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广州非遗文化展新业态 散发时尚新魅力

2018年12月03日 15:3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会展现场,小朋友对古琴演奏充满了好奇。
会展现场,小朋友对古琴演奏充满了好奇。

  文交会非遗展新项目发布、沉浸式体验、论坛、活化展演——

  非遗文化新业态 散发时尚新魅力

  到目前为止,广州已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粤剧和岭南古琴艺术)、国家级名录项目17项、省级名录项目68项、市级名录项目10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6名、市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51名。广州的非遗产品,无论是广绣、广彩还是牙雕等,都始终保持着海外客户定制、国际市场交易的状态。因此,广州非遗是生而时尚的,是始终跟生活紧紧相连的。

  本次文交会“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设置了5大功能展区、3场主题对话、6场经典非遗节目展演、5个非遗+独家创新项目发布与签约交易、19个“广作”非遗项目融合而成的“当代广州情景生活空间”、9项非遗养生美食互动体验……成为本届艺博会上最大的亮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江粤军、孙珺、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廖雪明、乔军伟

  广州非遗活化居全国前列

  事实上,广州在“非遗+”新业态上的探索,在全国走得最早,也最成熟,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重视。比如自2017年起广州非遗中心就已策划实施地铁非遗游、沙湾古镇非遗游、西关非遗文青游、西关非遗亲子游、西关十三行非遗体验游、海珠区琴心之旅、黄埔非遗体验游和南沙东涌水上居民非遗游等10余条路线,每场非遗体验游都爆满,深受市民喜爱。

  六场经典非遗展演中,“广府华章”服饰秀展示的服装来自屈汀南先生创立的“汀南服饰”品牌,他运用广绣、香云纱等非遗项目设计的服装,早已打入了法国时尚舞台。

  本次广州榄雕代表传承人、广绣第六代传人等,纷纷带来了精彩非遗创新、活化的作品。首度在本次文交会上亮相的广之旅非遗游、非遗动漫创作营、非遗文创社、非遗知识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唯品会非遗扶贫等项目,更展现了广州在“非遗+”文化新业态上的动作和姿态。

  成立广州非遗动漫创作营

  让非遗时尚年轻地动起来

  动漫,是最具时代感的语言;而广州的非遗,也是生而时尚的,当动漫遇上非遗,会发生怎样的化学效应?此前,广州非遗君Q版卡通形象,包括表情包、小钥匙扣已出现,现在广州非遗动漫创作营又正式宣告成立。

  广州非遗动漫创作营由“广东省本科高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州动漫行业协会”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将围绕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专家讲座、经典赏析、应用研究、民俗调研、创作研习等系列活动,多维度汲取古代非遗文化智慧,依托前沿动漫技术,创作非遗动漫作品,设计非遗衍生品,助力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

  催生广州非遗文创社

  让“非遗+”无限可能

  当香云纱重新回归现代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开始了对精致美学的无尽追求;当十三行博物馆文物变成软萌动漫第一次开口说话;人们发现了跨界合作的无限可能;当穿花纳锦的广绣图案出现在广州地铁上纵横穿梭,人们发现非遗资源可以变化无穷……

  由此,广州非遗文创社就这样诞生了。文创社将聚集数百位传承人,互联网大咖、顶尖设计师、“黑科技”、流量平台等各界大神实现非遗+科技,非遗+文旅,非遗+互联网,非遗+动漫,非遗+影视……N种“非遗+”,让非遗魅力无穷焕发。

  “非遗+”公益和服务

  为跨界提供专业资源

  广州一直密切关注文化市场新业态、新主体、新群体,致力于加强引导、服务、管理。本次非遗展会上,还贴心地推出了6大非遗+服务创新:可供查询的非遗资源数字展示平台、可现场备案登记的非遗知识产权服务、可现场预约的广之旅非遗游、可咨询的非遗法律援助服务以及最新的非遗文创社社员、动漫创作营学员的现场招募等,为未来更加丰富精彩的“非遗+”跨界融合提供专业的资源对接与保障服务。

