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南方号里的惠州“非遗”传承人 巧手织梦匠心可传

2019年03月01日 13:4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惠州小金口麒麟队队长曾燕青。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惠州小金口麒麟队队长曾燕青。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原标题 从幕后走到台前,巧手织梦匠心可传

  南方号里的惠州“非遗”传承人

  如梦如幻的惠城区西湖灯会火爆全城,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引起不少人对惠州历史文化的兴趣。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客家文化,保留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方号·惠州矩阵有不少南方号聚焦和推介惠州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坚守和传承的故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龙门林村林万谷:盒箩制作技艺已有近千年历史

  “竹竿刀过细丝萱,檐下躬编绣锦鹓”。在龙门县龙城街道林村,逢年过节或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盒箩是必不可少的。林村盒箩久负盛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相传这一制作技艺已有近千年历史。2018年5月,林村盒箩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南方号“惠州发布”讲述了一个巧手织梦的故事。

  作为林村盒箩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林村村民林万谷从16岁开始编织盒箩,一编就是30多年。林万谷编织盒箩的手艺是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能接过父辈的“旗帜”,林万谷很是自豪。编织盒箩工艺复杂,初学时,光是刀工林万谷就学了几年。林村盒箩这一传统工艺,需经取料、剖篾、刮篾、编织等10多道工序,靠的是刀工,比的是匠心,非心灵手巧者不能胜之。

  靠着一把刀、一双手,林万谷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观实用的盒箩,并将这项传统技艺推向文创产品行列。传统的盒箩用来装生活用品,逢年过节或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盒箩常被用来装礼品。数年前,林万谷尝试把传统盒箩改造成更精致小巧的工艺品,并委托在当地景点做生意的人去卖,没想到一炮打响。随着龙门大力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游客选购文创产品,林村盒箩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目前,龙门甚至出现专门制作盒箩的工厂。

  惠城小金口曾燕青:麒麟舞高手多次走出国门展演

  麒麟舞起,锣鼓喧天。在省非遗(小金口麒麟舞)传承基地——惠城区小金口街道,节日前一段时间往往最是热闹,那时村里的麒麟队会在此集训。据了解,小金口麒麟舞于2009年成功申请省级非遗项目。小金口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曾燕青所在的麒麟队有20多人。曾燕青自13岁开始参加麒麟舞表演,16岁出师,曾带领麒麟队走出国门展演并获奖。

  “我们的麒麟比较圆润,舞动起来较灵活,而且我们的步伐是七星步,要倒八卦、穿九宫,与五行方位相生相息。表演时动如游龙,稳如古松,马要低、身要弓、手腕要活。”曾燕青介绍,麒麟舞头部动作是麒麟舞最主要的部分,需在最简单的动作中表现功夫的节奏感和铿锵有力,还需灵活生动地体现麒麟的喜怒哀乐。

  南方号“惠城发布”介绍,小金口麒麟舞又称“东江麒麟舞”,通过客家族群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以前比较保守,不传外村人和外姓人,现在外村、外省甚至外国人都教了。”曾燕青说,小金口麒麟舞不仅走出国门,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进行展演和交流,而且曾有马来西亚麒麟队前来小金口学习,近年来多次接待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冬令营。如今,小金口一带的客家人传承非遗文化,通过舞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门虎头坪何廖福:独门绝活闪烁诗意

  春节对于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虎头坪村民小组村民来说是最忙碌的时候。每到这时,村民会聚集在一起,利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手艺,为永汉、龙华、麻榨等乡镇的村民制作元宵节花灯。南方号“惠州文明”提到,虎头花灯是虎头坪村民小组的独门绝活,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都有不少本地和外地村民前来订做花灯。2015年11月,龙门县虎头花灯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遗名录。

  “虎头花灯看似构造简单,但由于全灯都由人工制作,最快也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非遗项目虎头花灯传承人何廖福说,虎头花灯由宝盖、球形骨架、长灯带组成。花灯制作要求每一面都呈五角形状,是清朝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做法,这也是虎头花灯的独特之处。虎头花灯以竹、线、纸为主要材料,主要包括扎架、卷制灯带、制作灯斗与凤鸡、剪刻彩纸、裱糊组装等多道工序。灯扎好后,将其抛到高空,掉下来不散架,才算合格产品。

  村民齐聚制作虎头花灯不仅增添了节日浓厚的气氛,还传承了祖辈百年手艺与非遗文化。盛于清朝的虎头花灯是虎头村民小组的独特灯彩,重在以虚拟手法写意,造型结构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意象,蕴含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寄托族群繁衍延续、生生不息的愿望而富有人文价值。因此,在龙门很多村落的祠堂都能看到虎头花灯的诗意闪烁。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