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大马华小老校长投身华教36年 退休后推广中华书法

2019年11月25日 16:0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1月25日电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日前刊载文章,介绍了马来西亚2012年沈慕羽教师奖得奖人叶俹诚的故事。叶俹诚是雪兰莪州巴生人,是巴生兰花园华小的建校元老之一,一生投身华教,退休后专注书法艺术。

  文章摘编如下:

  我自幼酷爱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陪着我成长。因为爱所以无师自通,因为爱,也希望把这份笔墨情,与众人分享。

  1956年,我以19岁之龄踏进教育界,担起瓜雪启智华小体育主任职务。9年后,我就开始了掌校生涯,分别在瓜冷启化华小15年、巴生中华国民华小9年及巴生兰花园华小3年,共当了27年校长。

  当年公务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5岁,算下来,我在教育界服务了36年。

  巴生兰花园华小是我服务的最后一所学校,我也是创校时的首任校长。因此,我亲自挥写校名,撰写校歌歌词,拟定并题写校训《勤诚毅勇》。当年的这些笔迹,如今仍留在该校的校徽、校训及有关的文件档案上。

  1995年,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走入华小及社团,担任挥春赛(书法赛)的评审工作。当年,我们几个熟识的人结伴评审,也同时观赛、观摩、交流,并追求自我提升。

  今天的世界步入了科技时代,电脑打字盛行,也可以造出美丽的书法,但唯独缺少了生命。中文只有用毛笔书写,才能展现笔墨的灵魂与魅力。

  这些年,只要学校邀请没撞期,我都会参与书法活动和担任评审。我们走遍雪兰莪州各华小,为挥春赛评审,也现场挥毫,以亲笔墨宝传扬中华文化。

  每年新年前两个月,我和胞弟叶雅允就开始写祝福春联,准备在评审期间赠送给学校及社团领导。新年前后两周是评审高峰期,几乎天天出动。心中怀有浓厚的中华情操,能够在这82岁的“二八年华”继续致力推广中华文化艺术,我并不觉得累。(吴爱月)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