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广东东莞非遗共120项 三非遗传人留下“匠心之手”

2019年03月01日 10:1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形成品牌。
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形成品牌。

  原标题 创建东莞非遗墟市城际联盟 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三非遗传人留下“匠心之手”

  葛宇飞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通讯员罗晓君

  昨日(28日)下午,“奋力奔跑 追梦非遗”2018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会议在东莞市文化馆召开。这是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成立后首次召开的全市非遗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2018年东莞非遗工作的“成绩单”,制定了新一年工作的“小目标”。在会议现场,张树祺、黄欧、黄素明3位东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按手印的形式留下永恒“匠心之手”。

  全市非遗共120项

  据悉,2018年,东莞在非遗保护体系建设上有新突破。东莞千角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麒麟制作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素明、莞香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节马传说”等5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岭山莞香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挂牌市级非遗工作站。

  截至目前,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有东莞千角灯、龙舟制作技艺、樟木头舞麒麟、木鱼歌、赛龙舟、麒麟制作、莞香制作工艺、寮步香市等8项,省级项目有咸水歌等36项。

  作为市级行政法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经过5年的修改、打磨,已经基本完成审核报送程序,即将向社会公布,东莞市非遗保护工作将有新的制度保障。

  将建立传承人健康档案

  记者了解到,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今年将创建东莞非遗墟市的城际联盟,这将是2019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的最大亮点,也将成为接下来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具体活动开展上,将强化“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城市间的交流,通过“研学旅行”活动逐步建立城际“非遗进校园”交流机制。“东莞第三届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将邀请香港、澳门等地的高校师生和设计师参加大赛,逐步将大赛办成珠三角地区城市及香港、澳门参加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另外,第三届东莞腊味节也将邀请上述城市的著名腊味品牌参与。

  此外,东莞将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建立传承人健康档案。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联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每年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身体检查。对于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市财政每年每人传承补贴提高到10000元,同时敦促镇村建立非遗传承人补贴制度。

  2018东莞保护成绩单

  在非遗品牌活动的发展上有值得点赞的新成果。全市举办了63场“非遗进校园”活动,共40万学生受益,受益学校和学生是上一年的三倍;东莞举办了70多场非遗墟市,包括10场墟市城际交流,受益市民近30万人,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运作,打通非遗产品走向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11个非遗项目入驻东莞最大商贸体;在东莞第二届腊味节中,18个东莞腊味品牌亮相,数十万人参与了腊味节的各项子活动。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