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南木特”藏戏:文化传承从草原到广场剧院-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非遗“南木特”藏戏:文化传承从草原到广场剧院

2021年11月24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南木特”藏戏也称安多藏戏,18世纪始发于“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南木特”系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顾名思义,“南木特”藏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生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201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外木村中,50岁的村民完代才让正换上藏戏服饰,拿着道具在舞台上踱步表演南木特藏戏《阿拉达姆》。 完代才让是外木村南木特藏戏演出队的主演和负责人。他介绍,该戏剧告诉人们要弃恶从善,如藏传佛教一般对人们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同期】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外木村南木特藏戏演出队负责人 完代才让

  在我们这里南木特藏戏的传承、责任就落到了我头上,当然除了我还有一些比较年长的老人,靠着他们的帮助,这里才将我们藏族的传统藏戏保留了下来,我们是为了传承这份责任而表演藏戏的。

  【解说】夏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加羊尼玛表示,“南木特”藏戏通过宗教性的阐释,传播藏族传统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民众的文化生活,以前藏族人民大多过着游牧的生活,草原大地做背景,人们席地而唱,无需灯光和幕布。如今人们定居在村庄,常年外出劳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藏戏的发展,但是依然受到大家的喜爱,深究其原因一个是为了传承文化传说,另一个就是为了祈福。

  【同期】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 加羊尼玛

  一般当地人跳藏戏的寓意是什么,就是为了祈福,为了保平安,所以来演藏戏,平时群众在观看藏戏的时候是来朝拜,他们自己会说今天去朝拜藏戏,而不是说去看看这个演出是怎么演的。

  【解说】谈及 “南木特”藏戏的传承,完代才让觉得喜忧参半。他坦言,如今自己50岁了,由于要外出务工,只有过年时才有时间在村里指导大家演出,值得高兴的是每年过年排练演出时,每家每户都会派人来积极地参演,但是每个人的个人条件不同,不一定能够完全胜任角色,他希望当地所有年轻人能多了解藏戏文化,保护并发扬南木特藏戏这一珍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期】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外木村南木特藏戏演出队负责人 完代才让

  年轻人们大多数都喜欢,也有部分人不怎么感兴趣,所以每家都可以来2-3个人,我们就会看你适合在“南木特”藏戏中扮演国王、大臣、公主等什么样的角色,如果被定为你适合角色,就不能以任何借口回避,但是有兴趣喜欢还得具备知识储备、声音等条件,如果不具备声音条件,只有知识储备也挑不起这个大梁。

  【解说】最后完代才让表示,在传承方面,他还是希望年轻人去剧院接受专业系统的藏戏学习,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暨甘肃省藏剧团就一直以来专注于南木特藏戏的发展与传承。

  为了保护南木特藏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甘南州创排了大型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并在多地巡演。同时,不定期在剧院、广场等地举办南木特藏戏展演。如今,像外木村这样的藏戏村,夏河县有8个,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演出团队。

  除此之外,甘南州还相继出版发行了《甘南藏族民歌》、《甘南州藏戏剧本集》等书籍,加强了南木特藏戏等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李亚龙 宋子昕 甘肃甘南报道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