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木雕“守”艺人传承非遗:在心间指尖拿捏神韵巧思-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新疆木雕“守”艺人传承非遗:在心间指尖拿捏神韵巧思

2022年09月06日 1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6日电 题:新疆木雕“守”艺人传承非遗:在心间指尖拿捏神韵巧思

  作者 陶拴科 乃比江·艾则孜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墨玉县,拜访当地木雕艺人加帕尔·如孜艾提,探寻他的木雕生活。这位“守”艺人30年传承木雕艺术,成为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绿树掩映下,加帕尔·如孜艾提的院门外备好的核桃木、枣木、桑树木等木材整整齐齐,码成一排。走进他家的院子,刻刀、圆铲、锯子、三角尺等工具摆满了整个雕刻案,一旁摆放着未完成的木雕作品。

  加帕尔·如孜艾提告诉中新社记者,木雕的第一步是选材料,要根据图案的大小找无裂缝、光滑平整的木料,下好料后将图案描绘上去,再进行雕刻。“大件要容易点,图案较为复杂的,那就难了,一个小小的茶壶,就需要几天。”

  今年50岁的加帕尔·如孜艾提,从事木雕行业与他小时候一段经历有关。他回忆:“10岁那年,父亲带着我一起去赶巴扎(赶集),买了一个木碗,我看到木碗很感兴趣,木头也能制作吃饭的小碗,家里的木头很多呀,我萌生了用木头制作东西的想法。”

  自那以后,加帕尔·如孜艾提便开始收集各种木雕用品,四处求艺。20岁那年他正式拜师,专门从事木雕工艺的学习。“刚开始跟着师傅学习一般家庭用品,例如门窗、桌椅的文案等,后来开始学习生活用的勺子、碗筷、茶罐等。”

  历经30年的磨炼,其木雕技艺大有精进,每件作品的神韵和巧思全靠心间和指尖的拿捏。

  加帕尔·如孜艾提这样讲述自己的木雕生活:“现在雕刻仍按传统工艺操作,先将圆木制成木胚,再用铁坎坎挖出雏形,然后上机床旋制,进行蒸煮、搓油……整个过程说是简单,实则复杂,全程手工操作,还是延续比较原始的传统工艺形态。”

  核桃树、桑树是墨玉县最常见的木材,这些都是木雕艺术所需的上好木材。每年9月,在核桃成熟的季节,种植核桃的村民淘汰一批不结果的果树,加帕尔·如孜艾提就会去远乡近邻处收购这些木材。这些淘汰的核桃树还会给村民增收贡献最后的力量。

  加帕尔·如孜艾提也不断创新自己的作品,给墨玉县的木雕技艺添加新的生机。他自己单独创新的工艺作品有15种,有独特的木制碗、木制勺子、木制杯子、木制梳子,远销喀什、乌鲁木齐以及北京、上海等地。

  近年来,墨玉县通过申请专项资金补助、民间艺人培训等方式,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传艺,当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性正悄然形成。目前,墨玉县共有在列非遗78项,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4项,地级25项,县级47项。(完)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