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五彩瓷艺:传承千年窑火 凝铸中国文化符号

2020年05月09日 16:24   来源:红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传承千年窑火 他们用五彩瓷艺凝铸中国文化符号

  醴陵,一座闻名世界的陶瓷艺术之城。

  千年不息的窑火,3层煅烧,128道工艺,凝铸成五彩缤纷的中国文化符号。

  20世纪初,醴陵制瓷业从粗瓷向细瓷发展,釉下五彩瓷由此诞生。其风格晶莹淡雅、气韵生动、别具一格。

  以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薄施淡染”为代表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也由此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焕发出陶瓷世家新时代的艺术之光。

  大隐于市的陶瓷世家

  陈扬龙一家制作瓷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大女儿陈利、儿媳申彬,都传承了他的技艺;儿子陈志峰,多年来也一心从事陶瓷艺术室的工作。

  一家人在株洲醴陵远离闹市的国光瓷厂旁,有一个充满禅意的工作坊。这里有完整的创作生产线,也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作源头。

  离工作坊不远,穿过鳞次栉比的商品楼,经过深巷,一幢约摸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陡然映入眼帘。这,便是他们的家。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远远便能听到房内女童的雀跃和欢喜。申彬迎我们进门,不施粉黛,素面盈盈,有着特有艺术家的“安静的力量”。

  而父亲陈扬龙生前的工作室,就在离门口最近的房间。他在这里创造出的《小菖兰》《何荷》等作品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一代又一代,这一家人,就在这个陈旧得有些破败的房子里,近乎隐居式地生活和创作,守护着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技艺,传承着非遗“守”艺人的初心。

  薄施淡染的烧制技艺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

  简单12字,道出了醴陵釉下五彩瓷高贵的艺术品格。然而,它们的制作则需要经过128道工序,三四个月的时长才能完成一件真正意义上“薄施淡染”器皿。

  在陈扬龙窑的入门口,便有“薄施淡染,推陈出新;造物忌巧,待人以诚”几行字,醒目示人。

  申彬介绍,这是父亲留下的家训。而醴陵釉下彩中的“薄施淡染”,也是父亲首创的。

  以前的釉下五彩是重彩,是一块一块色彩深与浅的对比。而“薄施淡染”,则是用很淡的水一层一层画上去,凸显色彩的层次感。

  薄施,就是用很淡的高温色料,绘制在泥坯上;淡染,是不断地、一次一次地分层,让其渗入泥坯当中。

  “薄施淡染”利用了国画中“三矾九染”的技法,通过反复渲染达到厚重润丽的艺术效果,解决了釉下五彩瓷层次感不强的问题,更体现了材质的润、透之美。

  这一技法在醴陵陶瓷界中得到全面推广,形成了釉下五彩新时代的主流风格。

  釉下五彩的赤子之心

  陈利和申彬,作为陈扬龙的技艺传承人,一直致力于薄施淡染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画瓷,可以说我那些五颜六色的童年,就是在瓷艺中度过的。”陈利介绍,父亲对她悉心教导也很严格,稍有松懈,即遭严厉呵斥。而弟媳申彬,父亲也是视为己出,倾心传授技艺,并常常一起交流探讨。

  2017年9月,“薄施淡染——醴陵陈扬龙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了陈扬龙生前创作的部分精品力作,以及陈利、申彬传承发展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成果118件。

  “我们办展、去国外交流,只希望把父亲留下的宝贵技艺传承下去。”陈扬龙的儿子陈志峰表示。

  纵然有着这么多年的传承经验,我们依旧能感受到申彬对于父亲和瓷艺,流露出一尘不染的艺术初心;也觉察到陈利在镜头前的不适。她们,纯朴得只有埋头坚守技艺。

  如同陈扬龙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世界,我们从他的后辈身上,所看到的沉静、谦和、诚挚、执着,更是一种浸润到生活细节的传承。

  这,或许便是最好的传承。(记者 夏君香/通讯员 李晓玲)

【责任编辑:刘立琨】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