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福建霍童麦芽糖记忆:甜蜜的老手艺

2019年04月10日 10:4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林传星双手拿着木棍,不停地缠绕拉扯放置在特制木钩上的麦芽糖浆,直到麦芽糖浆变为乳白色。这道重要工序叫“拔糖”。
    林传星双手拿着木棍,不停地缠绕拉扯放置在特制木钩上的麦芽糖浆,直到麦芽糖浆变为乳白色。这道重要工序叫“拔糖”。

  霍童麦芽糖:甜蜜的老手艺

  本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颜凑 周思颖 摄影报道

  味道是一种记忆,如影随形。

  如果你是上世纪60年代或者70年代出生的人,在你的舌尖记忆中,最甜蜜的可能莫过于麦芽糖了。还记得小时候,每每听到“当,叮叮当”的声音从街头巷尾传来,小伙伴们马上捧起家中早就收集好的废铜烂铁、牙膏皮、鸡鸭鹅毛等,去和卖糖师傅兑换麦芽糖,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满嘴香甜。

林传星的妻子孙巧瑶把麦芽糖包裹酥脆的花生等配料揉搓拉成条状,再用剪子斜剪成块状。
林传星的妻子孙巧瑶把麦芽糖包裹酥脆的花生等配料揉搓拉成条状,再用剪子斜剪成块状。

  然而,记忆里的那份甜蜜随着我们长大消失在时光深处。在现代机械化制糖工艺的冲击下,制作成本高、工艺繁杂的手工麦芽糖作坊越来越少,这项传承了上千年的工艺面临着生存危机。

林传星手工制作各式品种的麦芽糖。
林传星手工制作各式品种的麦芽糖。

  然而,在宁德蕉城区霍童镇古街,52岁的林传星仍坚守着这门手艺。他十几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古法制作麦芽糖,继承了家族制糖技艺。手工制作麦芽糖看似简单,但制作过程繁杂且辛苦。要手工制作一桶10多公斤的麦芽糖浆,须先将小麦经过10天的发芽再到蒸煮、发酵、去渣取汁,然后将汁液放置到土灶上的大铁锅中,连续熬煮一天一夜,柴火不熄,再到最后的“拔糖”,全程总共10多道工序。

新出锅的麦芽糖浆呈琥珀色,晶莹剔透,香气扑鼻。
新出锅的麦芽糖浆呈琥珀色,晶莹剔透,香气扑鼻。

  “熬煮过程费时费力,我们夫妻俩要配合默契、轮流上阵,一人休息,一人守在灶旁,这样熬制出来的麦芽糖浆才原汁原味。”林传星说。

熬制糖汁需要土灶恒温,林传星的妻子孙巧瑶要守在旁边片刻不停地搅拌翻动,直至呈深褐色的胶状。
熬制糖汁需要土灶恒温,林传星的妻子孙巧瑶要守在旁边片刻不停地搅拌翻动,直至呈深褐色的胶状。

  其中,“拔糖”最为讲究,直接影响成品麦芽糖的口感,这全靠制糖艺人的经验控制。只见林传星双手拿着木棍,不停地缠绕拉扯放置在特制木钩上的麦芽糖浆,这就叫“拔糖”。通常都是根据糖浆的颜色、手感等,靠适当地加水来进行控制的。“拔糖”大约需10多分钟,直到麦芽糖浆变为乳白色,这道工序才结束。

林传星的麦芽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与购买。
林传星的麦芽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与购买。

  “拔糖”工序后,在乳白色的麦芽糖浆上撒上炒好的花生、芝麻等配料,揉搓拉成条,并切成不同的形状,进行售卖。

林传星手工制作的花生馅麦芽糖是当天最好卖的一种。
林传星手工制作的花生馅麦芽糖是当天最好卖的一种。

  “今年春节,在霍童古镇,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麦芽糖是年货中不可或缺的。那时一个月还能赚个一两万元,平时的生意就不太景气了,每个月只能赚3000多元,勉强维持生计而已。”林传星说。

  如今,智能现代化机器正逐渐取代繁杂工艺。坚守和传承民间老手艺,需要更多像林传星这样的手艺人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