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泉州安溪藤铁工艺产业鼻祖:八旬老人挑起百亿产业

2018年08月02日 10:02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陈清河在制作竹藤作品。
陈清河在制作竹藤作品。

  原标题:八旬老人“挑起”百亿产业

  本报记者 程枝文 通讯员 吴清远 文/图

  一根根不起眼的竹藤,因着一双不止息的创新创业之手,成长为一个造福民生的百亿产业。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安溪。

  从竹编,到藤编,再到将钢铁与藤丝巧妙结合的藤铁工艺,几十年的创新创业,让安溪藤铁家居工艺业由草根工艺,发展成为年产值达130亿元的支柱产业。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年近八旬的匠人,他就是安溪藤铁工艺产业鼻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陈清河。

  求学,苦练编织基本功

  1956年,16岁的陈清河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考上高中。由于家境清贫,为能尽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选择就读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在交通落后的上世纪50年代,陈清河常常徒步前往厦门,一趟就要花2天时间。

  1958年,厦门鹭潮美术学校改名为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当时,竹编属于冷门专业。“我仅有的两名同学,转学走读其他门科。”陈清河说,他成了竹编专业唯一的学生。

  为留住这棵“独苗”,时任校长开始做陈清河的思想工作,并为他特设一个月2元的甲等助学金。“后来我选择了留下来,当时想法很简单,每个月2元助学金,等于有了半个月生活费,且学习竹编工艺毕业后也可以养家糊口。”陈清河说。

  此后半年多的学习中,陈清河勤学苦练劈竹篾及编织基本功,熟练掌握竹编工艺制作各道工序。因为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毕业后陈清河被邀请留校任教。

  1962年,打造30件东欧国礼的任务,落到陈清河身上。“当时由我牵头,选了11个技术比较好的学生,关在车间里,用2个星期完成这项光荣任务。”如今,陈清河还留着个《云锦瓶》作为见证。

  从商,拉开产业新起点

  上世纪60年代末,陈清河有一次回到安溪老家,发现一个重要商机:市场上热水瓶壳短缺。不想一直执教的他,选择了回乡创业。很快,陈清河在尚卿公社农械厂招收了5名学徒,修建竹编车间,专门生产热水瓶竹壳,从此拉开安溪竹编产业序幕。

  1972年,“尚卿竹编工艺厂”获批创建,在生产热水瓶竹壳基础上,陈清河研发出多种竹编工艺品,将安溪竹编从实用农家具提升至工艺美术品高度。第二年,福建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将其定点为进出口生产厂家。12年后,安溪县创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陈清河出任总经理。从那时起,陈清河组织设计创新,把竹编扩展到了藤编。

  为了产业的快速发展,陈清河与爱人带上竹藤原料,在美国十几州礼品及家庭用品展销会上现场进行编织技艺表演,宣传竹藤编“手工制造”特点,一时轰动美国。此后数年间,安星公司累计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利润15000多万元,解决近万人就业问题。陈清河由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1年初,陈清河经过市场考察,把“刚柔并济”理念体现在工艺中,将钢铁与藤丝巧妙结合,创造出新艺种——藤铁工艺,葡萄系列篮子成为第一批藤铁工艺品。该产品在当年春交会上一推出,便受到欧美客商抢购。

  创新就是力量。此后,陈清河持续推出藤铁系列化产品,铁艺与各种材料相结合的家居用品等,净利润超过40%。1993年,安星公司产值达2000万美金。

  如今,安溪县藤铁工艺产业内涵升级,发展成为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形成“国际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联动开发”新局面。在藤铁工艺产业带动下,如今,安溪县拥有2个淘宝镇,11个淘宝村,12万相关从业人员,2017年产值130亿元,获评“中国藤铁工艺之都”。

  退休,传承竹藤编文化

  在华侨职业学校内,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发展历程,被用浮雕及影雕形式浓缩呈现,铁艺及LED灯饰设计让整座学校颇有艺术气息。“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就设立在这所学校内。退休后,陈清河匠心依旧,为培养安溪竹藤编文化产业设计创意技术人才而努力。

  “传统手工技艺不能在我们手上丢掉。”在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竹藤编技艺传习所,记者见到这位78岁的老人正在传习所指点学徒编织竹编,忙得不亦乐乎。几把粗细各异竹条在手指翻飞间几下,其貌不扬的竹条就已初具竹篮雏形了。

  据了解,近40年来,陈清河培养竹藤编技术人员近2000人,其中,福建省工艺名人黄连福,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辉、黄庆发、林德时以及叶文土、吴知贤、黄春火、唐艺森、陈祝富、黄梅种等人,均成为工艺行业“大咖”。

  “我们要传承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待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保护和创新,产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不能只停留在为保护而保护,为传承而传承。”陈清河说,安溪竹编在材料、技法、造型等方面不断创新,产品由过去单一竹编,发展成藤、木、金属等13个大系列类别。

  如今,安溪的竹编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思路:“设计提升贸易”理念,推动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在产品设计创意上下功夫,跨界融合,推广个性化定制产品,向产品附加值要效益。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