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辩证“新”与“旧” 让非遗“活”起来

2018年10月10日 09:5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大型新编广东汉剧《诗娘》演出现场。袁群华 摄
图为大型新编广东汉剧《诗娘》演出现场。袁群华 摄

  原标题 辩证“新”与“旧” 让非遗“活”起来

  专家学者:非遗应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

  “客家妹子客情长,情甜甜过冬蜜糖。”悠扬的客家歌声中,舞者们双手各执一对杯,手指按压杯底,让两杯相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原本是法事舞蹈的杯花舞经过改编创新,获得了全国舞蹈电视大奖赛总决赛的广场舞组冠军。

  目前,梅州的非遗传承创新在不少领域已有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汉剧大师将传统戏剧搬上大雅之堂,民间艺人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创意产品,还把风土人情融入到乡村旅游……无论是内容或形式均有了富有时代感的呈现,使人耳目一新,也让大家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曙光。

  但也有人质疑,创新失去了非遗原有的味道。非遗在传承中究竟应不应该创新?又该如何创新?“当下非遗传承发展中的创新,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非遗在当代重现价值,如何与现代化生活融合,走入现代人的生活。”梅州市文化馆馆长廖武说。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汪思婷

  培养创新人才 “走出去、请进来” 在交流中撞出创新火花

  “十八娇娘,三岁郎;半夜想起呀,痛心肠;等到郎大,妹已老;等到花开,叶又黄……”2002年,一部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一炮而红,得益于剧本创作,让沉寂多年的梅州山歌剧重焕生机。

  据介绍,《等郎妹》的诞生源自编剧林文祥对客家民情、民风、世态和传统文化的切实感受,经历了20稿锤炼后才最终被打造成了精品,林文祥的名字也走进大众视野。

  作为梅州山歌剧剧作家,林文祥是一名非常有责任心的非遗工作者。“高产的作者,往往身上会有一种责任逼着你,不敢停下来。”今年50岁的林文祥把重心放到了带学生上,而写新剧本是他培养学生的最重要的方式。

  如何培养创作人才,林文祥极为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山歌剧要生存、发展,最依赖创作这一块,因此发现一个创作人才就一定要能留下来、培养起来。”林文祥说。

  专家认为,谈及非遗传承创新,不仅传承人要有创新发展,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林文祥所培养的剧本创作人才就是一个成功的写照。

  近年来,梅州通过创新,让不少非遗项目重新获得了生命力。比如客家山歌创新发展为山歌剧、法事舞蹈改编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手工艺品创意制成装饰小物件……但无论是与文旅结合的非遗,还是登上大雅之堂的表演,都需要创新型人才,才能成功创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是宣传梅州的非遗,另一方面是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梅州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针对非遗10个类别,不断组织传承人免费到外参与学习培训,同时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来梅,亲自指导授课,挖掘非遗人才,培育创新型人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传承人都会尝试创新,但大部分人认为,传承人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其次才是创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杨秀微表示,“我们要审慎地对待传承人这个身份,它并不是一个荣誉称号。”她说,从非遗研究的角度来讲,非遗传承人就是要确保这一项技艺能够传承下去,要让后面的人知道这项技艺最原来的风貌是什么样的。如果连前辈的技艺还没有掌握,就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传承人的使命并不在于创新,而是在于传承。”梅州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表示,无论怎样创新,非遗传承应把握一个核心要素,即不能丢弃原汁原味的技艺,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用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也可以做出很精致的作品,传承人一旦放弃传统的手工技艺,也就与现代高科技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丧失了原有技艺所特有的生命力。

  因此,传承人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忘本,一方面是将原有的技艺做得更好,并且做好传承人的职责;另一方面是加强学习,开拓思维,通过创新给予非遗生命活力,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形式创新、产品创意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加强创新思维 创新切勿千篇一律 让非遗融入生活

  一张普通的草席子登上央视《星光大道》舞台,能有什么玄机?此前,来自梅州的客家歌唱组合“细哥细妹”参加央视《星光大道》的才艺比赛,展示融入客家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席狮舞”表演,草席演变成灵活的“狮子”,加以欢快的节奏,顿时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纷纷鼓掌喝彩。

  席狮舞俗称“打席狮”,是佛教盛传梅州时期、结合客家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传统民间祭祀舞蹈,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原是民间丧事礼仪的一种,曾被大众认为不宜登上大雅之堂,逐渐没落,后来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扶持和鼓励下,创新设计了更丰富、更贴近现代社会的表演形式和舞蹈元素,从民间走上了高雅的文艺大舞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像席狮舞、杯花舞、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非遗项目保留的较为完好,而埔寨纸花、七盏灯等非遗项目仍举步维艰。梅州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表示,在探索非遗项目如何利用创新促进传承保护的过程中,要重视项目间发展参差不齐、冷门项目难以推广等问题。

  据统计,梅州共有305项非遗项目,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等10大类别。“非遗项目创新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类别项目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创新举措,考虑到不同非遗项目创新的可行性,有所甄别。”杨秀微说,要用创新思维区别保护非遗项目,针对非遗项目的濒危程度可以更加细化,分清轻重缓急,属于几近消亡的这类非遗项目,应优先考虑创建非遗名录信息资料库,以文字为主,辅之以鲜活的图像、声像资料记录。

  “随着现代生活不断进步,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让非遗距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多数民众对部分非遗项目知之甚少。”廖武说,因此,非遗传承发展中的创新,要充分利用“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特色小镇”等多种形式,让非遗有温度、有故事、有创意,更好地走进生活、贴近公众,而不是成为博物馆里被尘封的古董。

