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生死之间见真情:海南医疗队回忆援非往事

2018年09月17日 15:46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医疗队与当地卫生工作者合影。
医疗队与当地卫生工作者合影。

  原标题 海南医疗队讲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赤道几内亚援非的日子

  永难忘!生死之间见真情

  文\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

  在众多的援非项目中,医疗援非对促进中非民心相通往往具有其他援助项目无法具备的优势。医疗专家们不仅为非洲民众带去了健康,他们与当地人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更能促进相互了解,润物细无声。

  1976年8月5日,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12名海南医生组成的广东省第六批援非医疗队,踏上了前往非洲赤道几内亚共和国的医疗援助征程。在非援助的两年两个月时间里,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挽救了许许多多生命垂危的病人。

  9月12日,海南日报记者回访了当时参加医疗援助,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海南老专家们。40多年过去了,老专家们回忆起当年艰苦的援非岁月,依然记忆犹新,话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自豪。

  “非洲同胞需要我们”

  1976年8月5日,对81岁高龄的原海南省人民医院外科老专家颜业民来说,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由海南地区多家医院的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眼科、麻醉科的医疗专家,以及司机、厨师等组成的12人医疗队,背负着祖国的期望和援助非洲同胞的光荣使命,奔赴位于非洲中西部的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到达赤道几内亚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在队长颜业民带领下去到首都马拉博医院,一队则奔赴赤道几内亚大陆巴塔总医院。

  踏上炎热而贫穷的非洲赤道几内亚,援非医疗队员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当地的医疗卫生力量微弱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颜业民此时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来这里,不是辅助他们,而是来当顶梁柱的!”

  “马拉博医院虽然是赤道几内亚的首都医院,但这里设备简陋,甚至比不上国内的一个农村卫生所。”颜业民回忆,医院的手术医疗器械只有几把钳子和几个镊子,连做手术用的手套都没有,还经常面临药物短缺,有时消毒药品用完了,不得不用国内带来的 “二锅头”给手术器械消毒。当地的环境卫生也十分差,高温下,到处弥漫着浓烈的臭味。

  医疗设备落后的考验还不算什么,医疗队还要面对疟疾、艾滋病等流行性疾病的考验。他们犹如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作为医生他们既要挽救生命,又要面临跟病人一样的生命威胁。据援非队员、今年已85岁高龄的原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专家陈桂芳回忆,援非的两年间,医疗队中八成队员都感染过疟疾。

  中国妈妈和非洲孩子

  聊起援非往事,颜业民的脸上总会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作为中国医疗队的一名医生,在赤道几内亚,总会享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殊荣。

  他记得,当时赤几总统府戒备森严,就连政府官员进入总统府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唯独中国医生例外,进出总统府可以畅通无阻,享受免检待遇。而所有的殊荣,都是中国医生用自己的爱心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的。

  1976年,刚刚到达赤几的中国海南医疗队便面临一项棘手的任务,时任总统马西埃的母亲患有甲状腺腺瘤30多年,急需手术,但因巨大的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多年,导致气管软化塌陷,再加上患者的身体状况不能实施全麻,手术面临巨大风险。

  “做还是不做?”作为主刀医生的颜业民犹豫了。找理由拒绝也许不是难事,但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在两难的抉择下,颜业民最终还是决定进行手术。在不能实施全麻的情况下,随行麻醉师、原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专家邓素珍采用了中医传统的针灸麻醉。手术中,颜业民和同事们紧密配合,迅速完成了气管插管,圆满完成了手术。术后,中国医疗队的医生轮番守护了7天7夜,终于让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陈桂芳援非时在给病人诊治。
陈桂芳援非时在给病人诊治。

  “在赤几,我们不能没有中国医疗队。”事后,总统母亲对中国医疗队夸赞道。

  来自中国海南的医疗队不仅受到当地领导人的认可,在平民中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儿科医生陈桂芳被当地的黑人小朋友亲切地称为“中国好妈妈”。她曾经挽救了许多孩子的生命,有的孩子父母为了感激这位“中国好妈妈”,给孩子的名字冠上“陈”的姓。

  这些年来,陈桂芳始终不曾忘记一个8岁的赤几男孩,在她援非的两年间,几乎每天都要爬到树上,亲手为她摘下两个新鲜芒果。

  陈桂芳接诊到这个小男孩时, 他肚子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因医院没有B超,没法确诊病情。陈桂芳只能靠经验来诊断,她摸到孩子腹部有一团一团的异物,很可能是胆道蛔虫。当地医院院长建议手术将蛔虫取出。但是考虑到孩子太小,陈桂芳决定还是保守治疗。

  为了给孩子止痛,陈桂芳用尽了所有的止痛药,仍然无济于事。此时,另外一个国家医疗队的护士开始说风凉话:“不是说中国的女医生很行吗?这次怎么就不行了呢?”

  陈桂芳沉思一会后,对这位护士说:“请帮我拿一个青霉素盒子过来。” 说话间,陈桂芳戴上手套,把手指伸进孩子的肛门,从孩子的肚子里一共掏出了满满一个青霉素盒子的蛔虫。孩子的肚子不疼了,这位护士也心服口服。

  陈桂芳回忆,援助非洲的2年间,正值当地麻疹大流行,随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当地经常有新生儿破伤风、恶性疟疾特别是脑型疟疾等危重病人。当时在赤几的医疗援助队不止中国一支队伍,但当地老百姓却尤其信任和喜欢中国医生。有的国家医疗队床位经常住不满,但中国医疗队的病床却要加床加到2倍以上。

  “我们与非洲民众心意相通”

  在赤道几内亚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医疗队队员们的日子却并不枯燥乏味。

  采访中,陈桂芳老人拿出当时他们在赤道几内亚扛锄头种菜的一张老照片,禁不住念叨起当时的一句顺口溜:“专家组专家组,每月115元,还要自己种菜磨豆腐”,说完,便开怀大笑起来。

  陈桂芳记得, 当地新鲜蔬菜较少,医疗队便自己开辟了菜园种菜。当地的孩子们也会主动过来帮忙。劳动过后,厨房的师傅总会分发包子、馒头等食物,孩子们也高兴得直拍手。

  到了周末,有的医疗队休息了,中国医疗队依然会来到医院,给穷人家的孩子免费发放药物。

  为了培养当地的医生,颜业民还组织队员自己编教材,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给“红医班”的本地赤脚医生上课。经过两年多的培训,很多学员初步掌握了一些常规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还有的学员学会了中国的针灸、推拿等技术。

  在援非的2年多,当地老百姓也与来自海南的中国医疗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时至今日,陈桂芳依然记得,当时很多赤道几内亚的妇女和男人头顶烈日,从遥远的山区给他们送来芒果、香蕉、咖啡的情景。

  (本版照片均由侯赛翻拍)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