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很多新的事情要做,怎么现在就把这种奖项颁给我呢?”欣慰之余,汤亭亭对新到手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微含嗔怪。
作为2008年度国家图书奖的“杰出文学贡献奖”得主,华裔作家汤亭亭早已获得美国主流文坛的认可。一般作家很难进入的大型文学辞典《当代文学评论》大开本有关她的评论占了21页;《剑桥美国文学史》对她有专门的研究;美国文学界把她的作品列为当代美国文学、女性研究、族裔研究、人类学等课程的必读教材。
“杰出文学贡献奖”含有“终身成就奖”的味道,白发披肩的汤亭亭已经不是第一次获得这种意味的奖项了。“美国学院与艺术、人文研究院大奖”、“亚美文学工作坊终身成就奖”……此前,克林顿为她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也是“终身成就”性质的。
不讲话你就是棵植物
“接下来我对你说的话,你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汤亭亭的成名作《女战士》中的这句开篇之语,一度在美国各高校中风行,成为年轻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
《女战士》中母亲是个讲古高手、《中国佬》中曾祖父是个话匣子、《孙行者——他的伪书》中阿森·惠特曼则是一个文思泉涌不可遏止的能言善辩者……汤亭亭执著于“讲话”这个概念,她试图用“沉默”和“讲话”的对比来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华人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女战士》有两个最主要的叙述者:母亲与女儿,它以母亲和女儿共同讲故事的方式将“女战士”的故事铺开。书中有这样两段:母亲挑开了女儿的舌筋,使她能言善辩。女儿曾经狠揍了一个和她年龄相仿、但不会在人前讲话的华人女孩,对她说:“你知道吗?不讲话你就是棵植物!不讲话你就没有个性!”她的小说明确地表述了她对“沉默”的看法——一个人不正常的精神征候。在书中勇敢、乐观的人物全都是敢于讲话、善于讲话的人。她把“不讲话”视为软弱。
这部被选入美国教材的小说,颠覆了当时美国对中国女性的偏见——在此之前,中国女性在美式成见里要么是缺乏力量的美丽娃娃,要么是妖媚神秘的邪恶化身——小说化用了中国历史故事中的花木兰形象,刻画出华裔女性血液中的果敢与担当,以及她们融入美国的蜕变过程。在30多年前的美国,正是因为这本小说,“花木兰”成为深入人心的中国女英雄,汤亭亭也被冠以“花木兰教母”之名。
在《中国佬》一书中,她用了整整一章篇幅,逐条列出了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法案。这种脱离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又难以融入美国社会和主流文化的身份困境,使得这本小说成为了华裔男性的正名之作。
尽管无数次描写和想象中国,但直到1984年10月,汤亭亭才首次到访。此前她一直在努力接近中国,甚至在第一次回乡之路上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她曾在杂志上撰文形容中国对她的意义:“我害怕中国根本不存在,是我一直在创造着它。”
汤亭亭多次用“回家”形容她的访华旅程。在北京郊区看到公路两边晒着麦子时,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加州父母把食品放到人行道上晾晒。寄回美国的明信片上,她这样写道:我在这里到处遇见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