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王国良:“爱情之花”玫瑰,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东西问丨王国良:“爱情之花”玫瑰,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

2023年05月20日 0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爱情之花”玫瑰,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

  ——专访“世界玫瑰大师奖”获得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员王国良

  作者 肖玉笛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古代中国以瑰丽珠玑美玉,将蔷薇属(Rosa L.)中果实大如樱桃番茄的蔷薇命名为“玫瑰”。如今,受多种文化交流及翻译习惯的影响,“玫瑰”大多泛指月季、玫瑰和蔷薇,并被冠以“爱情之花”的含义。事实上,如今流行的玫瑰品种原本就是现代月季,是中国古老月季与欧洲古老蔷薇长期、反复杂交的结果。

  代表“浪漫”的玫瑰,如何漂洋过海、从中国抵达欧洲?在“5·20”网络情人节到来之际,“世界玫瑰大师奖”获奖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员王国良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玫瑰的前世今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分享一下获得“世界玫瑰大师奖”的经历。你的学术研究对“西方玫瑰起源论”有何影响?

  王国良:2016年,我受邀造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亨廷顿图书馆、艺术馆和植物园。该奖遴选委员会根据我多年在玫瑰、月季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影响,为我颁发了“世界玫瑰大师奖”。

2016年6月19日,美国月季协会主席Pat Shanley亲自为王国良主持世界玫瑰大师奖颁奖典礼。受访者供图

  我早年提出的“中国月季,世界的月季”(China Rose, World’s Roses)这一口号,经过多年的国际学术活动,已得到国内外认同。

  此前,西方将“现代月季”出现的时间界线设置为1867年,第一个品种为法国的“法兰西”(La France),其主要形态和性状特征为花瓣长而阔、叶片宽而厚,四季开花,花朵带有茶香味。其实,像“法兰西”这类现代月季和“春水绿波”“金瓯泛绿”等中国古老月季并无二致。这些古老月季早在北宋年间就已盛行于中国大江南北,且名种无数。

法国弗兰西斯梅郎于1939年育成的现代月季和平(Rosa hybrid 'Peace')。受访者供图

  月季并非野生,而是由中国古代园丁通过改良野生蔷薇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基于其四季开花的特性,古人把这一类蔷薇称为“月季”。

  欧洲人将中国古老月季与当地蔷薇杂交后,完成了中国古老月季的欧洲本土化,形成了“欧月”等现代月季流行品种。如今世界各地花店里最受欢迎的“玫瑰”,其实就是欧月瓶插时间相对较长的切花类型。

中国古代月季名种虢国夫人。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如今流行的玫瑰是如何培育、演变而来的?中国古老月季又缘何在欧洲人的花园里生根发芽?

  王国良:了解玫瑰演化的前世今生,需要从纵向和横向对东西方玫瑰的培育史进行梳理。

  2005年,我在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月季演化六阶段论:远古化石期、先民引种期、宫苑栽培期、月季始现期、南北流行期和香艳世界期。前三个阶段属于蔷薇时期,直至第四个阶段,魏晋时期的中国园丁利用四川、云南深山老林里特有的几种蔷薇,培育出了月月开花、季季开花的月季。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已无从知晓古人如何通过奇思妙想将月季栽培出来。

中国古代蔷薇栽培品种无刺粉团蔷薇。受访者供图

  欧洲也是在几千年前开始将蔷薇种植到庭院里,并将单瓣蔷薇通过人工栽培为重瓣蔷薇,形成不同的品种,包括著名的大马士革蔷薇(大马士革玫瑰)。后来,印有月季纹饰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抵达欧洲。当时欧洲园艺最发达的英国,其观赏性植物种类仅千余种,牡丹、月季这类原产自中国的奇花惊艳了无数欧洲人的东方寻猎之梦。18世纪前后,不计其数的中国月季被传教士和植物猎人带到欧洲。由于早期传至欧洲的一些月季品种不太适应当地气候,露地越冬困难,欧洲人便将月季与当地重瓣蔷薇进行杂交。

  在现代月季形成过程中起着种质平台作用的代表性月季为“中国四大老种”:“帕氏粉红月季”(月月粉)、“斯氏猩红月季”(赤龙含珠)、“帕氏淡黄香水月季”和“休氏粉晕香水月季”。它们发挥着两大重要功能:提供“四季开花”的性状和被欧洲人称为“茶香”的花瓣、花型和香气基因。

  两百多年来,欧洲以中国月季为模板,培育出当今市场上流行的“玫瑰”,完成了中国月季的多样化和商品化改良。

中国古代名种四季重瓣红玫瑰,俗称老玫瑰,花香浓郁。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从文化角度而言,中西方对于月季或玫瑰含义的理解有何不同?各自有怎样的历史演变?

