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长途汽车,沿着福厦公路往北奔驰,只要你凝目注视左边车窗外面,过泉州东门不久就会看到路边耸立着一个拱形大门,其两边墙壁上方各镌刻着“华侨”、“大学”两个横排的镏金大字。这,就是中国唯一以“华侨”冠名的高等学府———华侨大学。
华侨,就是海外的中国同胞。他们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侨在海外的处境日渐艰难,引起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新中国首任总理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决定在中国的主要侨乡———泉州创办华侨大学,以方便海外华侨青年回国接受高等教育。1960年,在泉州北门外巍峨清源山下不远处的五里亭那一片荒凉萧索的上地上,就崛起了这一座美丽的校园。那优美的环境,高大的楼房,曾引起多少莘莘学子的羡慕和向往啊 然而,在十年动乱期间,学校不得不于1970年停办。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国家决定复办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学校复办不久,就开始建造标志性的建筑———陈嘉庚纪念堂。何香凝为纪念堂题名、纪念堂大门内正中安置着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坐式雕像,内设有“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校史馆”、会议室、科学报告厅、迎宾接待室以及拥有3010个座位的观众厅。1983年10月23日,陈嘉庚纪念堂隆重举行落成庆典,党和国家领导人叶飞、杨成武,中央有关部门及福建省有关领导出席了典礼仪式。陈嘉庚纪念堂以宏伟的气势耸立在校园中心的最高点,成了华侨大学的骄傲,也成了华侨大学与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密切联系的象征。
陈嘉庚光辉形象的重新树立,尤其是党的侨务政策的逐渐落实,扫清了文革期间蒙在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心灵上的阴霾,重新鼓起了他们爱国爱乡的巨大热情。于是,在他们的慷慨捐助下,侨总图书馆、杨思椿科学馆、李回咤体育馆、金川活动中心、经管大楼、许东亮纪念楼、李克砌纪念楼、永亮楼、楠芬楼、玉峰楼、椿萱楼、敬萱堂、秋中湖等相继落成。这一座座或宏伟或优雅的建筑物背后都有一个个真切感人的故事,都是一颗颗爱国爱乡的赤诚之心。它们错落有致地点缀着校园,犹如花团锦簇,鳞次栉比,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一个优美宁静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党和国家对复办后的华侨大学非常关心。首任校长廖承志逝世后,即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继任校长。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中央政治局委员钱其琛、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与罗豪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吴学谦等党和国家有关领导都曾莅校视察。
1983年6月,国家做出重点扶持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的决定,华侨大学在原有6个系的基础上,加快改革调整的步伐,逐渐增加有关院、系,2002年11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 并拨出巨款 ,厦门市委、市政府也拨地2000亩予以支持,学校在厦门开设了新校区,并于2004年向海内外招生。目前,学校分别在泉州与厦门设有两个校区,形成了有博士、硕士、学士和预科等层次完整的办学体系,涉及理、工、经、管、法、文、哲、史、农、教育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校共有20个院 系 ,在校学生达26000余人,其中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子女、中国港澳台同胞子女和外国学生3600多人。同时,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经常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交流、讲学。华侨大学真正成了海内外学子求学的圣地,成才的摇篮。
华侨大学校园里春意盎然。上世纪60年代初期师生种下的木棉、槟榔、棕榈、檬桉与台湾相思树等,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它们或整齐地排列在宽阔的石板路两旁,或零散地点缀在碧绿的芳草坪上。炎热的盛夏,浓阴给人以通体凉爽并顿感慈爱与温馨;刺桐花开的季节,摇曳生姿的鲜艳给整个校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数十年来,走出华侨大学的数万名校友就犹如这耀眼的花朵,遍布神州大地以至五洲四海,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不乏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等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正以各自的才华闪烁在不同的星空。
每当华灯初上,我经常漫步于华大校园主干道———华园大道。清风拂面,月色朦胧,确实令人有置身于琼楼仙阁之感。眼看着道路两旁的图书馆、实验室窗户透出的灯光,我就仿佛看到师生们埋首案牍、刻苦攻关的身影;而当我看到同样在灯火阑珊下漫步于这一道路上的三三两两师生的或蹒跚或轻快的步伐,我就仿佛看到这一所在新中国怀抱中诞生的学校,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而前进的足迹……(李天锡)