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粤剧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粤港澳共同创作文化新果实

2019年05月06日 10:4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摄
    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摄

  人文湾区 地域相近 文脉相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童丹、刘鹏飞、王纳、申卉

  5月,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多个文化盛事,包括搭建共议美食文明对话平台的广州亚洲美食节,以及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多元文化和谐相融彰显出湾区文化软实力。

  4月上旬,来自香港的港大同学会书院广州历史文物学习团成员聚集广州,倾听南越王宫博物馆考古专家讲述陶片分类方法,并亲身体验陶片分类的乐趣,而类似的这种大湾区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每个月都在进行着。那边厢,广州粤剧院出产的粤剧每月都在香港、澳门剧院上演,与港澳剧院合作模式也已从排演到共同创作。

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编织作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摄
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编织作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摄

  大湾区城市群中,既有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也有具有国际范的大都市;既保留了两千多年来留下的珍贵遗产,又展示了国际大都市前进进程的全新风采,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日趋频密。

  交流模式多样化,从简单的你来我往,向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努力。广东、香港、澳门地域相近、文脉相亲,共同的岭南文化基因让共建“人文湾区”具有坚实的文化和社会基础。

  粤剧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正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作为拥有5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群众基础、极具岭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已成为粤港澳三地的重要文化交流桥梁。

粤剧私伙局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上表演。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摄
粤剧私伙局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上表演。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摄

  广州粤剧院的粤剧剧目每个月都会在香港、澳门的剧场上演并成为“爆款”。“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同根同源,以粤语为母语,老百姓对粤剧都喜爱有加,所以在人文湾区的建设中,我认为粤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告诉记者,作为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粤剧本身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相当好的基础。他以香港为例,香港的剧院每天晚上至少有6场粤剧演出,而广州粤剧院每个月都有粤剧在香港演出。有数据统计,在过去三年里(2016~2018年),广州粤剧院多次组织剧团到港澳进行粤剧交流,其中赴香港97批、2028人次、159场,赴澳门23批、609人次、29场。

  叹一盅两件、看一场粤剧,是在以粤语为母语的湾区城市内生活的共同模式。佛山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以粤剧为甚。“粤剧并不高冷,在大湾区城市内走的是亲民路线。”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佛山粤剧院连续7年与香港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了《李清照新传》《金石牡丹亭》等粤剧精品剧目,深受香港市民喜爱。佛山粤剧院去年多次赴港演出且每场爆满,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粤剧审美需求。

  古老的粤剧是萦绕湾区人耳际的乡音,2019香港艺术节与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联合制作推出的新版粤剧《百花亭赠剑》将在两地上演,为粤剧传承注入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佛山彩灯照亮岭南文化

  每年五月初五,佛山大沥盐步老龙总要带着乡亲父老的情谊到广州荔湾泮塘探亲,这延续了400多年的习俗恰恰说明了广佛两地间龙舟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每年12月,一场展示佛山城市魅力和文旅资源的“香港·佛山节”在香港举行,开创“香港+佛山”两地交流的新模式……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佛山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文化印记有太多的相似,这些相似的文化印记在千百年来的交流碰撞中已经深深融入各大城市的发展脉络里,让佛山文化在湾区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表演中的广东粤剧院大师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表演中的广东粤剧院大师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2月1日晚,在广州越秀,彩灯制作者刘健尧在朋友圈里发出写有“荔湾”字样的彩灯牌坊,并配上“感谢”二字。在每年春节、元宵及中秋等传统节日里,广州各区的灯会以及公园里装饰的彩灯也是少不了佛山彩灯的身影。可以说,佛山彩灯已经是广州扮靓节日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不仅仅局限于广州,佛山的彩灯还走向了大湾区其他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文化交流也带动了文创、文旅产业的发展。澳门的广府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新近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澳门4名申报者入选,其中就有南音说唱的区均祥。如今,澳门已有7人获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澳门特区政府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到粤、港演出和交流。

  粤港澳共同创作文化新果实

  共建人文湾区,就是要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纲要》尤其指出,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表演中的广东粤剧院大师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表演中的广东粤剧院大师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在与香港、澳门合作方面,余勇告诉记者,目前与港澳剧院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模式已经从以往与社团、剧社合作排演传统剧目,到如今两地剧团共同创作粤剧剧目,深化粤剧交流与合作。“香港粤剧编剧李居明已跟我们合作创作了十几部经典粤剧剧目,如《二郎传奇》《大唐胭脂》《秦王孟姜》,我们每年都会有一到两部新戏的合作。”他解释,香港的优势在于剧本和资金,而广州的优势在于班底,因此在这些原创剧目中,演员大多来自广州粤剧院,网罗了粤剧界最当红的粤剧名伶,如梅花奖得主欧凯明、黎骏声、陈韵红、崔玉梅、吴非凡等,由此掀起粤剧新浪潮。

