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华人厨师:用美食迷住食客 让世界爱上中餐

2019年08月02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华人厨师,让世界爱上中餐

  郑雨珂

  在美国纽约法拉盛的殷老头火锅店里,一桌当地食客正对着眼前一大锅红油辣子无所适从,火锅店老板殷正权笑着走来,手把手地教他们用起筷子。他说:“不会用筷子就无法享受火锅的乐趣,眼看着热腾腾的美味,用筷子却‘挝手挝脚’的(手不灵巧),拿不稳、奓不开(分不开),那真是一个尴尬、一个急!”

  一片笑声中,当地食客终于用筷子品尝到了川渝美味,跑调的四川话夸赞着“巴适”、“安逸”,其乐融融。

  海外中餐馆生意越来越火

  殷老头火锅店的老板殷正权是重庆人,2003年到美国后从事专业厨师工作。虽有一技之长但苦于没有资金,直到2017年在美国川渝同乡会的帮助下,他才开起了火锅店。

  “当地华人是主要顾客。”殷正权说,“但是火锅的吃法、味道和菜式让其他族群的顾客也很新奇。”

  近年来,在全球各地,制作中华传统美食的餐馆越来越受到欢迎,华人厨师在海外大展身手,让华侨华人重温家乡味道,更让世界品味和了解中华美食。

  在匈牙利,华人厨师就地取材做出“思乡味”红烧多瑙河鲤鱼;在希腊,冬瓜海参汤成了珍馐美味;在加拿大,铜锅土豆焖饭是一道吸引众多食客的云南佳肴;在安哥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一解华人思乡情……

  不同地区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新趋势。美国传统中餐馆由于从业者退休无人接班、工作太累和利润低等原因日渐式微。而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中餐馆生意蒸蒸日上。

  “独门绝技”迷住当地食客

  华人厨师带着中华传统美食的制作手艺走向世界,创业经营的艰辛三言两语实难概括,缺少原材料、不合当地口味、语言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因素都给他们出了难题。

  但依靠勤劳灵巧的双手,华人厨师逐渐摸索出因地制宜的经营之路,开起了一家家各具特色的中华美食餐馆。

  殷正权每天花几个小时亲自熬制火锅底料,力求让客人吃到原汁原味的重庆火锅。他说:“大家都晓得在美国做餐馆的老板是最累的,一天工作时间绝对不低于十八九个小时。”

  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有家包子铺,店主金绍南从16岁起,在北京西四包子铺做学徒,1992年他将地道北京味带到澳大利亚。从业40年来,他练就了独门绝技——包子馅的调制全靠他的手感。

  金绍南说,希望通过小小的包子,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到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

  跨文化背景下,聪明的华人厨师也尝试对中华美食进行融合和改变,来适应当地食客喜好。

  芝加哥最繁华的地区有家十分火爆的兰州拉面馆,许多人慕名而来。为了保持劲道的口感,拉面师傅王红军找了五六种面粉反复比对,最终选择了颜色适中又口感好的;汤底也改得适合当地人口味,面汤还要营养丰富。他的小餐馆,现在每天能卖出300多碗拉面。

  “吃出了妈妈的味道”

  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吃到中华传统美食不只是一饱口福,熟悉的味道更承载着他们对祖(籍)国的思念,“吃出了妈妈的味道”是对华人餐馆的高频点评。

  王红军18岁起独自在外打拼,他说:“做拉面不仅是我毕生的事业,更寄托了我对兰州的思念和幼时与亲人的记忆。”

  纽约法拉盛小吃街上有家老周烧烤摊,有一年,一个素不相识的华人女孩吃到老周烤的羊肉串后哭了,一问原来是想家。老周被女孩感动,咬牙用攒了多年的积蓄将烧烤摊升级为全羊馆,引得当地更多华人成了忠实顾客。

  让世界上更多人品尝中华传统美食的同时,华人厨师也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

  美国中餐馆的新发展方向是有特色和提高档次。很多华人餐馆的店面装修别具一格,古典风、民族风、山水风等,都让中国元素成为异乡的一道美丽风景。

  华人厨师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中华美食的魅力通过他们折服了更多异国粉丝,中国美食文化从他们手上流向了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