  王国良:西方的玫瑰文化历史悠久。我认为玫瑰与爱情产生关联的第一个时间节点应该是在古罗马时期。当时古罗马人将心爱的人称为“心中的玫瑰”。在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1487年所绘的《维纳斯的诞生》中,红色与浅粉色的花朵便是玫瑰。因此,玫瑰也被称作“维纳斯诞生之花”,成为爱与美的符号与化身。

  除了“爱”以外,玫瑰还有多重含义。古时欧洲有得胜后在士兵头上戴玫瑰花环的传统,在这里玫瑰意味着胜利。约15至16世纪,在“圣母子”一系列画作中,有多幅作品都以玫瑰、百合作为背景点缀,玫瑰变为了圣洁的化身。拿破仑曾以玫瑰赠予卢森堡国立小学,玫瑰又化作友谊的标志。二战结束时,为反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祈望和平的愿望,一种育成于原产自法国的黄色玫瑰被命名为“和平”。

  在中国,蔷薇文化也丰富多样。各地出土的约7000年至6000年前制作的五瓣花纹彩陶罐祭祀器,说明蔷薇也曾是一种图腾。因蔷薇分布广泛,许多远古先民将其作为共同信仰。所以近来也有学者将蔷薇称作“华夏之花”。

五瓣花纹彩陶盆,邳州大墩子文化遗址出土(南京博物院藏)。受访者供图

  最早的“蔷”字也颇具画面感。清人雷浚在《说文外编》说,蔷薇的“蔷”应该是“蘠”——草头下面有堵“墙”,指蔷薇的藤蔓攀上墙垣。一墙枝条一墙繁花,意即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月季出现后,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百姓,都喜爱这种四季吐艳的花朵。到宋朝,月季的品种和流行达到顶峰。宋代诗人杨万里赞道:“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苏轼也在《月季》一诗中说:“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彼时,古人常赋予月季“长乐”“长春”“长寿”等寓意。

  古代中国并未将蔷薇与“爱”和“浪漫”联系起来,只在汉武帝的风流佳话中流传着“买笑花”的典故。玫瑰代表爱情的含义是近代以来传到中国的,西方情人节和爱人之间互赠玫瑰的文化更产生世界性影响。

中国宋代藤本月季名种黄宝相,初开浅粉色,渐呈米黄色,花心带有红晕。盛开时则为纯金黄色,犹如金箔一般熠熠生辉。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如今月季的品种日益丰富,但许多中国古老月季却日益减少,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又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月季文化?

  王国良:现在市面上广泛流行的都是经过改良的现代月季,绝大部分人甚至从未见过中国古老月季。其中还存在一个误区,即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古老月季不如现代月季。

  事实上,中国古老月季大多长得很漂亮,而且比品种间长期反复杂交所产生的新品种抗病性更强、更易养活、更枝繁叶茂。我们发现的水目寺明代月季,我将其命名为祥云粉红香水月季,直径达30余厘米,像大树一样花开不断。我们找到的粉红香水月季古藤,株高超过20米,花径达10余厘米的花朵从天而降,犹如盛开于天街的万家灯火。这些超级月季景观令人震撼,堪称“月季界的天花板”。

王国良用中国古代粉红香水月季设计营造的天地长春大型景观。受访者供图

  从文化角度看,月季虽在中西方具备不同的文化价值,但人们普遍认为,月季花是美好的象征。无论是作为“爱情之花”还是“长乐之花”,我认为都是通过月季花这一具象与意象,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以及将这种美好延续下去的期盼,正所谓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唯愿生如月季长春,爱若玫瑰芳冽,情似蔷薇缠绵。(完)

  受访者简介:

  王国良,“世界玫瑰大师奖”获得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其后留学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曾任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供职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长期从事月季、玫瑰和蔷薇的起源与演化、收集与鉴定、流散与文化、栽培与保护、育种与利用、月季专类园设计与营造等研究。出版有专著《中国古老月季》《玫瑰圣经图谱解读》、合著《月季科学大典》(Encyclopedia of Rose Science,2003年,英国科学出版社)等多部;审订英文《英国月季》、日文《时间的玫瑰》等中译本多部;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责任编辑:惠小东】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