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东莞石龙中山路上的非遗传承百年 守护老行当

2019年03月01日 13:4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石龙中山路上的非遗传承百年 守护老行当

  春节后的中山路年味褪去,两旁的特色骑楼逐渐恢复往日宁静,保存完好但略显沧桑的老建筑,隐隐透出它悠久的历史。这条老街只有短短的千余米,却藏匿着4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仿佛伸手推开那扇门,就能回到那百年前的繁华。

  文:张晓敏 万佩珊 图:万佩珊

  制鼓

  三代传承,守护指间行当

  新昌鼓店内,一抹阳光洒在青石地板上,木制的招牌上刻画着“新昌老铺”几个古老的红色大字,再配上两旁各式圆鼓,整间房子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但是,要想动这里的一小块青石也要向石龙相关部门申请。

  中山路全长1.4公里,新昌鼓店位于中山路中段。远看这家店铺并不起眼,门头上没有什么醒目的字牌标志,但小小的鼓店里蕴藏着许多的“不简单”。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石龙鼓店在东莞很出名,当时的中山路上共有麒昌、新昌、金昌、祥新四家,但后来以四家鼓店为首的石龙鼓店陆续关门,在石龙几乎找不到鼓店的身影。

  改革开放后,新昌和金昌重新开业,1983年叶任和随岳父在金昌学习制鼓技艺。上世纪90年代后,因为新昌鼓店的同宗亲戚移民,他们便决定合并两间鼓店,字号最老的新昌鼓店被沿用至今,也是东莞现在唯一一间手工制鼓店铺。

  新昌鼓经历了三代人的传承,到现在已经有130多年历史,但从第二代传第三代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原本在石龙港务局工作的叶任和本没有打算制鼓,由于与鼓店老板姚广的女儿谈恋爱,叶任和就经常利用休息、放假时间主动去鼓店帮忙。传统手艺人对于自己的手艺一般都只能传里不传外,也就是只传给有血缘关系的人。逐渐地,姚广觉得叶任和既勤奋又好学,很喜欢这个未来女婿,便决定将自己的独家技艺传授给他,叶任和用两年时间便掌握了别人需要几年时间学习的技艺。后来七十多岁的老岳父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的鼓,现在已经有心无力,希望新昌鼓店交给女婿传承下去,叶任和考虑了一番,才答应下来。

  远近闻名,制作工序有讲究

  走进新昌鼓店,总会被大大小小的鼓所环绕,无论是大鼓还是小鼓,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多讲究,每一种鼓的制作都需要下许多功夫。首先要选好木材造鼓桶,如果是祭祀的大鼓主要用东江杉木,木质更硬,西江杉木则略软,本地龙船鼓的鼓桶则是用多块杉木板拼接而成。最后,用竹条将鼓桶固定,再装上鼓胆,能起到回音作用,擂鼓时发出的声音就更加清脆动听。

  除了鼓桶外,还要做好鼓皮,这是最难的一道工序,稍不小心就会撕烂牛皮。新鲜牛皮收回来后要经过去毛、刮油脂、削薄、切割、风干等多个环节。从新鲜牛皮到做成鼓皮,往往需要一两年时间。牛皮表面的毛全部要刮掉,如果是牛小腿这类相对皮厚的地方就需要多次剥削,母牛和公牛皮的厚度也不同,当牛皮风干变硬后,就会很难加工。

  每当有客人来新昌鼓店定做鼓时,叶任和都会先问客人的用途,再根据用途选择鼓的材质。同一张牛皮不同的部位制作出来的鼓皮质量也会不同,所产生的声音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臀部的皮,发出来的声音就会比较沉闷。醒狮鼓和龙舟鼓的声音灵活生动,需要用到面积较大的新鲜牛皮制作。好的鼓不用多大力气便能发出大的声音,因为鼓的质量与材料、造工有很大关系。做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上色,再涂上店号“新昌鼓”,贴上挂钩,一个完整的新昌鼓就大功告成了。

  每年年底和端午前几个月,是新昌鼓店最忙碌的时候,由于店里只有一个人做鼓,叶任和经常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虽然自己是店里的老板,但叶任和一年四季都不会迟半分钟起床,加班对他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如果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中山路,就一定听过新昌鼓店发出来的敲打鼓桶的声音。