  拥抱创新技术 导入创意设计 把非遗搬上互联网

  走进大埔县高陂镇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大陶瓷”),可以看到一位正在手工拉坯的陶瓷老匠人,泥巴在他手中“溜过”,慢慢变成圆润的碗盏,边上还摆放着不同形状的陶坯,等着老匠人来上色。

  据记者了解,富大陶瓷以精湛出色的手绘高档日用陶瓷而闻名,另外还生产有美术工艺瓷、仿古青花瓷等。该企业研发部主任黄志超是市级非遗项目光德陶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近期,黄志超主创的陶瓷产品青花八珍味获得了梅州市首届工业设计大赛产品设计组金奖。

  “尽管这些年来当地陶瓷技艺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仍保留了原来的陶瓷烧制技艺,并且推陈出新,运用传统手绘技艺结合创新的设计图案等,每年平均能够设计出80多种陶瓷文创产品,公司还与高校合作,成立了产学研中心,根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推进陶瓷企业的技术创新。”黄志超说。

  富大陶瓷同时看到陶瓷旅游潜在的商机,创新打造集陶瓷工业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利用“非遗项目+旅游”形式,向游客推广光德陶瓷烧制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这个非遗项目。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光德陶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节假日吸引了全市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据记者了解,光德陶瓷烧制技艺原是梅州市濒危的非遗项目,通过技术创新,项目逐渐“活”起来了,富大陶瓷正是非遗创新技术发展的生动案例。

  “围绕非遗生活化,瞄准市场需求,导入创意设计,从精神内涵、外在形象、实用功能都给非遗以全新呈现,开发出群众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非遗的传承发展才有出路。”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可以往这个方向多靠拢。

  日前,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梅州文化云”微信公众号和APP开始试运行,打开“梅州文化云”首页,可以看到“看演出”“爱社团”“文艺荟”“听讲座”“客家名人”“文化遗产”“客家文创”等10余个模块,其中文化遗产模块,将集中展示梅州具有特色文化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未来将对非遗衍生品进行展示和推介,并推动社会力量利用非遗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研发制作。

  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认为,互联网是时下最便捷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依靠“梅州文化云”创新网络技术来推介非遗文化,将改变非遗传承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同时鼓励“非遗”传承人拥抱互联网,用心表演,精心制作,把“非遗”生活场景搬到网络上,让网络世界成为“非遗”传播的新阵地、文创产品扩大销售的新平台。根据时下的审美变化、生活节奏、阅读习惯,运用图文并茂、音频同步、动感十足的视频等形式,将使受众耳目一新,对于创新传承非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

  非遗创新诊断案例

  名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顺埔寨纸花

  问题:1.制作工序繁琐且耗时长,难以进入市场;2.原料短缺,做花瓣的纸必须是台湾特产的通草纸。

  诊断结果:1.缺少创新,没有做出有创意的产品;2.整合力度不够,没有与日常生活、旅游等相融合。

  成功案例:南京绒花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的创新方式是坚守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原则,在表现形式、体裁、切入角度上力求创新和与时俱进。

  过去绒花只能做头饰,色彩都是大红大绿。通过创新,绒花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饰品,色调也更雅致、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装置艺术。

  专家认为,绒花的创新做到了与日常生活的融入,加入现代元素,设计出符合当代生活和审美趣味的作品,比如将现代卡通形象融入绒花创作中,可以打开90后、00后市场。

  这种主动适应社会审美变化的创新做法,让南京绒花开始走向世界。例如在戛纳电影节,中国女星服装上的衣饰有绒花;米兰世博会上,绒花与意大利手工制帽完美结合……

  治疗方法:专家认为,埔寨纸花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制成旅游观赏性的产品,将工艺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形成合力。通过创意设计引领埔寨纸花生活化融入、时尚化表达、社会化普及,结合旅游业等来带动非遗的社会宣传工作,让非遗保持生命力。

  名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年画)

  问题:1.人们审美日趋现代,木门多换成铁门,木版年画少人问津;2.现代科技冲击传统手艺,失去了传统木版年画的韵味。

  诊断结果:1.创新力度不够,寓意停留在驱邪纳祥、祈福消灾和欢乐喜庆年等;2.不够“接地气”,只是沿袭了新年张贴“门神画”的习俗,不能用于日常生活。

  成功案例:佛山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每年设立木版年画的公众开放日,市民可以一边亲手印画,一边对着财神许下愿望。印完画后,说一句“愿望成真”,然后就把财神请回家,贴在门上,保佑行大运。

  把传统年画里的美好寓意,用网络流行语诠释出来,这是佛山年画的创意。结合当下人们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包括脱单、考试、行大运等,赋予传统木版年画新的“定义”——脱单神器、逢考必过、一个亿小目标……

  专家表示,佛山年画换了一种“接地气”的创新方式去解读木版年画,让人们了解它代表的美好寓意,也让非遗年画变得潮味儿十足。这样的创新不仅仅保护了这项传统技艺,更是让木版年画“有温度地传承”,成为像以前那样的家家户户必备品。

  治疗方法:专家认为,门神画的创作要植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吸取其营养而不墨守成规,在传承的基础上不仅勇于创新,更要成功创新,巧妙地将地方风情与现代美术揉合在一起,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让门神画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不仅限于年节习俗活动。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