  非遗魅力之新生活

  结合现代新生活“活化”广绣

  广绣新生代传承人梁晓曼出生于番禺新造镇北亭村。北亭村是广绣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广绣最重要的产地,梁晓曼的母亲梁秀玲自幼受先辈广绣艺术感染,开创了别具一格的“南粤广绣”和“梁秀玲广绣”的品牌,赋予现代广绣以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意蕴。作为广绣家族第六代传承人,梁晓曼在母亲革新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的思维。大学主修设计专业让她的眼光更加现代,她说,广绣不同于其他绣种的特点在于:一是,广绣是将中西艺术技法融合得很好的艺术,这得益于广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中西交流的开放氛围,广绣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取了来自西方的技法;二是,广绣是一种很“热闹”的绣法,直观体现了广州人热情、率直和蓬勃的性格特征。

  在她看来,通过新的表现手法让广绣一步步融入当代的生活空间里,才能“活化”广绣。比如,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绣一些精致的手信,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作品让广绣深入到生活里。作为新生代传人,她非常擅长用传统的针法表达现代的题材,也十分在意配色的高级感,比如用一种蓝色为基调,通过深浅不同的搭配来展现光影的变化,简洁生动、富有设计感,现场展出她的《动漫小天使》作品,引发现场观众的围观与关注。

  非遗魅力之新模式

  实践“非遗+文创+旅游”新模式

  广州榄雕代表传承人曾宪鹏自幼跟父亲学习榄雕,作为传二代,他将榄雕与一些新材料结合,并且研发了很多榄雕的衍生品,并与增城二龙山风景区合作开展榄雕旅游,发展出“非遗+文创+旅游”的新模式。

  曾宪鹏表示,过去很多人对于传统的榄雕的记忆,就是《核舟记》这篇文章。但是《核舟记》描述的是一个小船摆件,可能未必能够适应时下发展需要。因此,他结合现代元素,将榄雕做成了年轻人喜欢的U盘、吊坠、耳环还有胸针,使榄雕作品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获得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榄雕的原材料就是广州出产的乌榄,除了核用于雕刻外,乌榄表面的那层肉就是广东人用来做菜的榄角,而乌榄仁是伍仁月饼里面的一仁。曾宪鹏强调,榄雕必须用乌榄核来进行创作。

  在增城二龙山风景区有7000多亩乌榄林,曾宪鹏与风景区合作,现在已经开发出“非遗+旅游”路线。从2016年到现在,他们已经接待过逾800名学生,带领他们体验非遗的魅力——将乌榄的肉做成食物,体验广东美食的制作历程;同时,用乌榄核进行雕刻,体验榄雕的制作过程和趣味。通过这一旅游的形式,培养大家对乌榄和榄雕的认识。“非遗是活态的,其传播也可以是活态的。” 曾宪鹏说。

  非遗魅力之新体验

  推出“非遗+”体验 感受岭南底蕴

  活泼生动的“非遗体验游”,也吸引了 “广之旅”的浓厚兴趣并很快达成意向。此次广州非遗展现场,广之旅现场签约,归纳、提炼岭南文化底蕴,推出“非遗+旅游”的体验式线路,将“非遗”融于旅游中,让更多的人体验“非遗”的魅力。无疑将大大推进“非遗+旅游”在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譬如非遗游线路为“老广情怀之乞巧文化之旅”。将现代文明与老广情怀融为一体,既带你走进广州的新中轴线——包括亚运开闭幕式会场、108层广州西塔、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感受广州现代魅力;又了解广式茶楼,感受早茶文化,聆听五羊的优美传说,参观近现代重要革命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山纪念堂,游览百粤冠祠陈家祠,了解岭南的建筑装饰文化,并前往黄埔体验乞巧文化,到彩姐波罗粽手信店进行“波罗粽”制作和品尝活动,了解波罗诞的历史故事。然后到南海神庙,体会1400年历史铸就而成的建筑精髓。

  主题论坛擦亮广作未来

  自11月30日起,连续三天,上午在T台区还有“对话广作”的高端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广州本土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大咖、达人,以“激活 融合 共生”为主题,共同思考如何重新擦亮“广作”这个千年金字招牌,弘扬当代价值,创作出更有文化认同感的、符合当代审美的精品,让“广作”能够再一次借助历史机遇“走出去”。

  昨日上午,论坛开始前还发布了广州非遗知识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原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施冬燕谈到,广州非遗知识产权登记与交易流程是非常简单的,五步就能实现数字化保护,从注册登记到备案审核通过,即刻完成。“3分钟完成版权登记,24小时可以生成知识产权数字备案证书,审核通过即可获得电子备案证书。”同时,她强调,广州是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率先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重要知识产权运营的城市。

