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精英 【字体 】【打印
加拿大籍华裔学者叶嘉莹:难忘诗骚屈杜魂
2009年03月01日 08:29  来源:中国侨网   
(大众网 图)

    中新社天津二月二十八日电 题:加籍华裔学者叶嘉莹:难忘诗骚屈杜魂

  作者 张轶帆 田齐

  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年至耄耋,仍汲汲授业。在南开大学西南村的寓所,八十五岁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给记者留下了太多感动。

  “我伯父、我父亲甚至于我伯母、我母亲等,都喜欢诗词。长辈们常在自家居住的旧式四合院内边走边吟。我最记得,如果天下大雪的时候,我父亲喜欢念: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穷心里事,同上酒家楼。”身为书香世家中唯一的女孩子,叶嘉莹自幼深受旧学熏陶。一九四一年,十七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从此走上“一生与诗词为伍”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二十四岁的叶嘉莹随丈夫远赴台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六十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一九六九年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定居加拿大。

  “这是一段被动的生活。”叶嘉莹特别对记者说:“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北美,我都开讲杜甫诗的专门课程。因为我对杜甫的《秋兴》有特别的感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在海外,每当讲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

  一九七八年,中国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阵阵春雷仿佛传递着某种特别的讯息。叶嘉莹回忆说:“一九七八年一次回国旅游时,我在火车上看到有乘客拿着《唐诗三百首》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津津有味地读,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想我应该回来,把自己对古典文学的一点点学识贡献给祖国。”于是,叶嘉莹向中国政府递交了讲学申请。一九七九年起,叶嘉莹开始了每年回国讲学的忙碌生活。

  深厚的学养、优雅的仪表、清新的台风、独特的诗词吟诵方式,以及鲜活新颖的讲课思路,叶嘉莹为中国学子带来了古典文学的一缕新风。《叶嘉莹传》作者张侯萍对当时听课的情景记忆犹新:“大家听到了一种从来没有听过的东西,原来诗词是可以这样解读的。我们都为叶先生的风采所倾倒,许多同学说,她站在那里,还没开口就是一首诗。”

  “我对古人的这些作品研读越久,对他们的景仰和爱慕也就越深。研究古典诗词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经常有人问我,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我告诉大家,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叶嘉莹说。

  “讲课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把古人光明、俊伟的人品、古人的精神、古人的感情,带到现在,传递给年轻的下一代。我从大学毕业开始教书,教了六十多年。我的心愿就是能够教出好学生。只要有人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基于这份朴素的情感,一九九三年,叶嘉莹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资十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二00三年,叶嘉莹决定长期定居南开大学。

  从第一次归国讲学至今,三十载过去了,叶嘉莹的教学对象从幼稚园的小朋友到研究生、博士后;讲堂,也从高等学府扩展到居民社区、大众传媒。难怪已故著名学者缪钺评价叶嘉莹:怀京华北斗之心,尽书生报国之力。(完)

编辑:谢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