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马来西亚《星岛日报》2月24日刊文,根据马来亚大学语言学院对于国中华裔学生所进行的一项使用语言调查结果,华语不但是多数受访学生学会的第一语言,也是他们最喜欢及最有信心使用的语言。从而表明华语将是未来的语言趋势,使用率更是超越大马国语和英语。
文章摘录如下:
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院学者表示,华语将是未来的语言趋势,也是华裔新生代使用率最高的语言,超越了其他方言,甚至大马国语与英语的使用率。
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院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主任庄晓龄与这所学院中文组讲师王晓梅,是在马大回教研究学院举行的“马来西亚2009华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上述论点。
占有有优势地位
上述说明是根据一项于去年9月在吉隆坡国中,对717名中四华裔学生所进行的语言调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华语在吉隆坡华裔中学生族群心中占有优势地位,他们倾向使用华语。
根据调查,王晓梅指出,有51.8%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华语是他们最喜欢的语言,其次是英语占了20.5%,第3是粤语17.4%。另外,68.7%的学生认为华语是他们说得最流利的语言,选择粤语的则占了21.3%。
她表示:“分析显示,华语不但是多数受访学生学会的第一语言,也是他们最喜欢及最有信心使用的语言。”
庄晓龄则透露,虽然调查显示在新生代中华语占了绝对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说的就是标准、规范的华语。相反的,各项从事语言教育工作的单位都认为,大马的华文的水平正逐渐下滑。
华语比率高于粤语
庄晓龄表示,虽然粤语是吉隆坡的强势方言,但总体而言,粤语使用率仍有下滑趋势。
她继而指出,有40%的学生与祖父母辈交谈时使用粤语,但是在父母、兄姐和弟妹交谈时,用华语的比率就比粤语来的高,其他的方言群,如闽南语、客语、潮州话等,已经在吉隆坡的家庭领域里逐渐式微。
弱势方言将消失
根据调查数据,庄晓龄发现,越是正式的场合,如餐厅、诊所与购物中心,学生选择使用华语的比率就越高,而在咖啡店这种非正式场合的时候,才使用方言,如粤语,这也再一次确立华语在新生代心目中,是拥有正式语言地位的。
按照报告结果,弱势方言如福州话、海南话、潮州话,在家庭或是在社交场合,都已鲜少被使用。因此,庄晓龄推测,5年以后,吉隆坡的华裔中学生将不再使用弱势方言。对此,她表示,这是语言持续发展淘汰化的必然现象。
女生多用华语
有趣的是,他们从报告中发现男生和女生在语言选择上有显著的差异——女生倾向于使用华语,而男生则相对地使用较多方言,其中包括粤语。
她也发现,若谈话对象同为华裔,学生多数倾向使用华语;若是巫裔,就倾向使用国语交谈,遇上印裔则大都选择英语以交际。报告显示,学生使用国语比率最高的场合,是在官方场合如政府部门;使用英语比率相对较高的场合,则是在诊所这种需要专业用途语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