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瞰巴黎市区,像一片秋海棠叶。浪漫的海棠叶上,风景良多,而其中的几块区域颇有特色:它们既年轻活跃,又披着古老的外衣。这就是唐人街。
在巴黎,人们只要谈起唐人街,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巴黎的13区。法国人甚至很幽默地说:“要想了解中国,买张地铁票到13区就行了。”
的确,走在13区犹如置身中国国内:店面门脸大多悬挂着汉字招牌,风景恰似国内城市的某些街道;不少建筑仿造中国传统样式建造,奢侈一些的店铺,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古意盎然。饭馆酒肆前悬挂的酒幡,在浪漫之都的微风中飘扬,仿佛中国古装片的布景。走在其间,不免发问:这种特色是华商为了实现更多的生意诉求吸引顾客而刻意为之呢,还是几百年来强大的传统在他们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中依旧产生着不可抗拒的作用呢?
巴黎13区的唐人街主要集中在由绍瓦西、伊夫利和马塞纳三条大街构成的一个三角区域。与巴黎其它华人聚集区不同,13区主要以潮州人为主,其他的则是来自泰国、新加坡和中国港澳地区。当然,也有很多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移民。这里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喧嚣繁华,充满了东方的气息。
13区唐人街是巴黎最大的华人聚居地。一百多年前华人就在此落脚,开设中餐馆、洗衣房、小百货店等,现在已成为巴黎中餐馆最集中的地方。因为其建筑集中国皇家园林和仿古艺术于一身,成为塞纳河畔典型的特色景点,巴黎人称这里是“塞纳河的香港”。
虽然13区的唐人街闻名遐迩,但在巴黎历史最长的唐人街当属里昂车站一带。随着街区改建,古老的唐人街渐渐沿河西移,在3、4区交界处发展起来。在此居住的多为祖籍温州和青田的华人。居住区内遍布浙江特色的土特产商场,温州风味的小吃店、中餐馆以及皮包、手袋、皮带、钱包等批发零售店铺。
此外,在巴黎19区“美丽城”也有众多华侨华人。他们大多来自柬埔寨、老挝,近年来增加了中国的温州人和东北人。“美丽城”内的两条主要大街上,随处可见中餐馆、工艺品店、杂货店、金饰店和礼品店等。另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位于巴黎东南近郊的“中国城”,这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一座气势宏伟的中式建筑群,由牌坊、城楼、船舫、钟楼、建筑长廊等组成,极富中国特色。不管是法国人还是来巴黎旅游的外国人,这又是一处可以领略东方灿烂文化的好去处。
今天,法国的华侨华人已经有数十万之多。翻检巴黎唐人街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实际上这也是一部法国华侨华人创业发展的历史。华侨华人密集进入巴黎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一个个小手工业者粗糙的双手开始,从一个个小吃摊开始,唐人街的华人赢得了今日的尊严和富贵,唐人街在沉重的辛酸和劳苦中稳稳当当地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吃苦耐劳、辛勤开拓的精神,让那些身无分文来到法国的华侨华人不但能够立足扎根,甚至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为法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亦赢得了法国社会的认同和赞誉。(乔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