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5月6日,纽约市警总局举行亚太裔传统月庆祝典礼,全市首位亚裔女警陈绮华获颁终身成就奖,她满脸喜悦与骄傲地接受同侪与亲友的祝贺,而这迟来的肯定,足足晚了近30年。陈绮华回忆1980年刚成为“新扎师姐”时的情况说:“当年我不仅要向男同事证明我的能力,还要面对华人小区对我不认同的漠视。”
军警工作一向被视为“男性的领域”,纽约市警成员过去以爱尔兰裔和意大利裔为主,29年前亚裔玉石协会成立时,全市仅有35名亚裔警察,如今增加至2695名亚太裔警察和文职人员,约占总人数5%,然而亚裔女警仍占相当少数,1980年加入警察行列的陈绮华是第一位亚裔女警,而目前亚裔最高阶的女警是副督察张爱玲(D.I. Ellen Chang)。近30年间,亚裔女警从过去面对族裔、性别的双重质疑与否定,如今凭借实力与杰出工作表现,在阳刚的警界中闯出一片天。
传统华裔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从事的理想工作不外乎医生、律师、教职人员等,站在罪案最前线的警务工作成了父母眼中“与死神赌博”的职业,子女选择当警察通常会遭受父母强烈反对,而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让华裔女警更难获得认同。
“如果人生能够再重来一次,投身警界依然是我不变的选择!”纽约市首位亚裔女警陈绮华坚定地说。
出生香港、在曼哈坦华埠车衣厂长大,陈绮华就像一般早期移民来美的华裔家庭子女,然而就读约翰杰大学(John Jay College)却改变她的一生。在教授鼓舞下陈绮华先到华埠五分局实习协助处理文书,适逢纽约市警招募双语人才,她报考后获高分录取,经过深思熟虑才在最后一刻告知父母,“父母亲获知后当然非常反对,他们宁愿出钱让我继续进修,也不希望我去当警察”。几经说服与沟通,其双亲才勉强首肯。“当初申请时,全市只有十位亚裔警察,都是男生”。陈绮华的加入,被视为纽约市警史上开启“划时代的一页”。
“华人文化对于警察存在着一种恐惧和尊敬的矛盾心态”陈绮华回忆,当初挟带精通粤语、台山话、英文和普通话的语言优势,小区民众初期对她的加入却有一种“不认同的漠视”,即使打招呼,对方也不见得会响应,“或许因为我是警察,又是女性,而且颠覆华裔‘安静’、‘贤淑’的传统刻板印象,所以比较难取得认同。”
在华埠执勤时常遭小区民众浇冷水,曾经有一名华裔耆老摔倒在路旁,白人警察上前关心,却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沟通,陈绮华立刻以粤语询问伤势,没想到耆老却只看了她一眼,竟然不答腔,“告诉我你有没有受伤”经过不断劝服,这名耆老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缓缓说出自己姓名和住处,就是因为陈绮华对华裔小区充满着热情和拼劲,小区民众才慢慢改变态度。
已退休的女探员梁紫慧当初则是毅然放弃在华尔街的工作,加入警察行列。香港出生、美国成长的梁紫慧16岁报名警察考试,纽约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担任秘书,1984年满20岁时,个性独立自主的她毅然决定成为女警。
上任后先分配到布碌仑犯罪率高的71分局,她仍记得第一天穿上制服执勤时,小区居民见到她不可置信的表情,仿佛在说“警察局没人了吗?怎么会派一个如此瘦小的亚裔女子过来当警察?”接下来的半年,“你真的是警察吗?”、“你拿得了枪吗?”、“你会功夫吗?”等试探性问题不绝于耳,更有非洲裔男子跟在她背后大喊“快来抓我!”
“笑容对罪犯而言是一种示弱的象征,所以我从不在工作时言笑!”梁紫慧严肃地说,她要求自己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处变不惊地展现警察该有的专业形象,即使内心害怕,也要武装自己的恐惧,毕竟人民期待警察扮演保护者的角色。
虽然有些华裔父母极力反对子女从事高危险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观念也逐渐改变,许多父母尊重子女的决定。目前是全市最高阶亚裔女警的张爱玲天生富有正义感,十岁在街上看到警察帮助一位被抢劫殴打的妇女后,就立志当一名警察,家人对于她的决定非常支持。
父亲来自中国、母亲是波多黎各裔的张爱玲在中西文化下成长,居住在曼哈顿下东城区,就读华埠显圣容天主教学校,在约翰杰学院 修习刑事司法硕士。张爱玲感谢父亲全方位的教育方式,让她适性发展,学会不为自己画地自限,勇于尝试各领域感兴趣的事物,造就张爱玲喜爱尝试新鲜事物,并且勇于学习的个性。
喜爱运动的张爱玲有别于传统亚裔女生偏好静态活动,热爱排球和棒球,并于2008年参加纽约马拉松慢跑,喜爱接受挑战的她在投入警界后,以马拉松长跑的毅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今日的成就。(黄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