  新昌鼓由于工艺考究,早已经远近驰名,不仅广州、博罗、深圳的人会前来采购,还有很多香港顾客在新昌鼓店批发庙堂鼓、小堂鼓、开灯鼓等产品。在香港有些名气后,新昌鼓也吸引了很多东南亚、北美等海外华人纷至沓来,新昌鼓风靡大江南北。被冒用品牌是时有发生的事,为了客人能够正确辨认,新昌鼓店所造的每只鼓都会刻上“新昌造”三个字,还有特有的标志和联系电话,防止别人仿冒。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名气很大和质量过硬的鼓店才会有胆量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就像现在的人穿品牌名外露的衣服,也只会穿名牌,不会穿杂牌。”

  百年鼓店,面临传承难题

  在新昌鼓店采访期间,虽然不是传统旺季,还是经常能看到有人来鼓店定鼓、取鼓,恰逢元宵节,有一些镇街的元宵节活动还要拿几个新昌鼓“压压阵”。但近年鼓店的生意并不那么好做,上世纪90年代,东莞经济开始腾飞,本地人手头开始有点钱,过节办喜事对场面的要求更高,鼓的需求便很大,本地的行情也相当理想。“以当时的物价,一面10寸堂鼓可以卖到200多元,现在却卖不到200元。”近年,新昌鼓店也有做一些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的产品,如新昌鼓锁匙扣,卖得也不错,但由于是手工制作,锁匙扣需要做得很小,越小则越难做,难以大规模生产。

  比起有没有生意更让人担心的是新昌鼓的传承。叶任和2010年被评为东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这个新昌鼓制鼓工艺传承人在2017年1月不幸因病去逝。弟弟叶浩和便接过了新昌鼓店的生意,也负起了新昌鼓制作技艺的传承重任。叶浩和在鼓店做鼓20多年,现在已经50多岁,在新昌鼓店里有一个白色板,虽然现在才二月,但端午龙舟的制鼓订单已经一行行罗列在白板上。要解决这些密密麻麻的订单,靠的只有叶浩和一个人。

  再过几年叶浩和也到了退休年龄,对于之后有什么打算,叶浩和表示“不知道啦,也没得怎么打算”。传承人叶任和的两个女儿都不愿意学习制鼓,因为制鼓赚不到什么大钱,又很辛苦,叶任和也曾表示不能勉强女儿学习。采访期间,叶浩和的儿子正在店里帮忙,当我们以为他正在学习制鼓工艺的时候,叶浩和介绍,儿子现在在西安上大学,读医科,只是寒假过来帮手,没有真正去学制鼓,以后大概也不会做这个。当我们问叶浩和儿子有没有兴趣做鼓时,他低声回答:兴趣不大。叶浩和也时常对儿子说,我们对传承这个事情要有责任感,但同时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醒狮麒麟制作

  百年醒狮店,传承四代人

  从中山路转个弯来到太平街,很快就看到一间外观红红火火的店铺。小店的门口堆放着大小不一的红色鼓,进来的人总能感受到一丝喜庆。门口右边是一个硕大的铜锣,威猛的狮子头高悬在天花板,艳丽的色彩使小店灵动了起来。这便是百年老店——德和兴醒狮麒麟店。 郭润棠是醒狮头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40年来,他与狮子头日夜“相处”,密不可分。郭润棠介绍,德和兴醒狮麒麟店是他曾祖父所创,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经有过百年历史。通过四代的传承,这家店已从小小的家庭作坊,逐渐发展到现在包括制作醒狮头、麒麟头、龙船鼓、锣鼓在内的综合性商店。

  由于历史悠久、质量上乘,德和兴醒狮麒麟店所制作的狮子头不仅有东莞本地人来光顾,不少惠州、广州、深圳的人也会前来采购,最远曾卖到英国、新加坡。最近,醒狮文化还有“北上”的趋势。郭润棠说:“年前就有不少四川、湖南的人买狮头带回家乡去,还有新疆的订单,来定做狮子头。”但辉煌的背后是看不见的艰辛,郭润棠的父亲50多岁就不幸离世,家人都认为这与扎狮子头有关,当年年末订单多。“时常加班,很少睡觉,每天都很辛苦,一系列作用下让身体一下子垮了。”郭润棠的妹妹郭姨说。