  广州市民包女士这一次是特意来参加非遗展开设的论坛,她表示,论坛嘉宾朱见山创立的非遗电商平台“东家APP”让她印象深刻。“像非遗传承人比较专注于技艺的研究,可能对非遗产品的宣传、推广与销售没有那么擅长。因此,这样一个非遗展示和销售的互联网APP对于非遗传承人而言,是很好的平台,能够让更多人传播和了解非遗文化和产品。”

  同时,包女士也是一名非遗文化的爱好者,每个周末,她都会参加广州市文化馆组织开办的广绣学社,通过参观学习广绣大师的作品,学习广绣的基本针法,来自己设计推出广绣相关的文创产品。她还表示,希望广州的非遗项目能够开放更多的渠道和窗口,让市民能够近距离地去深入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

  非遗魅力之新场景

  非遗活化展演 天天挤满观众

  非遗活化展演尤其火爆。无论是此前的广府华章服饰秀,还是岭南古琴音乐会,抑或是粤剧展演,都让观众意犹未尽。昨日11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由广州市岭南武术非遗工作站展演的《武·味——守望岭南》,激起了观众们的豪情万丈。广州市民黄先生在现场观看完南拳表演后,兴奋地在舞台前摆出了一个南拳动作拍照留念,他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关注广州非遗。

  昨日下午3时登台的是国家级非遗木偶戏。木偶本是没有生命的,但广东木偶艺术剧院的表演赋予了木偶生命与灵性,让前来观展体验的观众为之倾心。广东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崔克勤登上木偶戏表演舞台已经40多年了。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特意带着弟子们来为观众表演。看着非遗馆里挤得满满的观众,他深情地说,木偶戏发展到现在依然这么受欢迎,这意味着木偶戏这门传统艺术不仅是传承者在传承,观众也在参与传承。观众的喜爱就是他们把木偶戏传承下去的动力。崔克勤老师和弟子们一起表演了一段他的创新戏《人偶情》,为了把长达10米的袖子抛得灵动自如,展现“舒广袖”的动态美感,崔克勤老师不断实践,最后终于找到“秘密武器”——在长袖里缝制了十多条大提琴的琴弦。

  市民周先生表示,来之前对木偶戏的印象只是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的木偶表演,看了现场表演之后,真的很感慨,木偶戏作为传统艺术确实是有很大的魅力。不单是木偶,舞台表演者的表情也生动丰富,戏剧感十足,现场体验非常棒,所以也特意带上小孩一起前来观看。

  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新场景

  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地呈现传统文化新场景,本次非遗展别出心裁,整体以永庆坊街区结合岭南建筑元素营造空间场景。展区入口模拟永庆坊巷头。街道模拟青石板路,尽头为戏台式舞台,形成T台,街道两侧形成五大功能区:“广州记忆展演和对话区、广作与美好生活展区、广式生活智慧养生文化展区、非遗+文化新业态交流区、贵州非遗展区。”广作与美好生活展区和广式生活智慧养生文化展区,让观众真正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活化场景。T台上连续四天的非遗活化展演,更是将活泼生动、充满生命力的非遗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时间一到,“西关大屋”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广作家居美不胜收

  漫步于“广作与美好生活”展区,进入“广式生活场景”,可以感受到广州非遗产品在今天依然很时尚又很生活。这一区域按家居格局分为客厅、书房、茶室、琴房、衣橱,当中涵盖了19个广作非遗项目,让你感到美不胜收。譬如广作华章中,展现了今天广式家具化繁为简又仍然不失华贵感觉的风格,还有牙雕、玉雕、榄雕的精巧细致,在今天依然觉得风雅悠然;

  锦绣生活板块,展现了传统服饰遇上时尚设计——广绣的优雅、钉金绣裙褂的喜庆、香云纱的知性,尽在一橱之中;

  书香匠心板块尤其吸引人,广绣既可以是栩栩如生的孔雀,也可以是活灵活现的动漫作品,挂在墙上果然是一室生辉;

  另外,当非遗邂逅美术院校,创意设计更为其赋予时尚生命力。2009年以来,广州美术学院将当代设计融入广彩广绣,制作的瓷器艺术品和箱包皮革乃至灯饰,都让人觉得爱不释手。

  所以,广州非遗曾经的国际品格、时尚趣味,今天仍然是可以继承和弘扬的,这与广州作为海上丝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格调和格局也是最相匹配的。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