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父母与子女代沟时,的确不能忽视经济问题。
我和丈夫外出旅游,经常会碰到来美国探亲的中国父母。他们大多数都由子女陪伴,也有的由子女出钱安排,自己游。交谈中,这些父母的孩子都已在美国拿到了学位,大都有一份好的工作,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位曾在英国大使馆供职的老夫妇对我说:“在加拿大旅游,儿子出钱;在美国,我们花女儿的钱。孩子们回国,我们花钱。”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在经济上没有依赖的家庭,即使两代人的价值取向不同,中西文化的撞击也碰不出大的鸿沟。
而那些仅用一张往返机票——不足在美国请一个小保姆一月的工资,越洋来照看孙儿和孙女的老人就不同了。这些老人的孩子,有的还在就读;有的正在找工作;有的家庭收入不高。将国内父母接来帮忙,无疑是最廉价的选择。这类家庭,如果子女尊重父母、懂得感恩,父母与子女同舟共济,生活也乐融融。但是,经济条件的匮乏,也确实给一些处理不当的家庭挖出了横的竖的、大大小小的壕沟。
在华人聚集较多的城市里,如今中国老人携孙儿和孙女凑在一起聊天,已是许多公园的一道风景线。乡音、乡情,自然让不懂英文的老人感到惬意。更重要的是,聚会是他们宣泄的场所。他们将与孩子们相处的种种不愉快,在这一圈子人群里一吐而快。这里,他们倒出的是苦水,收获的是慰藉。毕竟,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不只是一两个人所有。
一位来美国数月的老人。她特别怀念“六必居”的酱菜。当她将这个愿望告诉孩子时,儿媳妇插话说:“你知道那一小瓶酱菜要多少钱吗?在中国店,3.99美元,折合人民币30多元呢。”更让老人不能忍受的是儿媳妇的轻声嘟囔:“在中国那么便宜不吃够,还要跑到美国来找‘六必居’。”
像这样听起来哭笑不得,想起来凄楚的故事,每天都有人推出。一位即将回国的老人向大家告别。两年前,她随老伴来这里帮女儿。老伴不能忍受“寄女篱下”的生活,早早打道回府。现在小外孙可以进托儿所了。女儿对她说,在美国,孩子们是不同父母住在一起的。这双重的文化标准彻底破碎了老人天伦之乐的梦。她没有带钱,只带着串串辛酸的回忆返家。召之即来,拂之即去,寒意侵袭着留下的老人。
一位在美国已退休的中国老人告诫这些老姐妹,跟孩子要钱不易。她诙谐地说:“政府才是最孝顺的儿子。每月到点就寄钱(指养老金)来了。”
闲聊这些小故事,我在学校工作的美国同事认为不可思议。带孩子也是工作。她问我,为什么这些中国妈妈不向孩子要工资。每年暑假,她帮儿子、女儿带孩子,都可以挣到钱。用这些钱,她进美容院,让自己年轻;用这些钱,她给孙子们买生日和圣诞礼物。大家都开心。
传统文化下的中国老人还真没有向孩子要工资的价值观。在中国,“痴心父母古来多”。这些远渡重洋的老人,他们是那样的骄傲,为他们在美国攻读学位的孩子,他们是那样地执著,将照顾孙儿和孙女为己任。正像一位退休的老教授说的:“作为父母,我们几乎可以给孩子们付出一切。在这以前,我们会教育孩子,应如何读书,如何选专业,如何攀登事业的高峰。但要我们教育孩子,应如何孝敬父母,还真是难以启齿。”这是实情。但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孝敬,也是需要教育的。
尽管我的美国同事提出的选择,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很难接受。但是,处理好这个经济问题,还真是填沟的“第一铲”。作为孩子每月给父母多少一些零花钱,让在异乡的父母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应在情理之中。这有限的钱,不仅让父母有了他们做老人的尊严,也让孩子的人格得到了完善。为什么我们不扬起“第一铲”呢? (袁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