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40余道“名小吃”亮相扬州 20名非遗传承人展“绝活”

2020年09月03日 17: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为期一个月的2020年中华名小吃非遗技艺研修班在江苏扬州结业。 旅游烹饪学院供图
    为期一个月的2020年中华名小吃非遗技艺研修班在江苏扬州结业。 旅游烹饪学院供图

  中新网扬州9月3日电 (记者 崔佳明)2日,为期一个月的2020年中华名小吃非遗技艺研修班在有着“世界美食之都”美誉的扬州结业。这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自2018年4月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名单以来,承办的第八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40余项“名小吃”同台亮相世界美食之都扬州。 司新利 摄
40余项“名小吃”同台亮相世界美食之都扬州。 司新利 摄

  饮食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一座城市最精华、最宝贵的东西。来自黑龙江、广西、海南、浙江、江苏等地20名国家、省市级非遗技艺传承人顺利结业。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周晓燕表示,“我们希望这20名学员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小吃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将学习所得转化为新的市场资源和经营资源,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和餐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荷花蛋黄酥。 司新利 摄
荷花蛋黄酥。 司新利 摄

  结业典礼2日在扬州东关古渡举行,现场20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他们的“绝活”,浙江饭糍、广西螺蛳粉、靖江蟹黄汤包、苏州定胜糕、扬州富春包子等4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作品同台亮相,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精美的造型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并免费品尝美食。

苏式糕点 司新利 摄
苏式糕点 司新利 摄

  此次培训班聚焦于中华名小吃老字号非遗传承人群,历时1个月,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技艺交流等为学员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助创新,对中华名小吃特别是品牌技艺提升、创新创意、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饭糍包圆。 司新利 摄
饭糍包圆。 司新利 摄

  美食唤醒记忆,技艺复苏情怀,让“吃”这一生理动作更有文化意味。“老师们的授课极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增进了我们对中国餐饮文化和淮扬菜文化历史的认识,我们内心的感受是:受益匪浅。”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学员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把“非遗”产品做好,做精,做大,做强,为振兴传统非遗产业,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完)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