  德和兴醒狮麒麟店的面积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楼为店面,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狮子头、麒麟头挂在四周高空处,给人一种精神爽利的感觉。还有各种样式的鼓、锣堆放在两旁,传统与现代相交织,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人在店里走,喜庆心中留。二三楼则设有三个独立空间,用以承接醒狮头制作的各种工序。

  凭良心经营,凭本事立足

  “凭良心经营,凭本事立足”一直是德和兴的信念,每道看似简单却又不易完成的生产工序背后凝结了无数人的汗水和智慧。

  郭润棠介绍,制作醒狮头主要分六道工序:第一步,扎廓,又叫扎架,就是利用砂纸将竹篾扎成一个狮头轮廓;第二步,贴纸,用糨糊将纱纸贴在狮头的轮廓上,不断重复贴,需要一层层贴上去才可以,直到整个狮子头雏形出现,非常考验耐心。第三步,晾干,把贴好纱纸的狮头晾干,但不能暴晒;第四步,贴花,又叫写色,在已晾干的轮廓上扑纸、贴花,利用各种亮片、彩纸和手工描绘,把整个狮头、眼、鼻等画出来;第五步,上油漆;第六步,贴装饰,把狮头的眉毛、口、鼻、舌等装饰粘上;最后,装狮背。这些步骤中,最关键的是扎架,用竹篾扎起一个狮子头的轮廓。郭润棠介绍,搭骨架很难,不但要扎实,还要美观,因此要选择柔软度特别好的黄竹,这个步骤一般都由他自己来完成。

  在店铺的二楼,是一个上色的工作间,放眼望去是五颜六色的染漆。

  郭润棠介绍,狮子头的图案并不是随意涂画,每个色彩、图案都有着深厚的本地文化。每个不同的图案都可以赋予狮子不同的性格和内涵,让狮子头“人格化”。红色刀纹表现的是关羽的忠义,黄色剑纹则代表刘备的仁德,黑色矛纹是张飞的英勇。仁义、忠厚、英勇各种形象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纹饰来展现。最后,为了表现南狮的高大威猛,需要用绸缎布、五彩绒毛等饰品装饰狮子的眼耳口鼻,狮额正中还要装一块镜子。

  尝试创新,一定要传承下去

  近年来,狮头制作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德和兴醒狮麒麟店基本上处于微利经营。德和兴醒狮麒麟店也曾经尝试链接互联网,将自己的产品带去更多地方,但一方面网络上质量差价格低的不少,另一方面没有年轻的新鲜血液注入德和兴醒狮麒麟店,使其升级之路布满荆棘。“我打字好慢,一分钟才30个字,偶尔对着电脑还行,但长时间对着就很难了。”今年50岁的郭姨说道,她是合力经营德和兴醒狮麒麟店的几兄妹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随着年代的变迁,如今应采购者的要求,郭润棠还会采用亮片、彩纸和各种装饰品粘在狮头上,使醒狮更加威风凛凛。但他也坦承:“发扬光大由后生来了,试下创新,试不到就算了。”收入不高加上工作起来枯燥乏味,让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接近零,就连请普通工人也非常难,“我们现在的工人都是做了十几年的,工人非常难请,之前说初十上班,现在十五也还没上班,但你只能说同意。”

  对于未来的传承问题,由于是五兄弟姐妹合力经营,子孙也众多,郭姨显得不是很担心。“非遗就一定要传承下去,但现在他们大多刚毕业,有些在读研究生,有些在大企业做,月薪过万,暂时还不可能放弃来做这些。但等他们结完婚,生完小孩回来就可以考虑下,无论男女。”

  木屐制作

  红漆描花木屐,曾经的生活必需品

  在石龙,迎娶新娘传统上总喜欢在深夜,当接亲大军来到新娘家,新娘便会穿着红色木屐走出家门。新婚不久,新人的房间里就会出现两对小木屐,意为添子多福。曾经,在东莞时常会响起踢踏的木屐声,但如今已难觅踪迹。

  岭南地区潮湿多雨,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人们时常需要赤脚步行,很少有机会能穿鞋袜。而穿着木屐通风透气,还不会湿脚,非常实用。在岭南,穿木屐有五大好处:“南方地卑,屐高远湿,一也;炎缴虐暑,赤脚纳凉,二也;所费无几,贫子省屐,三也;澡身濡足顷刻遂燥,四也;夜行有声,不便为奸,五也。”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今粤中脾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着之……东莞尚绣花屐,以轻为贵。”由此可见,木屐以前在岭南地区备受推崇,东莞人更是热衷红漆描花木屐。

