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冬奥有我,不容错过-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冬奥有我,不容错过

2022年01月28日 14:0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冬奥有我,不容错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印度尼西亚籍华裔留学生谢惠珊,入选了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

  “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遥遥地呼唤着她。鳄鱼、热带“跳鼠”、小河里的青蛙和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勾画了谢惠珊对故乡的印象轮廓。后来,她到重庆留学,在拥挤的人群里,她从大屏幕上看了一场毕生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再后来,她来到那场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雪花从这座“双奥之城”的上空飘落,在她眼前铺展开一片广阔的世界。

  与谢惠珊一起迎接这场雪的,还有27名在京高校华裔留学生。他们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巴西、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学校,将在“鸟巢”“冰立方”“冰丝带”等10个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志愿服务。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

  梦的起点

  遥远的印尼西加里曼丹,谢惠珊住在唐人街。那里与中国南方的故乡别无二致,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还有除夕晚上的团圆饭,总摆着整条的鱼,寓意 “年年有余”;大年初一放鞭炮、给长辈拜年,每家每户都摆一盆梅花,挂满金币和红包。

  谢惠珊是三代移民,在印尼的时候,一家人只说客家话,不会讲普通话。她父母从未回过中国,也不会写汉字。刚到中国,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非常困难,前两年一直在补考。”回想在重庆师范大学读新闻系本科的经历,谢惠珊仍会叹气。适应语言,适应天气,还要适应老师讲课时突然带出的重庆方言。她总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去学习,寒假、暑假也都用来学习。那是在2006年,网络也不是很发达,学习内容只能用笔来记,考试紧张的时候,早上4点就要起床复习。

  但那段大学时光,给谢惠珊留下了闪光的回忆,也在她心底埋下了参与奥运的愿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到处都环绕着《北京欢迎你》的旋律,谢惠珊和同学们挤在图书馆的大屏幕前看开幕式,“好壮观,感受到了那种隆重的、伟大的感觉。看的时候,学生们一起呼唤,我也跟着热闹起来。”远在重庆,谢惠珊没法参加奥运会的活动,那时候,她就在想,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呢?

  如今,在北京读研的谢惠珊与冬奥会不期而遇。对于她来说,这是“不能错过的机会”。

  “梦想就要实现了”

  除了谢惠珊,一起参与本届冬奥会志愿服务的,还有27名在京高校华裔留学生。

  留学生杨威觉得自己很幸运,北京冬奥会期间,他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志愿者同学们,将在五棵松冰球馆提供志愿服务。

  一块四角半圆形的场地,分为攻区、中区和守区,四周围着界墙。站在冰球场上,杨威感到熟悉。他从七八岁起就开始打冰球,通常,他会站在队伍的右前方,那是一个进攻位,穿着双刃冰刀的冰鞋,加速滑行、转弯、传球、射门、得分。

  杨威的父亲来自山西大同,母亲是重庆人,他们在美国攻读了硕士并定居在新泽西,杨威不到两岁就跟着父母去了美国。和周围人家不太一样的是,一年四季,杨威家的门口总挂着灯笼。每年春节,父母都要带杨威和弟弟去唐人街,跟华人朋友们热闹热闹。街上有金红的舞龙舞狮, “特别有中国的感觉。”

  接到冬奥会志愿者入选通知的信息后,留学生岑冠浩打开电脑,从开幕式开始,完整地回看了一遍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他觉得心里有个地方动了一下,很多感慨涌了上来。

  他喜欢待在中国,在这里,自己与周围人没什么不一样。回到中国上大学的时候,他的汉语等级考了6级,是最高级。而三年过去,讲了多年的西班牙语已经快要忘光。

  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时候,岑冠浩正在放暑假,他和外婆在广东江门老家看开幕式,电视屏幕上一幅画卷徐徐展开,绚烂的烟花从鸟巢上空升起,将夜晚照得亮如白昼。

  奥运会结束以后,他跟着父亲来了一趟北京,在鸟巢、水立方转了转。他心想,什么时候能去奥运会现场看看呢?如今,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

  “冬奥有我”

  作为一名赛会志愿者,除了了解冬奥会的各类竞赛项目之外,更要掌握赛场上的礼仪风俗和医疗急救知识。

  岑冠浩将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负责各国记者招待工作。他和学校里的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了冬奥组委开展的培训课程,上午,志愿者们学习礼仪、医疗、残障人士帮扶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下午,他们进行实操演习,由专业老师带领模拟冬奥会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岑冠浩牢牢记得每个国家的风俗礼仪,“因为我们会和各个国家的记者打交道,所以熟悉每个国家的风俗礼仪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比如见到泰国记者的时候,我们可以双手合十向他问好,这样人家就会感到亲切。”

  除此之外,志愿者们的培训课程还涵盖了项目设置、运动基础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法律常识、志愿服务通识、心理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比如,在面对冬残奥会运动员时,不要太主动,在帮助对方之前先问一句:你需要帮助吗?

  出于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志愿者们常常会用一个特殊的手势来代替握手、拥抱,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将手掌贴紧左肩。这个手势叫做“冬奥有我”。

  成为一名合格志愿者的最后一步,是要通过严格的答题考核,内容覆盖英语的日常运用、防疫相关规定、场馆分布、心肺复苏及一些医疗急救知识等。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28名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们都充满了信心。(记者 徐杨 实习生 孙卿悦 丛之翔)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