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广州剪纸传承人练晓红:为非遗保护鼓与呼

2019年05月23日 11:0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省人大代表、广州剪纸传承人练晓红: 

  守护传统文化之魂 为非遗保护鼓与呼

  代表联络站

  在荔湾湖公园一处花团翠绕的四合院中,(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剪纸传承人练晓红的工作室闹中取静,宫灯、博古架、西洋窗……在传统岭南风格的摆设中,练晓红凭着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将这里变成了创作、教学、推广剪纸工艺的“根据地”。

  作为一名广州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年轻的练晓红每日奔波在艺术创作与教学推广的第一线,身上有着继承弘扬这门传统技艺强烈的使命感。成为省人大代表之后的她,在履职工作中也常常呼吁各界重视支持非遗保护,希望感染动员身边更多人,参与这项留住文化根魂的事业中来。

  忧心“无人剪纸” “艺二代”入行

  练晓红的剪纸“家学”深厚,父母是广州剪纸工艺大师李笑玲和练汉锋,他们创作出许多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剪纸,因制作精良、风格鲜明而蜚声省内外,被多家机构收藏。

  生活成长在剪纸艺人家中,练晓红从小耳濡目染,很小就有艺术天分,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动漫公司,与此同时也在工作之余帮助母亲从事剪纸创作和教学的辅助工作。

  近年来,与其他非遗所面临的困境一样,剪纸也同样遇到了如何发扬光大的时代难题: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传承能力较弱,部分有传承能力,但是人数较少。

  随着父母年事越来越高,这门手艺后继无人的危机让练晓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剪纸艺人的后代,如果连我都不继承,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决心继承父母事业的练晓红辞去了收入优渥的工作,她一边埋头在史料书籍中,收集整理归纳典籍中关于剪纸的记述,不断加深自己对这门古老技艺的理解;一边醉心钻研剪纸工艺,四处拜师学艺,并通过创作磨练手艺。

  与名声较大的北方剪纸不同,广州剪纸注重运用国画线条的律动、阴阳结合的均称和西洋画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练晓红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了现代和地域元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多幅作品获海内外大奖。

  急病倒下后倾力剪纸教学

  “我时常担心,我们的剪纸手艺有一天只能通过旅游时的导游介绍来了解、想象。”投身剪纸事业的前几年,练晓红工作拼尽全力、废寝忘食,恨不得把一天掰碎了来用,“一旦创作起来,一坐就是一下午。”

  直到2013年练晓红因脑溢血突然倒下,由于病情危急,她被送进了ICU一周多,“当时感觉只能听得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这场大病也让练晓红陷入了思考:单枪匹马的冲锋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动员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到广州剪纸中来。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住院时有孩子拿着装有糖果的剪纸送来。“这不仅意味着孩子们的心意,也说明他们是真心喜欢剪纸。”深受感动的练晓红决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剪纸教学中,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团队。

  现在除了每周两天用于创作之外,练晓红的剩余时间几乎都用在教学、讲座之中。而为了更多普及剪纸艺术,她的团队逐渐壮大,培养了多名学徒。

  如今,随着各界对非遗传承日渐重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剪纸等手工艺列入课程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剪纸历史、掌握技艺,练晓红在教学中不仅讲述剪纸历史上的逸闻趣事,还现场示范剪纸技巧,常常引起学生的惊叹。

  呼吁设立非遗旅游路线

  虽然这些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剪纸技艺保护开发的条件大为改善,但自力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承接政府订单之外,练晓红也一直在探索剪纸的跨界创作,把剪纸艺术融入到香薰蜡烛、服饰设计等文创产品开发中。

  剪纸艺术发展的困境也是非遗保护现状的写照。当选省人大代表之后,练晓红时常站在行业的角度思考:如何吸纳集聚人才,推动非遗保护永续发展。

  在今年的省两会期间,她提交的建议呼吁建立非遗活性旅游线路,希望通过将适宜的非遗转化为旅游产品,为非遗保护的自立自存趟出一条新路。

  “做好非遗保护,建设传承基地和传习场所是必须而急迫的。”练晓红说,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局限,一些地方的非遗传承工作不能长久地维持,而将之纳入旅游路线则恰好能为保护推介提供窗口,搭建平台。

  在练晓红看来,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民俗消费、手工艺制作等旅游产品也逐渐受到游客喜欢。通过设立非遗旅游路线,吸引游客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打卡”学习,连线成片、串珠成链。在领略当地美好风光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看一段舞、听一支歌、了解一个民俗,亲手制剪纸、广彩,参与广绣等,游客就有了难忘的非遗旅游体验和记忆。如此一来,既可以保障和提高传承人的生活水平,使其安心传授;也使当地民众增加收入,能激发他们参与保护非遗的热情。”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