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多伦多西区Bala Avenue Community小学过去校风差﹑学生成绩低劣﹑无纪律,就连家长都唾弃,却偏偏得到甄素玲“青睐”,主动要求调任该校校长。经过3年奋斗,甄素玲被非牟利机构The Partnership Learning选为全加拿大30名最杰出校长之一。但甄素玲表示,她最大欣慰的,不是得奖,而是亲眼“见到251个仔仔女女(学生)开心成长,对学校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双亲来自中国的甄素玲在安省北部小镇苏圣玛莉(Saute St. Marie)出世,及后到滑铁卢大学及多伦多大学进修教育。甄素玲对教育情有独钟,是因为她认为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而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有深远影响。
“试想,可能有一日,我躺在医院床上,照顾我的医生,原来是我的学生﹗”甄素玲笑着说。
甄素玲曾在3间学校任职,偏偏她主动要求调到多市珍街(Jane St.)夹韦斯顿路(Weston Rd.)的Bala Avenue Community小学当校长,正因为这间学校需要改变。
“这里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亦不能满足,他们要好好学习,便需要额外支持,这正是我心目中想要的学校,只要我付出努力,便可令学生有很大的转变。”甄素玲说。
而她做到了,家长们便是最好的见证。“她很照顾学生,例如一些新移民学生英文不好,课程赶不上,她就特别安排学生到人数较小的班上课,好让老师有更多时间教导学生。”3个子女都在Bala小学就读的李太太说。
她不讳言,从前该校校风不好,要3名子女入读,难免心灰;但自从甄素玲当了该校校长后,一切都改变。
另一名家长Thuy Nguyen对甄素玲更是赞口不绝:“从前这间学校学生成绩差,对老师不尊重,上课时间路经课室,学生喧哗大叫,根本无法好好上课。但自从她(甄)上任后,情况很不同,她引入很多新课程,将学生教得很听话,亦懂得互相尊重。”
甄素玲表示,很多儿童生活无忧,但幸福非必然,她校内的251个学生大部分是来自清贫家庭,有时连三餐都不继,要学生专心上课,也是挑战。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调整之余,就连学生家庭环境,学校亦要兼顾。
来自一个华人家庭,甄素玲深明华人对教育的重视,但放错焦点,太看重子女学业名次。“有时(华人)家长给子女太多压力,学生取等甲等成绩,却不代表一切,学习独立﹑做事负责﹑对社会有贡献,在孩子成长阶段更重要。”甄素玲说。
她鼓励家长应多参与子女的教育,以及多参加学校会议,因为在教育儿童上,家长扮演的角色比老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