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2月22日,100多名日本居民和华侨聚集在长崎县平户市川内町的郑成功故居,举行了“郑成功母子雕像”落成仪式。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中国人,但有一个天主教教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德”,他通葡萄牙语、荷兰语和日语。据说,郑芝龙把一个女儿嫁给了生活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因此,郑成功有一个葡萄牙姐夫。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也称翁氏)是日本人,他有一半日本血统,7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日本。在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论坛”里,曾经这样描述过郑成功:遍数近代以前中国的民族英雄,谁也没有郑成功这样复杂的“海外关系”。这个家族是蒋介石家族出现之前最为西化的中国政治家家族。
历史记载郑成功7岁时只身从日本返回中国,成年后投身反清复明的大业。当年,清军在郑氏福建安平的老家抓住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准备挟其北上,但是,史书上说:“成功生母倭妇翁氏手持剑不肯去,强之再四亦不行”。最后她毅然用剑剖腹而死,时年45岁。后来,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被其统治38年的台湾,至今传为佳话。
在日本,民众对郑成功这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着一种特殊的尊敬感和亲近感。至今,在郑成功出生地平户,每年郑成功忌辰的那一天,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公祭。郑成功儿时的故居仍保留着昔日的原样。相传郑成功当年离日回国前亲手种植的一株椎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
号称“日本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曾写了一部名为《国姓爷合战》的歌舞伎剧,风靡一时,而且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其后,日本连续出版很多取材于郑成功的文学作品,形成一个系列。直到二战以后,日本出版界仍对郑成功情有独钟。不仅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一书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乐道的通俗演义,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1952)还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库。此外,饭泽匡的《国姓爷合战》(1956)也被收入日本国民文学全集。
在长崎县平户市,有一个名为“将历史成形传给后世”的民间团体。这座郑成功母子像就是该团体出资,委托居住在中国福建的郑成功的后代子孙制作的。这座汉白玉雕成的母子相高有1.5米,重达1吨。(乔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