  “我们原以为现代戏对于港澳观众的吸引力会小一些,没想到2015年,我们红豆粤剧团的《刑场上的婚礼》在澳门文化中心演出时,很多观众看得流眼泪了,一边擦泪一边喝彩。”余勇感叹。此后,广州粤剧院的许多创新剧目都会在澳门演出,如《南越宫词》《孙中山与宋庆龄》等等,包括如今进入二次修改阶段,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挺同志为主要人物的原创现代粤剧《初心》也计划到澳门演出。

  而佛山粤剧院在2017年推出的粤剧《香花山大贺寿》,便云集了广佛江等地108位演员,其中梅花奖得主就有15人,掀起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广西等地粤剧界发掘和保护粤剧的高潮。

  余勇说,针对粤剧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实际,建议搭建粤港澳三地粤剧艺术合作平台。由粤港澳三地文化部门牵头,粤剧院团、基金会等单位为实施主体,充分发挥粤剧的城市文化驱动作用,全面深化粤剧演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每年开展粤剧合创剧目不少于2部。“需要在剧目合创、历史理论研究方面都打通机制,建立合作平台,共同弘扬传统文化。”

  湾区悄然掀起文创风

  进入五月,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两场文化盛会,包括广州亚洲美食节和“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深圳文博会。香港也是充满艺术气息,香港艺术节、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均已纷纷登场。

  去年10月,佛山祖庙叶问堂在升级后开放,吸引了来自广州、香港等地的咏春弟子参与。每年一度的“世界咏春大赛”“世界洪拳大赛”都吸引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参与。作为南派武术的高地,佛山拳种众多,由佛山走出去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各地发展的“佛山弟子”众多,他们在各地开馆授徒,让佛山功夫文化深入人心。而由随着功夫文化一起流传的还有醒狮文化,殊不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每逢开业、节庆等时间,总会看到醒狮祝贺。由此,又带来了狮头、狮扎文化的传播和扎根。

  说起文化交流带动佛山文创发展,不得不提及佛山祖庙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佛山祖庙博物馆游客服务部主任支中文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文创产品设计方面,博物馆充分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资源,通过组织举办文创设计大赛等模式开展设计工作。通过香港版权博览会、广州版权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等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平台,寻求与文创产品设计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博物馆对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究、组织,对馆藏文物、古建筑群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为设计人员提供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和设计创意思路,设计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创IP形象和产品。

  如今,佛山祖庙博物馆通过授权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中山等大湾区内企业,将设计好的产品设计稿交由授权合作的企业投入生产。

  每年在佛山举行的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合作提供了平台。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非遗盛会,在形成长效机制后,或将成为粤港澳文化交流甚至国家级非遗展示交流平台。佛山借助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国际化、高水平工业设计,对接大湾区各市丰富的制造业业态与庞大的消费市场,推动形成“佛山非遗+港澳设计+湾区市场”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合作。

  深圳非遗保护有特色

  深圳展现了与湾区其他城市不同的文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深圳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了解到,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类别。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类所占数量最多,包括“沙井蚝民生产习俗”“大盆菜宴”“南水姊妹节”等77项。

  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非遗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农业、渔业消失的话,首当其冲的则是“渔网编织技艺”“疍民婚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技艺后继无人等原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

  据悉,目前深圳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000多条,发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233个,有一批比较有价值的项目已被分别列入区、市、省、国家级保护名录,包括市级以上名录59项,省级以上名录36项,国家级名录8项。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舞蹈类数量占据一半,其中麒麟舞最为常见,在深圳的客属地区至少有五十支麒麟队。值得一提的是,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沙头角鱼灯舞”还是联系深港的民俗艺术桥梁。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每年有2300多家企业参展,10万多种项目产品参与展示交易。每一届的文博会上专门设有香港、澳门展区,向世界集中展示当地的“衣食住行”文化和设计成果。

