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赴日游记——与旅日华人艺术家身心相通的邂逅

2019年08月09日 16:1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8月9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近年来赴日自由行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日本发展,他们在日生活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文中便记录了中国艺术家在赴日自由行时邂逅的一位华人艺术家,两人进行了一场身心相通的艺术交流。

  从北京直飞来到东京,因为天热的原因,只能晚上出来看看夜景。所以,尽管来到东京已经两天了,可我对东京的认识却仅限于我所住酒店周边的步行所及的方圆区块,新宿歌舞伎町。

  明天就要离开东京奔下一站大阪了,心里一种莫名的怅惘油然而生。既然已经来到东京了,可我对东京的中央核心区却一无所知,至少也要见识一下银座什么的,不然,真是有点儿太说不过去了。吃完中午饭,我顾不得烈日当头,直奔新宿站。坐上了中央快轨,二十分钟后,便到达了东京站。出得站门,眼前豁然一亮,诺大的草坪广场和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好一座气派的东京城!

  我正淘醉于此行不虚的感叹中,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把我卷进了疾步的人流中,迅速闪进了站前广场右侧的一座现代化玻璃幕帷建筑,纳凉避暑。进入一楼大厅,酷热煞时退去,感觉如沐春风。等稍一心静,便开始打量着周围的所在。这个漂亮的建筑名叫丸善大厦,她是一座书店,有着一百多年的经营史,是日本输入外国书籍最早最大的书店。倏忽间,一块广告牌映入我的眼帘:沈强篆刻展(四楼)。在弥漫着日文和中文混杂的文化氛围里,这块纯中文的广告牌更加显得赫然入目。

  我踏着人行扶梯径直到达了四楼,沿着导路标的指示,很快地找到了"沈强篆刻展"专柜。在展柜上,陈列着数百枚印章精品和装帧精美的书画作品以及介绍沈强艺术的专辑书刊。我认真地观赏着这些艺术珍品,不一刻,篆刻展的主人沈强先生出现在我面前。沈先生德艺双修,中等偏上的个头,修长的身材,和颜悦色的面容,一望即知他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透着艺术家的范儿。艺术是相通的,更何况我们是同道中人,沈强先生热情地向我介绍了他的从艺之路和艺术感受以及他的艺术成就。

  沈强先生认为,画画写字还是篆刻,最好在不经意之中完成,即自然为最佳,但基础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其它艺术门类也是如此。基础即是平时多读书,多观看好的作品,凡与艺术有关的元素都要吸取,增加营养,集大成而后化之。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提炼的过程,作为艺术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眼光和手法的突破口,也就是属于自己的独有风格。

  沈强先生在这方面已拥有自己的位置。十六年前其独创的彩墨书已逐渐传播,为众多爱好者接受。其次是积累,积累即是平时的练习和创造,有时随手随意写(画、刻)出来的作品并不都是不行的,这些作品其实也是最初创作的灵感和感受,隔一段时间再看再提炼一下都会变成好作品,也是最自然的作品。

  沈强先生善书善画,在鉴赏与刻印上也下了许多功夫。本次展览已是沈强先生在日本第五十六回举办个展了,此展体现了其独到的艺术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许多日本观众说,这样的个展很独特,通过观看展览消除了我们平时的劳累,精神上得到了享受,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匠心独运创新意,传统根深见自然,这就是沈强先生书画与篆刻的精髓。

  沈强先生幼承家教,受祖父影响从小喜爱书法,后又学习水墨画。十二岁时拜当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钱君匋先生为师,大学时代专攻美术设计和油画,此后进入东京学艺大学深造。多种艺术实践和多方面修养,锻炼了他绘画的造型表现能力,使他在书画篆刻领域中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果。在旅日三十余年的生活里,他一边教人书、画、篆刻,一边开始了他的“文字系列”创作,先后获得产经国际书展国际特大奖、东邦书艺展文部科学大臣奖等。

  我留意观察沈先生的篆刻作品,发现其线条流畅,边款完整,很少有毁凿的痕迹,没有明显的残缺感。这令我想到了人心不古这个词语,时下,有些所谓的大师为了博人眼球,在一些完好无损的印章上或存之千年的秦砖汉瓦上,一顿刀砍斧凿,极尽破坏之能事,口中阵阵有词,制造悬念,美其名曰"古意"。相比沈先生作品,真有天壤之别,可见沈先生艺术品格和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真是难能可贵!

  我也简要地向沈先生介绍了自己的书法艺术经历以及在这方面的感受和追求,并通过手机图片的形式向沈先生展示了自己近期创作的部分书法作品。

  论起来我比沈先生小一岁,艺术背景和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不再赘述,择要讲一件事。我的笔名叫"鉴其",四十年来我在我的书法作品上一直以这个名字结款,"鉴其"是我,我就是"鉴其"。这个名字是有缘起的,四十年前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常常去校图书馆租借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来翻阅,当读到唐朝僧人鉴真的故事时,便结下了这种缘分,四十年来历久弥新。

  鉴真(公元688—763),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杨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扬佛法,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我感慕鉴真大师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以及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步其后尘,为自己取名"鉴其",既有以古鉴今,承前贤而鉴来者之意,更有缅怀鉴真大师,传扬中华文化之想。此行来日本旅游,学习交流书画艺术,正是我沿着先人足迹,缅怀鉴真大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和沈先生相见恨晚,话题也十分投契,我的一些想法得到了沈先生的认可和指正。

  时间过的好快呀,不觉间已近黄昏。我买下了两枚沈先生向我推荐的印章,与沈先生和其夫人(日本东京本土人,意大利艺术学者)留影道别。按沈先生夫人给我画的步行路线图直奔银座而去。

  这时,已华灯初上……(编者注:文章写于2019年8月5日,作者宋凤翔,笔名鉴其,号静心斋。山东诸城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盟盟员,旅欧艺术家。)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