还遇见了中国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他非常喜欢我叔叔对美猴王的演绎,在展馆待了两个多小时。”

  而《西游记》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不同文化互动的故事,斯科纳家族与中国的故事就像是捷克与中国文化互动的一个隐喻,它折射出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今天两国人文交流的变迁。(周睿璇)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