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跨界融合各展妙招 广东新生代接棒非遗玩出国际范

2019年03月07日 11: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跨界融合 各展妙招

  新生代接棒非遗玩出“国际范”

  不久前的广府庙会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聚在羊城北京路,以多元共融的方式与大都市共同生长碰撞,充分展现传统之美。广州部分非遗项目的年轻一代传承人,接过父辈或老师的大旗,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把非遗融入时尚生活,以新玩法和新理念让非遗活起来。

  西关打铜传承人苏英敏、广州彩瓷传承人许珺茹、粤语讲古传承人彭嘉志等非遗新生代跨界融合,联合发起广府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群“脑洞大”、玩转互联网的年轻人颠覆了大家对传统非遗的刻板偏见,他们与“非一代”之间有冲突、有矛盾,也有和解。因为同样的热爱,他们是家人,也是师徒,更是知音,在这场非遗跨界的实验中,他们各有妙招。

  “希望接下来十年能让非遗跟更多行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合作,令其他非遗项目也有一个参照物,这是我从现在开始正在做的事情。”苏英敏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堃媛 宋金绪 杨逸

  传承▶▷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许珺茹跟着父亲许恩福学习快20年了。在今年的广府庙会上,她身怀六甲,依然挺着大肚子在现场演示广彩创作。2月22日那天下着雨,在北京路中段的广彩展示摊位前,十几位街坊打着伞围在一起,74岁的广彩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许恩福和许珺茹都在瓷器上描绘图案,不时抬头与街坊打招呼。

  那几天,许珺茹忙得不亦乐乎,接受各媒体的采访,为街坊讲解,以前上过广彩课的中小学生也纷纷前来探班。许珺茹连续多年参加广府庙会,“我们希望尽量多地吸收各界的建议,收集相关资料,把我们的产品推向社会,让更多人知道,不断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调整自己的作品。”

  出生于广彩世家的许珺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启蒙和熏陶,“我会觉得广彩就是我血液里面流淌着的东西,有时候开玩笑说,我在我妈妈肚子里已经有胎教了。”但是她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白领的工作,并没有继承家传的事业。

  2000年许恩福退休了,看到父亲依然在低谷中坚守广彩事业,许珺茹深受感动,于是辞去了白领的工作,继承父亲的衣钵。这让许恩福倍感欣慰。几年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许珺茹越来越感受到广彩的希望,“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广彩要传承下去,应当让更多中小学生和年轻人了解广彩,热爱广彩。”

  从2006年起,许珺茹与父亲共同参与“广彩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一般中学以上的活动是父亲为主,我为副,中学以下的活动我为主,父亲为副。父亲说,越是年纪小的孩子越喜欢漂亮的女老师。”在培训学生的同时,许珺茹还为中小学老师办起培训班,让更多的老师去传授广彩文化。

  许珺茹自己也在不断进修。2010年,许恩福在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设立广彩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许珺茹成了他的学生。“这些年,我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断转换角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广彩传承下去。”许珺茹目光坚定。

  被称为“广州最年轻的讲古佬”的彭嘉志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广府家庭,从小就喜欢听外公转述的“讲古”和外婆的西关往事,上初二时更是不顾家人反对拜“颜派”评书艺术掌门颜志图为师,正式步入讲古生涯。25岁成为粤语讲古市级非遗传承人。

  近距离接触到讲古的彭嘉志格外兴奋,他一字不漏地记录下师父在台上说的每一句台词,反复模仿师父的腔调和语气背下来,常常研究到深夜。上了大学后彭嘉志愈发“变本加厉”,师父讲古的全过程他都要录下来。大学毕业,他如愿成为了一名职业讲古人,转眼10多年过去,彭嘉志已经录制了3000多集粤语说书视频。

  和许珺茹一样,彭嘉志也不断到学校中讲课,在每年的授课中,他的学生多达3000人。2016年,他收下了22个徒弟,这些徒弟大多来自他授课的学校,或是比赛中涌现出的好苗子,小的刚上小学,大的则在念初中。“虽然现在从事粤语说书的人不多,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组建起像‘德云社’一样的社团。”

  创新▶▷

  “大刀阔斧”走品牌化道路

  接手“天程铜艺”之前,苏英敏在外摸爬滚打了10多年,摆过地摊、当过洗车工,一副“古惑仔”的模样。回到铜器店后,苏英敏对“铜”却异常认真:“我跟铜结下了生死之交,我跟我爸一辈子都不会合作,但是我们方向是一样的。”

  父亲苏广伟觉得,打铜要面对街坊的需求,生产街坊买得起的产品。苏英敏并不这样看,“打铜除了做传统民用产品满足街坊需求外,还得在恩宁路把铜文化的品牌做起来。”苏英敏定制了1000个暖水壶,顶级的定价2800元,其次580元,推出后果然大卖。转变了销售思路后,苏英敏在短短时间内把店面从4平方米做到40平方米,还带动左邻右舍转行做起了铜器。

  2010年的恩宁路已经成了“铜器一条街”,走两三步就能看到一家铜器店,最多的时候达到十多间,打铜的人群也渐趋年轻化。苏广伟开始理解了苏英敏的想法。“自己坚持十年做铜器,无非是想把广州传统的铜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但传承发扬不是单凭一把锤每天敲打就可以,还要看产品能否满足市场。”在他眼里,苏英敏传承了他对铜的这份信念,远比传承一门技艺更加可贵。

