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峰会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020年09月28日 14:52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记2020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峰会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之际,国内外著名诗人齐聚临高畅谈诗歌发展,是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文化内涵,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诗歌之路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诗人李少君在临高国际诗歌论坛上激动地说。

  9月26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临高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峰会在临高开幕,开幕式后,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国际诗歌论坛。

  来自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诗人,以及国内的著名诗人近30人共聚于此,聚焦“海洋诗歌与大国自信”,探讨海洋诗歌的独特魅力,对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凸显海洋诗歌的价值和魅力展开对话。旨在发掘诗歌的力量,发挥诗歌在鼓舞精神和抚慰心灵的作用,为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扛起历史担当。

  海洋充满未知 等待诗人去探索发现

  “海洋作为一个场域、一个象征,既动荡不安,也带来希望。世界文化的发展逐渐从陆地走向海洋,广袤无边的海洋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倾听。”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树才说。

  “海洋物产丰富,具有开阔的品质,赋予诗人丰富的创作题材。”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艾子认为,海洋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意义至关重要。“海洋作为人类共同体的重要见证,我们应积极探索,写出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她说。

  “大地如此厚重,海洋如此宽阔,面对大海,面对万物,我们应思考如何加深与海洋之间的血肉联系,增进与现实万物之间的互融共进。”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蒲小林说。

  “海洋对于诗人来说,是创作的源泉。对于内陆人来说,海洋是可以无限探索的。”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丘陵认为,与许多文学流派不同,海洋诗歌似乎一开始不是从文本中抽象出的一般概念,而是先有诗歌主张,后有诗歌文本,是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构成符号资本的诗歌场域,海洋诗歌应是个人与社会共振、诗歌与海洋匹配的大诗歌。

  “在中国学习、生活、写诗,都是源于大海的召唤。”俄罗斯青年诗人、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娜斯佳说,她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就在海南。“中国是一个包容而伟大的国家,就像大海一样,作为俄罗斯诗人,希望用诗歌驾起中俄友谊的桥梁。”她表示。

  出生于顿河畔的罗斯托夫的伊琳娜看来,海洋是无限的象征,仅凭肉眼无法看清,但可以通过诗歌来认识海洋,理解世界万物的本质,扩展语言的界限。

  推动新时代海洋诗歌发展 为自贸港建设添动力

  “海洋的磅礴意象、巨大力量,丰富了海洋诗人无尽的创作情感,启迪他们的思想不断升华。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学写作,新时代海洋诗歌是一片绕不过去的大海,海洋性书写是中国文学出海、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文学自信的一个新预设和新突破。”海南省作协主席梅国云说。他认为,这次诗歌峰会举办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学事业发展和繁荣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国内外富有影响力的诗人齐聚临高,为海南带来了清新的诗歌气息,给海南新时代文学和自由贸易港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李少君说,当前海南已是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支点。作为文艺创作者,应推动新时代海洋诗歌的大发展,掀起海洋诗歌的书写热潮,贡献精神力量。

  “诗歌始终是人心之间最近的桥梁,诗人永远是燃灯者。进入新时代,诗歌创作不能停止,更要充满热情去创作。”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说。

  临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孟伦表示,今年已是第二次组织召开国际诗歌峰会,在举国上下同庆国庆共迎中秋之际,在全省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大好形势下,再次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联合举办诗歌峰会,旨在以实际行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扛起历史担当,以文化大繁荣推动临高经济社会大发展。

  临高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临高每年举办20多场诗词创作培训、诗词专题讲座、诗歌朗诵沙龙等活动,在全县形成学诗、读诗、赏诗、写诗的浓厚诗香氛围,不断擦亮临高“中华诗词之乡”文化品牌。目前,该县共建立19个学会、协会、诗社、沙龙等社团组织,各级诗词组织会员千余名,在各类报刊发表诗作上万首,编纂了《南海文学》《临高古今诗词选》《文澜诗词》《鸡肋集》《诗词艺苑》等10余种文学诗词刊物。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