  除了实用,木屐还寄托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传统红漆描花传统木屐被广泛应用在东莞民间的喜庆大事,无论是新居入伙还是婚嫁生子,有着步步高升、一帆风顺、花开富贵、吉祥长寿等好意头的传统木屐,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东莞,石龙的木屐业最为发达,曾经在中山路经营木屐的店铺达数十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木屐逐渐被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工业鞋靴所取代。

  如今,在偌大的东莞,会做这种传统红漆描花传统木屐的,仅剩一人——石龙的梁锦泉。

  坚守超30年,描花考验画功

  “叮、叮、叮”,从“德和兴”醒狮麒麟店旁边的巷子穿过,走到小巷尽头,一间老房子里正传出铁锤敲钉子的声音,这里就是东莞如今唯一一间手工制作木屐作坊。梁锦泉介绍,要做好一双木屐需近20道工序,先是选好木材,根据木屐的厚度锯成木板,再在木板上画样,将屐形和后跟锯出成为“白胚屐”。下一步便是上色、画图案,画面花式越复杂,所用的颜料就越多,所需的时间也越长。由于需要等木屐干了再画下另一颜色,并且图案一定要对称,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当长。做一双屐一般需要两三日,如果遇到下雨天就要一个星期才能做好。

  梁锦泉是东莞市传统手工红漆描花木屐制作技艺传承人,今年57岁,自小对绘画和木屐制作有浓厚的兴趣,跟随老一辈的制屐师傅学习木屐制作工艺,至今入行超过30年。他回忆说,旧时东莞街头,时常可以听到大人小孩踩着木屐发出的踢踏声。很多父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为子女买一双新木屐,在年初一早上穿着到街上去踢踏炫耀。

  每次问起木屐的特色,他总是如数家珍。“大部分人买木屐就是图个好意头,所以木屐的图案一般为太阳、飞鸟、花这些,我做的传统木屐有四种花样图案。石龙这种全手工红漆描花木屐制作并不容易,画画极考验工夫,没有十年时间,很难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梁锦泉说道。

  不管能不能传承,会一直做下去

  随着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忘却和新式鞋的崛起,石龙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已经日渐式微。梁锦泉表示,自己近年来也会制作一些新式木屐,用体验更为舒服的牛皮做,销售情况也不错,但他还是觉得木屐很难创新。“木屐本来就是一种传统工艺,如果创新可能会失去传统的味道。”

  在梁锦泉的工作坊,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油漆味,大大小小的油漆桶堆放在地上,“我们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差,对身体是一种损害,所以我是很难胖起来的。”梁锦泉无奈地说。收入不多加上辛苦,让很多对传统木屐感兴趣的年轻人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他们来看一看,觉得太难了,最多学几天就不学了。不管能不能传承,只要我能做,就会一直做下去。”

  一双好的木屐,可以带来无限的欢喜,在人生的重要时刻,记载着命运的转折,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一生的悲欢。

  中山路上的德和兴醒狮店、新昌鼓店、石龙红漆描花传统木屐,这三个非遗虽然属于不同行业,但是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曾经辉煌,日渐式微。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同类型替代品的兴起都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对于未来,他们更多是“见步行步”,看似是一种选择,但更像是唯一的选择。德和兴醒狮店得益于庞大的家族,对手艺的传承表示乐观,新昌鼓店和石龙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则相对悲观。

  在中山路的街头,我们采访了不同年龄层的路人,老一辈对本地这几个非遗大多都略有耳闻,有些更能如数家珍。但年轻一辈仅有少部分有所听闻其名,关于其中的特色和文化却一窍不通。为了把这种传统文化保存下来,梁锦泉、郭润棠、叶任和均时常出入各类课堂教学,频繁亮相各大非遗活动传艺,教小学生在木屐上画画、如何制作一个鼓、狮子头的背后有什么涵义。这些非遗的传承者们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手工制作。每逢过年过节,醒狮采青,木屐声响,鼓声四起,伴随着一代代东莞人成长。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