  尝到了做“高端产品”的甜头后,苏英敏又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进军广州国际奢侈品展。国外知名品牌很多都是手工,苏英敏坚信中国铜器也绝对有资格。为此,他专门去日本学习“一体成型”锻造技术,提升“西关打铜”的制作技艺,接二连三制作出全球最大2.3米高无焊接黄铜鸟笼、拇指大小的铜制茶壶、全国首创铜麻将,与兰博基尼、法拉利等品牌同台亮相。

  为了保证自己的手工生产链,苏英敏三顾茅庐请来6位老铜艺师傅,高薪聘请他们重新“出山”打铜。这些师傅散落在广州各处,老的80多岁,年轻的也有60多岁。不出所料,这些产品一出,“天程铜艺”一下子火了起来。不仅年轻人有了兴趣,50、60后对于铜的集体记忆也被激发。

  虽然自家铜器一度引得“哄抢”,但一个小插曲让苏英敏有所触动。一位老奶奶专程从花都来店里,想买一个铜壶,看到价格580元有些失落:“是不是你现在名气大了,东西就卖这么贵?”

  苏英敏心里有点难受,自家都是做纯手工铜器,数量不多,价格确实很难降下来。为了让大众买家也能满意,苏英敏给自家产品开发了几个不同的子品牌。“比如‘一铜天下’做传统的实用物件、‘妙璋’做有收藏价值的产品、‘铜声铜器’则是做半手工和机械量产的大众消费级产品,这样180块钱也可以买到一个铜壶。”

  当收音机成为记忆,粤语讲古也随着信息化洪流逐渐淡出老广的视野,靠近濒危的边缘,彭嘉志只能更加努力地演出,增加“粤语讲古”的曝光率。2007年进入广东电视台当主持后,彭嘉志一度接了10档节目,让更多不能到现场的观众从电视荧幕上感受这门传统艺术;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后,彭嘉志还要匀出更多时间给书场和学校,每天上午花2个小时录制节目,接着去书场和学校演出、演讲,回到工作室后写台本到深夜,凌晨两三点到家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

  “我们这种艺术形式最初是面对舞台,最终也会回到舞台。剧场化是唯一的途径和出路。”于是,彭嘉志开始在说书方式上下功夫,正式说书之前创新性地增加一段热点评论,他认为公众人物应多一份社会责任感,宣扬正邪之辨,用艺术的力量感染人。

  融合▶▷

  创新跨界合作方式

  在广府庙会等传统节日上碰面越来越多,许珺茹、苏英敏、彭嘉志等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有了更多的跨界合作的想法。2017年9月,在越秀区的支持下,9名非遗新生代共同发起成立广州广府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汇集了粤语讲古、广彩、宫灯、西关打铜、通草画、古琴、饼印、榄雕、剪纸等9大非遗项目,意在整合广府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人生活与审美的需求,从文创、演艺、节庆、教育等多方面活化非遗。

  “我们会采用微视频等现代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同时也在尝试网络众筹的方式,推动不同非遗项目的融合,未来我们希望更加主动地走向市场,挖掘传统技艺与时尚生活的契合点。”许珺茹笑意盈盈。

  从2017年开始,许珺茹把目光投向海外,她前往法国巴黎、里昂等城市,希望推动广彩在海外的传播与合作。2018年6月,她再次来到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新颖的展示布置方式再现当时的生活状态,这让她备受启发,“我们希望今后进一步推动广州的非遗新生代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向来思维敏捷、干练的苏英敏也打起了“跨界”的主意。在2018年的广府庙会上,苏英敏推出了一批“好意头”的铜器,比如为铜算盘取名“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为手打铜壶取名“饮水思源”,还有一件名为“机会”的爆款铜艺打火机。

  “这件全手工铜艺打火机不只有打铜技艺,还融合了通草画、木雕多种非遗元素。”翻开打火机的包装盒可以看到一张通草画二代传承人苏昕的作品,上面画的正是苏英敏和苏昕的头像和打火机的名字,别致精巧。

  苏英敏最近的一项跨界尝试是在阿里巴巴支持下打造的一款“铜灯”,和广式红木宫灯非遗传承人罗敏欣、卢碧瑶母女合作,用铜嫁接传统木质宫灯,在灯面上融入了粤语的经典词语,专门针对90后和00后的市场。这款宫灯也是苏英敏用机械结合传统手工的一次新尝试,目前还没有开始销售,但是他对这款产品信心满满:“我们的铜艺要与各种非遗技艺抱团取暖,这样传播非遗文化才能事半功倍。”

  除了跨“非遗”,苏英敏对未来还有更大胆的设想——跨行业。他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准备带动铜文化介入餐饮、国医和建筑行业。“从传统认识来说,铜制品就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那从餐饮的角度我会把铜引入到餐馆的炊具、容器中;在国医馆,铜可以凭借天然的‘杀菌力’成为洗脚盆、刮痧棒、艾灸棒的材质;建筑装饰同样可以融入铜的配件,比如复古的瓦片,这在江浙一带早有先例。”

  彭嘉志也开始思考如何把讲古推向市场。经推荐,他加入越秀区的“非遗精品IP库”,并成功对接上江苏湛蓝影视和广东新世纪出版社,联手打造了一套《童说岭南:听彭嘉志讲古仔》绘本,并成为越秀区少年宫和教育路小学、大南路小学、大元帅府小学等学校的乡土教材,年销量达6万册。

  “粤语说书应该重归市场,放手让它发展,如果市场喜欢,粤语说书自然就能活化、复兴,更不会后继无人。”在跨界融合的道路上,彭嘉志越来越找到感觉,他希望在广府汇这个平台上继续寻求说书市场发展的契机,让粤语说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