  不仅是音乐、戏剧、舞蹈等演艺节目的交流,大湾区的设计力量也展现出蓬勃实力。2018年深圳设计周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设计活动,重点展示了来自大湾区11个城市设计师的作品。大湾区的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活动、展览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使得艺术、音乐等可以互动交流。

  除了时尚、国际化的文化交流方式,深圳地区本土的非遗文化也在被挖掘和保护。

  深圳地区自古流行一种造型轻巧、帽檐飘着布帘的客家凉帽。这种凉帽本是客家女人戴的,后来罗湖、福田和新界的“围头村”讲粤语的女人也戴上了。客家凉帽凉爽、轻便、美观、实用,深受深圳、惠州、东莞、港澳地区乃至海外客家妇女们的喜爱。

  客家凉帽戴在头上,从帽穗颜色可以区分是未婚还是已婚,其历史可以上溯至宋代,据说跟苏东坡有关。深圳客家凉帽制作最负盛名的是龙岗区布吉镇甘坑村,已有200多年的凉帽制作历史。20世纪50年代,甘坑村被定为全省唯一凉帽外贸生产基地。

  后来,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以廖虹雷为首的本地文化人奔走呼吁,甘坑凉帽工艺相继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村里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湾区广角

  余勇,广州粤剧院董事长

  发展粤剧文化旅游产业

  近5年来,深圳、东莞以及广州的黄埔、南沙等周边区域,粤剧演出市场逐渐复苏。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创作优秀的原创作品,加大力度推进粤剧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

  而在创作精品的背后,优秀人才的集聚必不可少。可以借鉴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研究及实践,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迈入新时期之际,加强三地粤剧交流与合作,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一是搭建以广州为主导的粤港澳大湾区粤剧发展联盟。每年召开大湾区粤剧发展联盟年会、粤剧发展高峰论坛、湾区粤剧精品剧目展演等活动;鼓励各类粤剧演出团体、研究机构、高校等介入合作,全方面推进粤港澳粤剧事业发展。二是以粤剧为主,推动粤港澳文化“走出去”。在加快三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基础上,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融合创新,实施文化“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弘扬粤剧艺术。三是大湾区粤剧文化旅游整合推介。探索发展粤剧文化旅游产业,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旅游产业统筹规划,整合串联三地分散的优质粤剧旅游资源,培养面向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旅游客源,共同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粤剧旅游中心。

  梁国澄,佛山文化专家,佛山市博物馆原馆长

  广佛合力造“文化归处”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佛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城市。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佛山文化影响力最大的是粤剧、武术、醒狮、粤菜、龙舟、水神文化,这几大文化元素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的存在,它们的根源便是在佛山,而从明代开始,佛山文化便辐射影响着粤港澳地区文化的发展。

  未来,佛山文化如何能发挥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展?岭南文化的发展历史赋予了佛山文化与生俱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岭南文化的两大巨头,广佛在经济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极点之一,在文化上同样重要。两地通力合作形成的“文化归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家园所在。

  7旬老人守护本土文化

  大湾区内总有一批人在默默地为弘扬岭南文化而努力。他们或从事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工作,或利用业余的时间在民间搜寻着历史人文的蛛丝马迹,积极挖掘、保护文物古迹,或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著书立说,希冀以一己之力为岭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留下点什么……年逾7旬的老人廖虹雷就是其中一分子。

  廖虹雷今年73岁,年轻时是一位知名乡土文学作家,退休以后,他转向了研究本土民间文化,他用双脚踏遍了深圳所有的古村落,采风问俗。随着深圳特区建设,城乡之间的变化翻天覆地,传统的民俗文化面临着危机。于是他将目光投向深圳的民俗文化,四处奔走,参与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包括参与组织挽救百年老字号品牌“合成号”和客家凉帽等大型民俗活动等。

  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廖虹雷动情地说:“我曾走访好些深圳的数百年古镇老村,几年后重访,发现古树、古桥、古塔、古井、古牌楼、古碉楼、古祠堂和古民居不同程度地被拆毁,甚至被夷为平地,令人揪心。”廖虹雷说,“我可能无力留下古村旧宅,但可以坚守深圳民俗这一块领地,研究、整理、出书,甚至通过举办一些大型民俗活动,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同时,通过年复一年的传统文化浸润,增强族人的文化自信,维系海外亲朋的血缘联系,营造和谐而美丽的家园。这,也许是一个坚守本土文化老人的心愿。”

  在廖虹雷的坚持下,凉帽非遗项目成功入选深圳市和广东省的非遗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