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印度中国电影协会主席:印中电影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2019年01月23日 11:1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印中电影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访印度中国电影协会主席贾瓦德

  新华社孟买1月22日电 专访:印中电影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访印度中国电影协会主席贾瓦德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

  针对日渐升温的中印两国人文交流,印度中国电影协会主席基肖尔·贾瓦德近日在孟买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作为人文交流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他希望未来两国有越来越多的电影进入对方市场。印中电影各有特色,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

  贾瓦德曾在印度斋普尔参与组织中国国际电影节,也曾率团参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电影产业现状十分了解。他告诉记者,印度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电影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感性而热情,重视传统家庭观念,反映到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里,很容易看到大量的歌舞桥段以及感情等元素。”贾瓦德说,“中国电影里,武侠功夫片则是一大特色。很多印度人对中国电影的最初印象都来自功夫片,很多中国动作巨星在印度也拥有大量粉丝。”

  贾瓦德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和大学同学们一起观看一部香港功夫片的场景。时至今日,他坦承自己仍是成龙的忠实影迷。

  在谈到中印两国电影如何进一步扩大交流、取长补短时,贾瓦德说,鉴于两国电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想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电影不妨多些音乐和情感元素,与此同时,宝莱坞电影应更多地借鉴中国功夫片的优点。

  据悉,早在20世纪初,香港电影就已进入印度市场,并一度占其进口外国影片的约十分之一,而中国内地的影片更多是通过电影节展映进入印度的。20世纪70、80年代,《大篷车》《流浪者》等印度经典电影在中国广为流传,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寂后,近年来印度电影输往中国又形成一股新浪潮。

  在贾瓦德看来,作为各自拥有庞大电影市场和观影人群的两个电影大国,未来印中电影文化交流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谈及去年底举行的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特别是双方在会上就文化、媒体、影视等领域的交流达成广泛共识,贾瓦德特别兴奋。“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印度电影能够与中国观众见面,印度也期待能够引进更多中国电影。我相信这必将促进两国人民更好地理解对方。”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